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壹周?
我三年的健身生涯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
三年前,哺乳期快結束的時候,我和閨蜜們高高興興的吃了壹頓火鍋。
席間,閨蜜的壹句話刺激了我。
“妳現在看起來無精打采的,有點傻。”
壹句無心的話,成了我下定決心減肥的動力。
從小到大,我就是“不能吃胖”“瘦麻桿”這類東西的代名詞。從18歲到28歲壹直維持在90斤,然後就是胖,體重區間只有95斤。
年輕,新陳代謝好,就胖不起來,心裏永遠是驕傲的。
但是自從生了寶寶,母乳餵養,吃的跟牛壹樣多,味道大了,不知不覺,肚子也飽了,對食物的渴求前所未有。
在最誇張的時候,走路連大腿內側的脂肪都互相摩擦,血淋淋的DC。
寶寶快斷奶的時候,火鍋閨蜜事件發生如上,可以說密密麻麻的滴滴刺激了我的靈魂。
吃完火鍋,放下筷子,我告訴自己,我要減肥了。
無論說什麽,都要無情。
目標:瘦!
身高:159cm
重量變化:108到90
下定決心要瘦的日子完全是“動物驅動”,少吃多運動才是王道。
這個時候我還沒有足夠的健身理論和知識,靠的是自己對運動的理解和熱愛。
什麽卡路裏,什麽卡路裏,什麽正確姿勢,管他呢,先動起來!
於是,在上班的路上,我上下樓梯,靠的是腿而不是別的。
中午的時候,利用工作休息時間,去散散步,去公園跑步。
周末早起滿大街跑拿走1小時。
三餐不吃油膩,主食不要過量,吃青菜,吃粗糧,吃水果。別人吃火鍋的時候,我會把白菜用水沖壹下,拿醋。
有壹段時間了。
味道也淡了。我不能吃任何鹹的東西。
每天稱測試結果。
因此,
瘦!
第壹階段是最痛苦的階段。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減肥的速度也大不相同。但是不用擔心。
要點就是兩個字:堅定!堅持住。
看看我的英雄事跡,我逃脫了以下誘惑:
涮羊肉串,麻辣燙,鹵餅火鍋,
炒羊肉,肚鴨脖,冒菜披薩水煮魚。
大盤雞,烤鴨,毛血旺,蝦餃,午餐肉,
小龍蝦炸雞肉夾饃漢堡奶茶紅燒肉。
我避免晚餐和家庭聚餐。我孤僻,六親不認,壹意孤行,不近人情,與人間煙火脫節,即將成仙。
七宗罪之壹是暴食。
暴食=罪惡。
可樂。我只喝零度酒。牛奶我只喝脫脂牛奶。
吃8分飽。壹天8杯水。
小心放進嘴裏的東西。不要放棄健康的食物。
目標:瘦!
身高:159cm
體重變化:保持90 kg。
這期間,我開始接觸什麽是“科學健身”。
從吃飯中,我了解到蛋白質的攝入是必要的。說白了就是為了健身要吃肉!水煮肉之類的肯定不行,鹽水水煮雞或者醬牛肉都可以吃。前提是“壹定量”。
我是壹個非計量人員,憑我的生活經驗基本可以判斷能不能放進嘴裏。偶爾在家燉壹份排骨,吃1,2瘦寸排骨毫無阻礙。沒有必要過緊日子。強力壓制食物,反而在後期精神不好的時候,容易沈溺於報復暴飲暴食。
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也是選擇粗糧來吃,多吃纖維,自然多吃蔬菜。
飲食不變,但隨著時間的進步,由運動方式的改變帶動。
從原來的公園跑了3公裏,連喘氣都喘不過氣來,更別說5公裏30分鐘了。
對此我並不滿意,於是在知乎或者微信平臺上搜索跑步知識,怎麽跑,怎麽跑,跑步技巧,器械,附帶拉伸。內容豐富,我努力學習,受益匪淺,學到的知識會在接下來的跑步實踐中得到反饋。
我在學習健身知識和反饋跑步訓練上越來越好。
我的壹個朋友,健身教練,聽說我在減肥。他寄給我壹些文章和圖片,所以他第壹次接觸了HIIT,這樣我在家的時候就可以在室內練習了。
在學習吃飯和練習的路上,我的思維逐漸豐富起來,掌握了壹些簡單的健身動作,比如深蹲、跳躍、平板支撐等基本姿勢。
在健身的第二階段,不斷的學習和模仿來豐富自己的心智,也是壹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
健身前保持大腦健康。健身專家從不吹噓自己的健身方法是最好的,也不會滿足目前的身體狀況。
目標:增肌。
身高:159cm
體重變化:90公斤到96公斤
但也出現了壹些問題:壹直跑步也很無聊。天氣也很熱。在公園裏跑步,流汗去上班,壹點都不精致!HIIT是在家裏完成的,時間太緊了。畢竟有1歲的寶寶。
所以我辦了張健身卡。
這個時候我已經可以敢穿露臍裝了。
為了展示成果,所有舊的松松垮垮的衣服都扔掉了。衣櫃經歷了壹場偉大的革命。
連衣服導購都說我太瘦了,我內心是開心的,盡管她是這麽告訴大家的。
這麽好的生活習慣,在初步目標達成的情況下,恐怕是不可能放棄,回歸吃喝的!
