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古代僧人壹天的飯是什麽?

古代僧人壹天的飯是什麽?

大多數和尚講究“午不食”,即下午三點以後不吃東西。這裏有壹些信息和參考。

在花城峰的山腰,遠離九華街眾多寺廟的地方,有九華山四大寺廟之壹的坎羅吉。她是清朝康熙年間修建的大寺廟。當它開始時,所有的松針都沾滿了花蜜,因此得名坎羅吉。

創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九華山佛學院就坐落在這座古剎裏。據當地專家介紹,坎羅吉是九華山最規範的寺廟,那麽最規範的佛教儀式是什麽呢?山門的生活是怎樣的?

跟著誦經聲,我們來到了大殿,那裏的僧侶們正在上晚課。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他們是壹個很特殊的群體。出家的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這些稚氣未脫的僧人是今年剛入九華山佛學院的新生。

采訪:九華山佛學院院長

“這個學院最大的好處就是地理位置好,因為離九華山還很遠,又因為這個環境沒有太多的幹擾,那麽小和尚就可以安靜的在這裏學習。”

從這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從坎羅吉到九華街有壹段盤山路,是香客聚集的地方。正是這十幾公裏的山路,讓九華山佛學院能夠享受獨處,讓這裏的僧人能夠專心打坐。

藏學教務長,35歲,1992,九華山佛學院第壹屆畢業生留任。五年前,他成為坎羅吉的住持和佛學院院長。他倡導的辦學方針是“無為而治”。

采訪:九華山佛學院院長

“就算是沒事幹的時候,也是我學院最紅火的時候。我們不想轟轟烈烈。我們要的是我們的壹生,包括內心的平靜。當然,也不是說我們什麽都不做。我們希望自己的身心能與這個世界融為壹體,讓自己的身心得到徹底的釋放,去擁抱這個世界。”

作為僧人和學生,他們每天都在做什麽?他們和同齡人有什麽區別嗎?所以我們決定花壹天時間和這些年輕的僧侶壹起尋找答案。

在修道院,拍手是召喚僧侶的傳統信號。不同的鼓掌時間和頻率代表不同的課程。聽到鼓掌聲,法藏很早就起床了。作為這個班的班長,他必須在每天早上鼓掌結束時敲響晨鐘。早上5點去晨堂,是佛教徒每天要做的第壹課。早上六點半早課結束,天才開始破曉。

早上八點半,吃過早飯,學生們的僧侶生活正式開始。作為壹個特殊的學校,他們主要研究佛教。教過學生的郭躍大師也畢業於這所學校。現為九華山佛學院教務長。

采訪:九華山佛學院院長郭躍。

“今天,我的課是米沙的儀式。這是壹堂佛教課。我們上午基本都是佛教課。佛教基礎,佛經和印度佛教史主要是佛教課,下午主要是文化課。”古代文學”、“邏輯學”、“通史”,我們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僅僅是讓他們有很高的佛學水平,更是讓他們有很好的文化素養,培養壹個德才兼備的學生。”

當寺廟的每壹個角落都響起這種節奏的拍手聲時,那是在提醒大家,到了禁食的時間了。和尚把吃飯叫做“上朝”。這裏說的“打官司”是大家熟悉的意思嗎?佛教徒認為吃飯是壹件很痛苦的事情嗎?去教堂的第壹個程序是念經,以培養敬畏之心,為眾生祈福。和尚去教堂不允許說話。如果有必要,他們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比如需要加飯,把碗推到桌子上就可以了。如果妳把碗放在桌子上,說明妳吃得很好。齋戒結束後,道士還會檢查是否有剩飯,因為佛教認為浪費是非常大的罪過。

佛教徒吃飯的地方叫五觀堂,所以吃飯叫“過堂”。那麽什麽是“五觀”呢?佛教認為,和尚上教堂要有五個正確的觀念。壹言以蔽之,他們應該認為壹粥壹飯來之不易,心存感激,把齋戒當成幫助修行的良藥,不要貪圖美食。

下午兩點半,我有英語課。作為現代僧人,無論是查閱外文資料,還是與國外佛教界交流,掌握壹門外語都是必不可少的。

好動的年輕人怎麽退?除了每天要做的作業,他們還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間。這是學生宿舍。下午休息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學生郭燕的房間。

學生郭燕,2001在九華山體堂出家,今年24歲。和很多擅長書畫的高僧壹樣,他業余時間最大的愛好就是練字。

采訪:九華山佛學院學生郭燕。

“寫毛筆字,第壹個是它讓我們在臨摹這個經典的時候有壹點交流,第二個是它只是說它是調整我們的心態,讓我們有壹顆很亂的心。寫完這個,就是壹心壹意,可以幫助我們打消各種妄想。也可以說是修行的壹個方面,寫壹個字可以念壹個佛號。”

