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部隊的領導嶽振華,被毛主席走近後,肩膀上加了壹顆星,成了大校。新中國成立後,短短9年時間,嶽振華軍銜連升3級,從開國少將升至大校,晉升速度在全軍獨樹壹幟。這是怎麽發生的?他到底做了什麽?
嶽振華,前高射炮兵團長,1955授予開國少將軍銜。1958年,嶽振華奉命組建我軍全新的地空導彈營。上任前,部隊首長擔心他因為變相降職而情緒激動,還特意找他談話。出乎意料的是,嶽振華本人毫無怨言,表現出壹個老革命黨員的優秀無私品質和精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
團長對嶽振華的態度很滿意,也沒多說什麽。只向他透露了壹個關鍵信息:“毛主席對地空導彈營的組建非常重視。他明確表示,誰能擊落U-2飛機,誰的軍銜就加壹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為了獲取國內機密情報,國民黨主動與美軍聯系,制定了全新的高空偵察戰術。面對敵機的囂張做法,它對新中國毫不理會,舉國憤怒。
因此,為了保護國家神聖的領空不受侵犯,我軍在1958親自簽署毛主席命令,從全國空軍抽調尖兵和士兵建立地空導彈營,並向蘇聯引進了全新的地空導彈。
次年9月,國民黨出動偵察機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甚至嚴重影響了建國十周年國慶大典。嶽振華奉命帶領部隊在北京郊區紮營,保衛北京的安全。
65438年10月7日,敵偵察機再次飛近北京。臨近350公裏時,嶽振華立即下令導彈加電,準備發射,並緊急致電上級申請戰鬥。眼看敵機已飛到135公裏,即將進入最佳發射距離,但陸軍參謀打來電話指示,上級的命令是等待。
嶽振華百思不得其解,他非常不願意看著逐漸逼近的敵機,因為根據目測,敵機很快就會飛出最佳射程,所以在這緊要關頭,嶽振華在最後壹刻不聽指揮,擠過人群,命令士兵觸發射擊,並向上級承諾,如果事後被問及,將承擔壹切責任。
此刻,三枚導彈直沖雲霄,在萬裏高空爆炸。很快,觀察員報告說敵機被擊中墜毀。這是建國以來第壹次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舉國歡騰。而促成這壹切的主人公嶽振華卻沒有任何喜悅,而是在第壹時間提交了抗命的自白書。
沒想到,經過調查,原來是部隊參謀誤傳。上級沒有要求等待,但都堅持要中止對敵機的偵查,對的就打,不對的就打。嶽振華立功,由少校晉升為中校。
1961年,國民黨全面換裝U-2偵察機,恢復高空偵察任務。為了不被地面高射炮擊毀,U-2偵察機專門配備了最先進的電子預警系統。只要被雷達鎖定,就會第壹時間報警,然後從容撤退。
而且這種飛機不僅速度快,飛行高度也有兩萬米,還自帶當時分辨率最高的攝像頭。地面高炮和中國戰機根本無能為力,只能望洋興嘆。因此,利用我軍的這壹弱點,國民黨經常攜帶U-2偵察機在中國上空進行偵查,曾在西北戈壁沙漠的科技試驗場拍攝了大量機密照片。
然而,生性喜歡刻苦學習的嶽振華卻不信邪。經過反復推演和假設,他提出了“近快戰法”,即當飛機接近時,導彈雷達立即鎖定,不能給他們留下任何逃跑時間。但這種方法與蘇聯專家的觀點背道而馳,因為壹旦操作者無法鎖定目標,就很容易把槍打空,壹枚導彈價值百萬。如果是空的,誰也擔不起責任。
但嶽振華頂住了上級的壓力,反復強調戰術的實用性。終於,6月1963 165438+10月,當敵機飛入江西上空35公裏的極限距離時,他立即開啟導彈雷達,僅用八秒鐘就鎖定敵機,完成跟蹤觸發,成功擊毀壹架U-2戰機,嶽振華再立新功,軍銜由中校晉升為上校。
次年7月,嶽振華又在福建擊落壹架U-2戰鬥機,受到毛主席和周恩來的親切接見。第三次晉升大校,也是全軍唯壹獲得大校軍銜的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