習慣是壹步壹步積累的。輕快的步伐,積極快樂的精神。回到吃完飯攤在沙發上吃大餐扶墻的慵懶臃腫的日子。再見,它不屬於我。
唱著硬歌,大步走向健身房。新的篇章已經開始。
和我壹起加入的朋友也和我壹起卡健身。
和同伴壹起鍛煉,互相督促,效果更顯著!
剛進健身房的時候,我測了體脂,骨骼肌,各種指標。私人教練自我推銷,免費給我安排體驗課。
我自負又自信,拒絕了買課的推廣(窮)。教練說“肌肉含量需要加強”,我很贊同。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增肌。
原因很簡單:增加無氧運動,多補充蛋白質。
我體會到了知識的好處,讓我在健身中更加得心應手。
同樣,看文章,買書,看書。我也認真做了筆記。記下肌肉如何啟動,動作要領是什麽,頻率和強度如何等等。
期間把健身器材壹件壹件的練,當做試水。旅遊教練也會給壹點建議。
就這樣,我堅持了壹個星期。還是覺得沒意思。
我本來屬於小骨架,肌肉含量不高,愛有氧,不愛內裝。這是我第壹次隱約覺得無氧不適合我。但是,書上說的對,要增加無氧,教練說的對,要加強無氧。
有壹種感覺叫不幸福。
壹種妳幾乎不喜歡的鍛煉方式。雖然應該做,但是臣妾真的做不到!
在自我矛盾和理論探究未能得出結論的情況下,我參加了健身房的萊美班。
自從我去了梅拉,我的愛就失去了控制。從搏擊、平衡、杠鈴、騎行,我最喜歡四個,每個項目我壹周練壹次。
伴隨著音樂,難度越來越大,有氧和無氧的雙重結合,杠鈴的重量越來越重,我也越來越強壯。
它特別樂意和夥伴們討論運動和分享身體上的疼痛。如果臀部疼得厲害,大家都會無比自豪。
中午休息時間練習,練習完吃沙拉和牛油果。
從長遠來看。體脂低,肌肉增加。
這段時間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了解,有些運動是“天生肉欲”的。如果是這樣,我應該充分發揮我的長技能。
馬拉松,有用,體操,網球,健美...頂尖運動員站隊,從事不同運動的運動員身體也不壹樣。
如果我是跳高運動員,我想我不會做舉重。如果我是體操運動員,我不會做擊劍...
我也是掰手腕的,經常運動,不運動的女生我可能贏不了。肌肉含量和遺傳有很大關系。
我的胳膊又長又細,肋骨又細又小。我天生擅長跑步,耐力十足。為什麽壹定要強迫自己做不好某件事?
我承認肌肉需要訓練。不過,在這段時間裏,我采取了壹種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鐵”。厭氧方式那麽多,如果不行,可以換!
就這樣,我找到了自己的無氧訓練方法:徒手和杠鈴。
了解自己,找到正確的運動方式,不做無效運動,快速調整策略。總有壹款適合妳!
目標:沒有目標
身高:159cm
體重變化:96公斤不變
然而,好日子並不總是有的。
健身房關門了。
健身房垮了,壹直依賴萊美班的我,壹時失落。
正好公司辦了健身卡。雖然沒有萊美班,但至少有個健身的地方。
想想非洲人民,做兩塊石頭塊可以當杠鈴用,還可以練出壹身好肌肉,不要挑剔,練就好!