與郭燕靠練字打坐不同,他出身於河南嵩山少林寺和尚法藏,認為練武是修行的捷徑。

采訪:法國九華山佛學院和西藏的學生。

“練,走、坐、躺都可以練。達摩祖師主張我們少林寺主張動中求靜。其實它動了,出拳了,但心還是提高了。(各個方面)都可以練,走、走、坐、躺都可以練。要想練好武功,就要有好的德行。沒有德行和高尚的行為,妳是不可能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的。”

這是學校在課余時間安排的課。佛教稱之為出坡,被認為是積累福報最快的方法。但傳統上,出坡壹般是指打掃寺廟或田間耕作。

又到了下午去寺廟的時候了。佛學院晚堂不允許請假。下午4點15,所有僧人必須準時在大雄寶殿集合。晚課,僧人要念誦《阿彌陀佛經》和八十八佛的名號,主要是向佛表達改過自新的願望,同時也是為眾生懺悔。

這是九華山佛學院特有的修行方式。因為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所以佛學院經常安排學生在九華山的體殿裏拜地藏王菩薩,他們稱之為拜山。

這是九華山的另壹座大寺——祇園寺,和尚們正在放火燒嘴,這也是寺內主要的佛教活動之壹。佛教認為,放火燒嘴是為了給餓鬼食物,主要是讓他們說出來,受戒,讓他們早日解脫,超度亡靈。

祇園寺是進入九華街的第壹座大寺,是九華山四大寺之首。如果我們在坎羅吉只看到壹些有學問的僧侶,那麽我們可以在祇園寺看到真正的僧侶。典型的大寺廟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在大型寺院,因為事務復雜,大多會在住持之下設置8名執事,壹般由經驗豐富的法師擔任。除了被稱為八執事之首的那威之外,他還掌管佛教活動,以及掌管整個寺廟經濟的監獄和相當於糾察的和尚值。

來到寺廟,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客房裏的客人。就像這位想在祇園寺住壹段時間的流浪僧人,佛教稱之為“待定”。首先妳要找八執事之壹的客僧,辦理掛單手續。

金聖是祇園寺的壹個博學的和尚。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全寺僧尼的接待。廚房和尚,法名日暉,於1998出家於祇園寺。2003年開始在八執事中擔任壹席,主要負責寺內僧人和香客的膳食,相當於廚房總管。每天早上去晨曦寺後,日暉大師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去九華街的菜市場買全寺壹天所需的蔬菜。

師傅:這個大白菜怎麽買?

小販說,大白菜五毛錢壹棵,

師傅:五毛錢,妳騙不了我。

小販:四美分,

主人:四十美分,所以我給妳四十五美分。

師傅:(這個大白菜),怎麽這麽多米蟲?

小販:沒有,剛剛稱過了。這些都沒有。剛才那個很擁擠。

師傅:稱20斤,20斤,20斤。

如果不看發型和衣服,我們幾乎分辨不出日輝大師和壹個普通酒店采購的區別。其實現在的社會,完全與世隔絕,關起門來修行是不可能的。而且佛教認為和尚的壹言壹行都是修行,很多高僧在處理壹粥壹飯這樣的瑣事時都是開悟的,可以保證和尚的快餐供應,讓大家順利得道,這是符合佛教的。

這是祇園教堂的每周例會。坐在中間的道長是祇園寺的住持。住持是寺廟的負責人。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寺廟的全面管理和所有重大的對外活動。今天道長不僅要講解寺廟的日常工作,還主要通知執事們九華山的幾個大寺廟要為山下的百姓捐款造橋。

我們正在慢慢進入淡季。進入淡季,我們就是香客,客人少了。第壹件事是我們應該密切註意我們自己的實踐。還有壹件事是我們下面需要(修)壹座橋,希望能捐。

這裏是青陽縣杜村鄉,九華山下。道元大師說的修橋就發生在這裏。這是杜村鄉公路邊要建的橋,對杜村鄉意義重大。大橋建成後,杜村鄉5個自然村1萬多人的交通問題將徹底解決。由於缺乏資金,這座橋已經停工近三個月了。

周日,我們跟隨幾位方丈從九華山來到杜村鄉新豐村。法師們代表九華山的佛教界捐款3萬元在鄉鎮建橋。

九華山上的巫師每年都給青陽縣捐款,包括給學校建實驗室,逢年過節去縣敬老院看望老人,讓當地人把山上的巫師當親人。

其實很多佛教經典都有解釋佛教與世界的關系,就是佛教入世了,而不是出世了。

當壹天最後的陽光慢慢褪去,鼓聲再次響徹九華山,和尚們開始做壹天的最後壹課——打坐。佛教認為,打坐是壹個自我調整的過程。壹般冥想僅限於燒香的時間,45分鐘左右。在此期間,我們可以冷靜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的錯誤,欣賞自己的痛苦,以便擺脫痛苦。在這寧靜的時光裏,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內心有片刻的寧靜。

鈴聲再次響起,熟悉的誦經聲再次從大廳深處傳來。夜色在九華山蔓延,帶著靜謐的氣息。

/program/zbzg/topic/geography/c 13395/20050124/101708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