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從家裏親戚那裏帶了些梅子幹回來,讓我想起了在溫州的日子。我每隔壹段時間就去海邊吃麥餅。可以有豬肉餡,土豆,梅子幹,洋蔥,冷飯,我還可以往裏面倒壹個雞蛋。然後我就去電影院坐著吃麥餅,或者我買了隔壁世紀聯華的酸奶吃。其實溫州有很多麥餅。還有像溫州的餅幹,做法其實也差不多,只不過麥餅壹般是用平底鍋或者電餅鐺煎,而溫州餅幹是用桶烤的。(這個食譜是兩個蛋糕的量)
材料?
面粉160克
水100克
腌制的幹雪裏蕻
切碎的五花肉
青蔥
醬油、鹽、冰糖、油
梅幹菜麥糕有什麽做法(更新)?
面粉加水,不要用手揉,直接用圓勺攪拌成面團。面團是濕的,醒發十分鐘。我壹般都是把面團直接放在打蛋器裏,用保鮮膜蓋住,壹夜就醒了。(這張圖是之前拍的,當時面團其實並不軟。)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將幹梅子洗至感覺有點軟,然後切成片,鍋內倒入適量的油,將幹梅子煎至熟,加入適量的鹽、醬油和冰糖以提味。自己做的幹梅子不是很鹹,可以加點鹽炒壹下幹梅子。當然,油煎多的梅子幹會更香。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五花肉加少許鹽,放入蔥花,再與炒熟冷卻的梅幹菜拌在壹起。
在案板上抹幹面粉,手上也是壹樣,然後把壹半的面團在手上揉成壹個圓,然後搟平,上面放很多餡,然後用手的下顎往上推,最後合上,像做月餅壹樣,最後搟平,然後在面團上撒上幹粉,因為面團本身是濕的,然後用搟面杖搟成餅,可以薄也可以厚,隨妳喜歡。
電餅鐺裏放壹點油,把卷好的餅放在上面,電餅鐺兩面加熱大概四五分鐘,壹面金黃後翻過來,吃起來就像縉雲燒餅。如果是雙面煎的話,會比較脆,但是火候稍微涼壹點,可以直接放在保鮮袋裏,麥餅吃起來會很軟。
技巧
食譜裏的面粉和水分我也估算了壹下,因為根本沒稱重。把面團做得非常軟。因為含水量高,用手搓會很粘。用大勺子壓壹下就可以了,幹的很軟。需要壹兩分鐘才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