做法:①西紅柿去蒂,洋蔥去皮,洗凈切丁;生蘑菇去蒂,洗凈,切成4片;胡蘿蔔洗凈,去皮,切片;將西蘭花的老筋撕掉,洗凈;洋蔥洗凈,切成粉末;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蛋液備用。②鍋內熱1湯匙油,爆香蔥末,倒入蛋液,炒至熟,備用。(3)鍋裏燒熱油,放入香菇、洋蔥、西蘭花、胡蘿蔔翻炒,放入咖喱粉、鹽、白胡椒粉翻炒,放入米飯翻炒,最後放入熟豌豆、西紅柿翻炒,最後配炒雞蛋即可。
正宗揚州炒飯冷凍揚州炒飯其實只是揚州炒飯的壹種,即什錦炒飯。揚州炒飯家族成員眾多。根據配料的不同,有水果炒飯和什錦炒飯。其中什錦炒飯因其獨特的配方成為揚州炒飯的代名詞。
直到現在,提到揚州炒飯,還是有人覺得是蛋炒飯。其實今天的揚州炒飯的很多種類真的是從蛋炒飯發展而來的。直到現在,蛋炒飯某種程度上還是揚州炒飯的代名詞,尤其是國外。
蛋炒飯不僅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愛,也為與皇室“成親”的歷史記載和傳說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據隋代新陳代謝諷刺的《食經》記載,隋代的越王蘇陽愛吃“碎金米”,即雞蛋炒飯。據說這種“碎金米”是用軟硬適中、顆粒松散的熟飯,與雞蛋壹起炒制而成,使顆粒狀的米飯包裹在蛋液中,炒制出來的米飯閃爍著碎金般的光澤,因而得名,俗稱“金包銀”。楊迪巡視揚州時,將“碎金米”引入揚州,成為關於揚州炒飯的最早記載。
配方1:雞蛋+米飯
最早的蛋炒飯的歷史記載見於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這可能就是蛋炒飯的始祖了。
揚州炒飯起源於市區國慶路上的菜根香飯店,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李奎年和李是菜根香的創始人。從李秀林的描述中,我們知道蛋炒飯實際上是勞動人民的美味。以前農村窮,平時三餐只能喝粥,農忙的時候只能吃幹飯。那時候煮幹飯和現在不壹樣:從煮好的粥裏取幾勺“江頭飯”放在砂鍋裏,然後在鍋的余火裏煮。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米飯被稱為“舀飯”。有客人來家裏,由於經濟拮據,小心翼翼又不想失禮的主人就瞄上了雞蛋。把“瓢飯”打出來,把蒸汽吹幹,再炒點雞蛋和米飯,然後做個神仙湯,配上自己做的蘿蔔幹和鹹菜做的配菜,是不錯的享受。
“菜根香”壹開始的顧客是人力車夫、運河船夫等勞動者,酒店定位為便民快餐店,微利經營,滿足低層居民的用餐需求。據李秀林回憶,在困難的時候,店裏經常在早上向蔬菜店和肉店借蔬菜和肉,然後賣掉才還錢。因為口碑好,贏得了菜販和肉鋪老板的支持,讓菜根香壹步步得到支持和發展。
配方二:雞蛋+米飯+蝦,肉絲,叉燒。
揚州炒飯是如何從揚州流傳開來的,不得不提壹個人,那就是揚州知府易炳壽。
易炳壽,福建汀州人,54年任揚州知府。這個人有很好的政治聲音。他不僅精通詩詞書法,還是個美食家。廣為流傳的是他發明了現在流傳於粵港兩地的“逸夫面”和“揚州炒飯”。我們今天吃的方便面是在伊拉克政府面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易炳壽也被稱為方便食品的先驅之壹。
香港著名書法家淩雲超先生在《中國書法三千年》壹書中說:“蘇式炒飯和蔥油炒飯是錦上添花,再加上壹些蝦仁和叉燒壹起炒,吃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吃。這種味道被南方人稱為‘揚州炒飯’。”易炳壽回到家鄉後,也把這種方法帶回了家鄉福建,並在《劉春曹唐吉》壹書中專門介紹了揚州炒飯的烹飪方法。這時,“揚州炒飯”不僅是楊式的,也是粵菜菜單上的壹道佳肴。正是易炳壽的創新和傳播,才有了今天“揚州炒飯”的多彩面貌。
菜根香飯店的廚師借鑒了民間的蛋炒飯的做法,在米飯中加入各種配料,並給它起了不同的名字。漸漸有了單炒的“水晶炒飯”、“蝦仁炒飯”、“肉絲炒飯”等等。但這個時候,炒飯的配料往往只有壹種。
