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的烹飪特別註重“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力”,這是徽菜的壹大特色。“七山、半水、半田、兩路、莊園”的地理特征,使當地盛產竹木茶,但由於土地和道路的缺乏,使得冬季農作物極為匱乏。
方臘魚,又名“大魚退”,民間為紀念方臘機智擊退宋兵而創制。據說方臘起義軍被圍困在雲起山上,形勢非常危急。方臘偶爾看到山後水潭裏魚蝦較多,即使士兵捕食,也把魚蝦連同蝦殼的魚刺壹起扔到山下,以示宋兵糧草充足,宋兵信以為真,即撤回。後來當地人做了這道菜,紀念方臘退守宋兵。腌鮮桂魚,又稱屯溪桂魚。這是徽州的漢族名菜之壹。這道菜清香鮮爽,魚肉酥脆,風味獨特。它已經出名100多年了。每逢重陽節桂魚上市,人們都以品嘗為樂事。
清燉甲魚,徽州水產傳統名菜,以生長在徽州山澗沙層中的甲魚為原料,大小約為馬蹄鐵的四二倍,故稱甲魚,品質優良,肉質鮮嫩,膠質豐富,無土腥味。明初,徽州紳士將此菜作為貢品獻給朱元璋皇帝,為他贏得了好感,後來成為珍品。早在800多年前,“燉馬蹄甲魚”、“火燉果子貍”就是剛輝烹飪特色的代表作品,以“雙壁風味”聞名於世。
楊梅園子和楊美媛是典型的徽菜。這道菜因其色澤、形狀與當地楊梅相似,烹飪時用楊梅汁或楊梅醬調味,故名“楊梅圓子”。
總結:徽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壹,起源於皖南,即皖浙贛交界處,但徽菜的代表菜應該是以徽菜為代表。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處“山川崎嶇,峽谷縱橫”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徽菜獨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