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安徽哪裏的正宗小吃多呢?

安徽哪裏的正宗小吃多呢?

太和板面,羊肉才正宗,滿滿壹碗家鄉的味道。太和板面又稱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面食代表之壹。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案板(當地老百姓和面和做飯用的木質桌子)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變過。太和縣不大,但卻以制作各種小吃而讓人們熟知。太和板面壹是面好,二是湯料好,白的面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欲大增。

安慶胡玉美蠶豆醬,早就拿過世博會的金獎,不過壹般超市不大看到。比較好的幾個口味在當地也不壹定能找到,不知道是不是都出口了(老幹媽根本就直接秒殺)。當地買的都是抹大餅的最普通的那種。如果這不算小吃,還有麥隴香的墨子酥,地道的地方小吃,幾百年的老店了。其他地方只見過好像是湖北有生產的,但我還是認麥隴香的。他們家的桂花年糕,豬油糕也不錯。江毛水餃,以前味道真的很好,但現在口味改得有點不認識了。其他什麽鍋貼,炸幹子也有味道不錯的,但因為外地也有就不說了。另外還有近年出來的老奶奶花生,雖然在當地比較有名,但因為個人原因,就不推薦了。有路過的外行朋友可以嘗嘗,但還是比較推薦墨子酥(低糖或無糖型)和蠶豆醬,其他地方真沒賣的。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華歷史名肴,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熏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余香。符離集燒雞形成形成於20世紀初,創始人被認為是韓景玉。原名韓家扒雞,1951年,政府正式命名為符離集燒雞,並逐步形成了當地最大的產業。1956年,在全國食品工業會議上被評為中國名菜,列入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菜譜》。2005年7月18日申報了符離集燒雞原產地域保護並取得成功,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08年,符離集燒雞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