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集天下之精華,用料不分東西南北,鳥獸,山珍海味盡在口中。清代滿漢全席有所謂的山、海、鳥、草“四寶”。“山八寶”是指駝峰、熊掌、猩唇、猴腦、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窩、魚翅、川烏、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娃娃魚);“八珍”指的是紅燕子、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草八寶”是指猴頭菇、銀耳、竹蓀、猴頭菇、牛肚菇、花菇、黃花菜、雲香馨。
乾隆沈嘉年間(公元1746年),江蘇儀征縣有壹個叫李鬥的人,寫了壹篇《揚州畫船記》,裏面有壹份滿漢全席菜單。
滿漢全席是中國幾千年極權飲食文化實踐的成果,達到了人類享受美食的巔峰。5438年6月+2005年10月,有商家在Xi安壹擲千金,花36.6萬元吃了壹頓酒店做的滿漢全席。其實所謂滿漢全席當然不是真正的滿漢全席,因為有些東西,比如熊掌、紅唇,是不太可能得到的。由此可見,真正的滿漢全席應該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