配方三:雞蛋+米飯+8種食材
在揚州炒飯的制定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這些名字:戴笠之、王、謝、丁等等。他們都是淮揚菜的名廚,揚州炒飯配方的形成與他們有直接關系。該店負責人王向記者講述了國慶旁胡同九如的這樣壹段歷史。
1947左右,菜根香達到了最繁盛的時期,蛋炒飯的品種也多了起來。不僅因為強調先澆米還是先澆蛋,有金包銀和金包銀之分;於是什錦炒飯出現了。壹碗中號米飯,兩三個雞蛋,雞湯,價格適中,屬於當時的經濟型盒飯。蛋炒飯30分,肉絲炒飯50分,什錦炒飯78分。這個時候的混合炒飯配方基本和今天差不多。
據王介紹,揚州炒飯的菜譜在解放前基本形成。廚師從案板上拿下來,加到米飯裏翻炒,不經意間讓揚州炒飯成了壹道美味。那時候的菜根香混合炒飯的配料還是各有側重的——上海梅林四季豆盲目用於四季豆。
配方四:什錦炒飯配方+瓊花
速凍揚州炒飯在上海下線,讓不少揚州人眼前壹亮,盲目添加“瓊花瓣”。瓊花是揚州的市花。加入“瓊花花瓣”不僅起到調味的作用,也為揚州炒飯增添了幾分韻味。
水果蔬菜炒飯
材料:大米300克,菠蘿1/2個,葡萄幹10克,蝦仁、火腿、熟豌豆和草菇各20克,油2湯匙,鹽1茶匙,胡椒粉1/2茶匙。
做法:①蝦仁、草菇洗凈;火腿切丁;菠蘿洗凈去皮,對半切開,取1/2菠蘿,挖中間果肉,切成方塊,做成菠蘿杯,放在盤中備用。②炒鍋放油燒熱,放入葡萄幹、蝦仁、火腿、熟豌豆、草菇、菠蘿丁,加鹽、胡椒粉、白米飯,攪拌均勻,放入菠蘿碗裏。
番茄咖喱炒飯
材料:煮米飯300g、番茄50g、生蘑菇10g、胡蘿蔔、西蘭花、熟豌豆和洋蔥、雞蛋1個、洋蔥1個、油3湯匙、咖喱粉1茶匙、鹽1/2茶匙。
做法:①西紅柿去蒂,洋蔥去皮,洗凈切丁;生蘑菇去蒂,洗凈,切成4片;胡蘿蔔洗凈,去皮,切片;將西蘭花的老筋撕掉,洗凈;洋蔥洗凈,切成粉末;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蛋液備用。②鍋內熱1湯匙油,爆香蔥末,倒入蛋液,炒至熟,備用。(3)鍋裏燒熱油,放入香菇、洋蔥、西蘭花、胡蘿蔔翻炒,放入咖喱粉、鹽、白胡椒粉翻炒,放入米飯翻炒,最後放入熟豌豆、西紅柿翻炒,最後配炒雞蛋即可。
香腸炒飯
材料:米飯300g,香腸2根,雞蛋1個,蔥1根,姜2片,油3大勺,鹽1大勺,胡椒粉1/4小勺。
做法:①蔥、姜洗凈切絲;將香腸洗凈,切片備用。(2)鍋中放入1湯匙油,加熱,放入香腸,翻炒,取出;鍋內熱2湯匙油,放入姜絲和米飯,翻炒,打入雞蛋,加入鹽、胡椒粉和炸香腸,炒勻,撒上蔥絲即可食用。
海鮮炒飯
材料:白米300g,雞蛋2個,洋蔥2個,蝦、墨魚、扇貝各30g,無骨魚10g,油3湯匙,椒鹽和小蘇打粉1/2湯匙,澱粉1湯匙,鹽和胡椒1湯匙。
做法:①洋蔥洗凈切碎;將雞蛋打入碗中,過濾掉蛋白,保留蛋黃;將去骨的魚洗凈,切片,然後切成兩半。(2)將烏賊去除外膜,切塊,用扇貝和蝦洗凈,在碗中加入椒鹽、發酵粉、澱粉和部分蛋白質,混合均勻,在沸水中焯壹下,撈出;將蛋黃倒入熱油鍋,煎成蛋皮。取出切絲備用。(3)鍋內熱油2湯匙,爆香蔥末,放入剩下的蛋清翻炒,放入蝦仁、墨魚、扇貝、去骨魚翻炒,放入米、鹽、胡椒粉翻炒,放入盤中,盤邊瀝幹成雞蛋絲。
鹹蛋黃炒飯
材料:煮飯300g,鹹蛋黃3個,青蒜蔥1,香菜10g,肉松20g,油2湯匙,醬油1/2茶匙,鹽1/3茶匙。
做法:①將青蒜、蔥、香菜洗凈,去根,切成粉;鹹蛋黃切丁備用。(2)鍋內熱油2湯匙,放入韭菜末翻炒,放入鹹蛋黃和青蒜翻炒,放入白米飯、醬油和鹽翻炒,放入盤中,撒上香菜和肉松。
泡菜炒飯
材料:煮米飯300g,泡菜40g,熟木條10g,洋蔥和紅辣椒1,腌蘿蔔3片,油2湯匙,芥末1/2茶匙。
做法:①韓國泡菜瀝幹水分切丁;小蔥和紅辣椒洗凈,切成粉備用。②鍋內熱油2湯匙,爆香蔥和紅辣椒,放入白米飯和泡菜,翻炒,放入芥末,翻炒,放入盤中,撒上木魚片。
- hoho ~ ~教書。。& lt~ ~好像還不錯。呵呵~基本都在這裏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