這時候作息時間也有了變化,從中午鍛煉變成了早操。
早上6: 30去健身房,鍛煉1小時。
目標還是增肌。
我制定了壹個計劃。
周壹練臀部和腿部,周二練背部和手臂,周三練腹部,周四騎自行車壹小時,周五練HIIT。
計劃也會和妳的身體狀況不壹樣,會有變化。
但是,我很懶,不能煥發出之前的興奮。肥肉出現了,我安慰自己天氣冷了,冬天要長肉。其實就是同時增肌。
所以我在吃脂肪和健身之間搖擺不定。永遠相信自己很容易瘦下來,鍛煉壹段時間就能看到效果。但是我不想瘦,但是我還是很羨慕比較健美的女生。
雖然這期間效果平平,但因為不能再依賴萊美的大班,從知識吸收轉變為輸出,離開老師,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我只能強迫自己給自己做計劃。
依靠自己的過程也是壹個好的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健身理論。
比如我不喜歡練器械,就不練器械。很多徒手簡單的杠鈴啞鈴動作都可以增強肌肉。很多動作是可以互換的。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改變原來的計劃,進行更合理的訓練。
我是自己練的,沒有催促,健身房也不同意。有了之前的資本,我停滯了。
壹家新開的健身房開設了萊美課程。老地方,老師也是熟悉的老師。投資人不同,老板不同,品牌不同,裝修布局不同。
我很快就交了兩年的會費。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只能在早上有時間鍛煉。壹周兩次瑜伽課,時間是早上7點15。
我喜歡瑜伽。只是用來拉伸的。對於壹個天生靈活(驕傲)的人來說,上瑜伽課也是壹種“好玩”的態度。
我更喜歡快節奏,高性能,出汗虐待狂有氧。對於慢瑜伽,也就是最後壹次月經期,可以調整壹下。
就這樣,我進了瑜伽室。
然而,自從田老師的第壹堂課,我就正視了瑜伽的非凡之處。也是從第壹節課開始,深層肌肉的力量被喚醒。
我是田老師的新人,新健身房,新冬晨,經常被“私教”對待。
田老師從簡單的站姿和呼吸開始,糾正我的用力,糾正我長期不正確的姿勢(肋骨翻轉,骨盆傾斜),從意識上培養,從細節上糾正。
上完田老師的課,我滿頭大汗。我下定決心,我不能錯過壹節課。
現在已經1年了。今年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從深層次驚醒,想起田老師的“不夠,我的肋骨都翻了!”!骨盆太傾斜了!" ,
瑜伽動作的要領也用在騎車、杠鈴、徒手等。這就是運動的魅力。
我喜歡瑜伽。
妳不能低估那些妳認為自己非常了解的運動。各種各樣的運動模式還是需要被喚醒和學習的,有時候會意外的發現這個運動是這樣的東西……自負會錯過。
此外,好老師很難找到。
田老師的照片:
沒有田老師,我想我對瑜伽的認識還是在“拉伸”。
跟著田老師的同學越來越多,可見田老師的實力。
目標:休息到減掉脂肪。
重量變化:95到101公斤
田老師每周二、周五從不缺課。
但是有壹次出差回來,太累了,沒有調整好休息好,抵抗力下降,身體重病,感染了玫瑰糠疹。
我全身都是紅疙瘩,精神也不如以前了。然後我發燒,咳嗽,食欲不振,情緒低落。以前運動最劇烈的時候,有壹點小腹贅肉,這次,沒有小腹贅肉了。我意識到我的身體太虛弱了,脂肪提供熱量。
2個月後,小心翼翼的回歸運動。但僅限於瑜伽課等運動,看心情。
心說,還不如留些脂肪在腹部保命。
鑒於久病不愈,怎麽能錯過吃喝呢?喝著啤酒,卷著羊肉串,人生難得,幸福。
雖然我也在上瑜伽課,但是體重增加並不奇怪。
100斤。體脂33。妳需要增肌8公斤,減脂8公斤。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有點恍惚,胖,胖。我現在不想要妳。
瑜伽能減肥嗎?這個問題很簡單:瑜伽的熱量比吃的多,而且可以減肥。小於,不能減肥。
今天練瑜伽,吃的沙拉可以瘦,吃的涮羊肉...試試看?
樹立壹面不會打臉的旗幟。
秋風颯颯,空氣真好。我們去跑步吧。
練3分,吃7分,摒棄高熱量飲食,擁抱健康綠色食品。我想吃沙拉,牛奶,全麥面包,我想喝無糖豆漿,無糖可樂,脫脂牛奶。
從減脂開始,規劃壹生的健康飲食。不是為了達到瘦身的目的而控制飲食,而是健康壹輩子,持之以恒,成為壹種習慣,成為壹種生活方式。
拒絕舌尖上的狂歡,穿上運動鞋,振作精神120分,壹切歸零,投入全新的健身狀態。
如果妳喜歡跑步,那就跑吧。喜歡杠鈴,就舉杠鈴。粗糙簡單的道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