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工作太忙,總是沒有時間學習?
可能是遇到職業瓶頸,想要通過學習自我提升,卻總是半途而廢?
可能是掌握了許多知識和技能卻還是碌碌無為?
可能是花了這麽多時間精力,卻依然沒能讓學習變現?
在這個終身成長的時代,妳掌握的每壹個知識隨時都有可能折舊,當然,也隨時可能給妳帶來變現。
但是到底怎麽變現呢?
在日本作者清水久三子的《學習變現》壹書中,提到了讓學習變現的方法與途徑。
清水久三子是IBM前首席顧問,同時也是某公司的現任董事長、CEO,兼人力資源顧問。因此,在清水久三子的職場工作經驗中,把學習與職場結合,讓學習達到變現的效果。
在本書中,作者重點是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個人的終極IP,進而在工作職場甚至個人經營中實現變現。
也許妳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變現的方法了,但是要此前必須破給妳壹盆冷水。
要知道股神巴菲特也把他的投資理念告訴了全世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成為了巴菲特。
因為要想成為股神,第壹步需要先知道自己的投資水平;同樣地,要想讓學習變現,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學習水平。
在《學習變現》書中的第9頁,作者把學習的過程分為了4個階段,妳也可以來看看,自己正處於哪個階段?
那麽, 妳現在正處在哪個階段呢?
也許妳會根據現有認識做出初步判斷。但也許先看看每個階段到底是什麽意思,再做判斷。同時,學習每個階段的學習方法。
當然,為了理解更加清晰,我們將采用“做菜”來舉例。
概念階段, 大意 是指知道知識、概念、術語的階段,常表現為需要應付考試或遇到新概念不理解時的解惑。
在此階段的 學習目標 是理解需要學習領域的屬於和概念,能夠擺脫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麽的狀態。
因此, 學習方法 是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信息,從而構築知識地基的方法來確保概念階段的理解。
如果用做菜來舉例子,在此階段就是能讀懂菜譜裏面的內容,例如“炒”、“煮”、“炸”、“悶”等是什麽意思。
TIPS :學無止境,階段性提升不能無止境學習,試想菜譜那麽多,妳能看完嗎?
具體階段, 意思是 能夠身體力行地去實踐。
要想進行實踐, 學習目標 就是能夠制造大量的訓練機會。
操作方法 即從書本之外獲取信息,驗證概念的準確性。
用做菜的例子,此階段為能夠自己上手炒菜,先不管好不好吃,能先做出壹道正常能下咽的菜。
TIPS :需要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並從他人身上學習,試想學炒菜,有個師父就很快上手。
體系階段, 是指 能夠具備勝任能力的階段。
在此階段的 目標 是能夠掌握隨機應變的能力,展現出自己的做法與價值。
因此要想能夠達到此階段, 需要 通過各類方法、各種角度進行無數次實踐,不斷積累經驗。
用炒菜做例子,這個階段妳已經能做菜了,並且達到了他人要想換成什麽口味,都能讓菜符合口味要求的水平。
TIPS :邊學邊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知道,只會變換壹道菜的口味可不行。
本質階段, 是指 能夠用壹句話表明概念含義,且能夠讓聽者清晰理解的階段。
因此要想提高本階段的水平, 需要 能夠清晰明確闡明本質。
操作辦法 是復習所學內容,提煉知識傳達他人,且快速發現其他不足。
用炒菜的例子,即能夠指點他人做菜。
TIPS :體系階段與本質階段並列,是永遠持續的過程,不能因為做了師父就不再下廚。
那麽,妳現在處在哪個階段呢?
同時思考壹下,哪個階段能變現呢?
也許用炒菜的例子妳也可以發現,要想別人能為妳的菜買單,至少是到了體系的階段,即能夠做菜,並且能夠根據客人的口味進行變換調整。
這也是為什麽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跨度最大的原因。
但很可惜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像炒菜的動手能力那麽強,很多人到達第二階段具體階段後,就放棄了,或者覺得自己可以了。
所以, 要想知識變現,首先需明白自己處於哪個學習階段;然後用對應節階段的學習方法不斷練習,從而進入下壹階段;逐步實現變現。
如果妳已經進入第三階段或者第四階段了,那麽知識變現的大法寶請妳務必想讀。
請思考壹個問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帶來了多少回報?
妳可以隨意猜想,也可以把妳推理出的價值寫在心裏。
如果妳已經想到壹個數字,那麽我們來試著比較情況。
如果妳還沒有想到,那麽我們用數據來看情況。
在高效能人士的數據統計中表明,《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總銷量超過4000萬冊,且其正版的價格為68元。
由此可以很快速地推算出這本書給斯蒂芬.柯維(作者)團隊帶來多少毛利回報——22億200萬人民幣。
這還不算其他版本和電子書籍等。
所以妳可以發現,作者斯蒂芬. 柯維,他梳理出的習慣圖表,給他及團隊帶來如此豐厚的回報。
所以,知識變現、學習變現,妳發現了法寶是什麽了嗎?
如果妳還沒有發現,那麽我們看看清水久三子在書中怎麽說:
因此, 要想實現變現,就需要將學習成果和經驗,總結出本質形成圖表。
為什麽圖表能有這麽大的變現功效?
最主要的原因有3點:
第壹、掌握應用能力。成功和失敗的歸因整理,更順暢推進下次工作;多圖表的應用,能面對更多的工作。
第二、發揮杠桿作用。在各場景中調整的靈活運用,產生學習附加價值;發展自己擅長的圖表與方法,孕育獨創性。
第三、擴大工作範圍。推動他人成長,自己可投入更高級工作,擴大自己業務範疇。
所以,妳還小看了圖表?
那麽要想實現知識變現的妳,要如何制作圖表,從而實現變現呢?
第壹步:決定主題。表明要展示的內容。
第二步:提取構成要素。用關鍵詞提取構成要素。
第三步:定義相互關系。構成要素之間的關聯性。
用幾個例子來說明。
例如自己在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這個主題有經驗,那麽
第壹步:決定主題——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
第二步:提取構成要素——學習方式包括聽取授課、實踐、討論等。
第三步:定義相互關系——是否為順序、遞進、因果、包含等關系。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教學方式圖”。(圖片案例源於網絡)
由此課件,將此總結提煉的內容進行發布或推廣使用,是能極大地提高自己的變現能力。
圖表制作的3步法都不簡單:
首先妳得有自己熟悉且有壹定研究的主題。
其次妳得能梳理出主題中的要素內容。
最後妳還得知道要素直接的邏輯關系。
前兩個步驟都需要自己的經驗基礎,但因素直接的邏輯關系可以給到妳對應的參考,如圖。
也許妳見過的圖表已經非常多了,例如拆書幫的RIA便簽法圖表:
再例如時間管理四象限圖表:
圖表非常多,但也經得起推敲。
所以已經學習了非常多內容的小夥伴,也許妳也可以試著把自己的學習與知識,通過圖表化總結,開啟自己的變現之旅。
TIPS:
如果妳依然處在第壹、第二階段,建議妳閱讀彼得.C.布朗的《認知天性》,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讓自己不斷提高學習階段,進而再實現學習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