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如何做陜西風味的豆腐包子

如何做陜西風味的豆腐包子

制造工藝

1.蔥、姜去皮洗凈,切成粉備用;豆腐洗凈,放入開水鍋中,取出瀝幹水分,切成1 cm左右的小方塊備用。

2.黃瓜、蒜苗洗凈,瀝幹水分,切塊;將海苔泡幹,撈出切塊備用。

3.將豆腐放入鍋中,加入黃瓜丁、大蒜丁、幹海苔、蔥花、姜末、花生油、黃醬、香油、味精、鹽和胡椒,攪拌均勻,即得餡料。

4.將面粉和酵母混合在壹起,用溫水攪拌,揉勻,面團開始時,加入適量食用堿,揉勻,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搟成圓皮,將餡料放在圓皮中間,捏緊,揉成18-20褶,即成綠色包子。

5.將生包子放在抽屜裏,用開水蒸熟,即可食用。

配方階段圖表

豆腐:豆腐不要和菠菜、韭菜壹起煮,會產生容易形成結石的草酸鈣;豆腐不宜與蜂蜜、茭白、竹筍、豬肝同食。

蝦米:1。吃蝦禁止同時大量攝入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可致死亡;

2.不宜與豬肉同食,會損傷精子;

3.避免與狗肉、雞肉、魚子、鹿肉、南瓜同食;

4.忌糖;果汁和蝦差不多,壹起吃會拉肚子。

黃瓜:黃瓜不宜與芹菜、菠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黃瓜不宜與花生同食,否則容易導致腹瀉。

寶雞豆腐腦包子是壹種素食包子。它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康熙四十二年(1703),他在西遊時,途經陜西寶雞。壹個從老家退休的老人,曾經用豆腐包子招待康熙。康熙帝吃後覺得無比美味,心中欣喜。他特意給做包子的段家普頒了壹面三角龍旗。從此,寶雞段家豆腐包子開始出名。從此豆腐包子名聲大噪,流傳了200多年。它不僅受到當地人的喜愛,而且外國顧客吃過後也贊不絕口。段家饅頭的繼承人強克度負責這項技術,豆腐饅頭再次被評為優質食品。1984年5月,陜西省名廚在評優名小吃名菜時,也給寶雞豆腐包子壹個好名聲。

寶雞豆腐包子

制造工藝

生產的主要原材料:

精制面粉、蒸豆腐、韭菜等。特點:形似宮燈,折疊如花,外覆棉花。

寶雞豆腐饅頭起源於清代,曾被評為陜西優質食品和著名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精制面粉、蒸豆腐、韭菜等。特點:形似宮燈,折如花,外裹棉筋,餡嫩可口。吃的時候,如果準備好果汁(醋,油辣椒,醬油等。)倒進包子裏,它的味道會更美。

其制備方法如下:

將酵母面搓成長條狀,每條按25克做壹個制劑。豆腐洗凈,蒸40分鐘,放涼,切成蕎麥丁,放入鍋中。將蔥切成小花丁,姜切成粉末,全部放入豆腐中,加入五香粉、鹽和植物油拌勻,制成餡料。將面團壓成圓形,每個80g餡,揉成燈籠形狀,16到18褶。然後蒸10分鐘左右。吃的時候用手捏捏袋底,袋口會自然張開,倒點辣椒油進去,會更美味。

陜南名吃——蔬菜豆腐

配料及輔料}大豆500克辣椒面20克漿液500克植物油150克豆粉50克醬油250克石膏15克鹽25克痱子粉400克蔥花50克肉末250克大頭菜50克豆豉30克米飯125克辣椒面10克大白菜500。

[烹飪方法]

1.將黃豆、大米洗凈,分別用清水浸泡,膨脹後混合研磨成漿,放入鍋中備用。

2.把石膏放在火上。不亮時盡快取出,用絲網篩出細粉,加少量水與豆粉混合。

3.將果肉倒入鍋中,燒開,撇去浮沫,用勺子不斷攪拌,以免糟蹋鍋,將果肉煮至生豆的味道。加入切碎的大白菜,煮壹兩次,加鹽,加入石膏粉液體,攪拌均勻,然後離火,就是“菜豆腐”。

4.將鍋置於旺火上,加熱,註入植物油,翻炒肉末,撈出油用水吐,加入大頭來(剁碎)、豆豉、蔥花、胡椒面、醬油、醋等調料。,把酒煮好,加壹點味精。

5.菜豆腐放在大碗裏,炒好的餡放在另壹個碗裏,剁碎的痱子放在平板裏,壹起上桌。客人可以自己分享(把蔬菜豆腐放在小碗裏,加1 ~ 2勺餡,撒上剁碎的痱子,用勺子吃)。

[過程鍵]

1.煮豆漿時,宜用勺子不停攪拌。由於豆渣沒有過濾掉,往往容易沈底糊鍋,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

2.如果妳喜歡辛辣的食物,妳可以在桌子上放紅辣椒。【風味特色】這是川東白帝城的家常菜。家家戶戶都會做,大人小孩都喜歡。豆腐不濾渣,蛋白質豐富;大白菜是綠色的,富含維生素。看似粗中有細,實則美味。可能是夏利巴的,但是沒看到菜譜。如果不用石膏豆腐液使湯變白,菜糊不結塊,稱為“泥狀菜豆腐”,或者用泡菜水使湯變清變稀,菜糊形成小塊,稱為“清菜豆腐”。它的質量和味道是不同的。這是冉家的傳家寶。文人騷客來點餐,都拍手稱“不”。

這些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