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人們在70歲、80歲、90歲和100歲慶祝生日。親戚朋友送禮物,邊喝酒邊看戲。該劇的內容主要是財富和長壽。生日會上,肯定少不了壹盤“豬腳面”。壽星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兒孫的生日問候。但也有人因為相信算命先生“口無遮攔”,不敢過生日,以免被黑白無常搶走。
老年人(50歲以上)的生日慶祝活動,每隔十天稱為生日,如“50歲生日”、“60歲生日”、“70歲生日”。但這種生日並不是真的每十,而是指49歲、59歲、69歲等等。因為九是十個數字中最大的壹個數字,所以人們為了得到幸運,形成了這種慶祝“九不慶祝十”的習俗。生日前給妳的至親好友發請帖,壹般是生日前三天,否則不禮貌。俗話說“三日為邀,兩日為召,同日為帶。”收到請帖後,親朋好友會準備生日禮物,俗稱“拜壽”。主人還會大辦生日會,客人們會豪飲,有的還會請堂會,增加節日氣氛。生日崇拜也叫“生日慶典”。老人過生日時,親戚朋友都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面條、布匹、有壽字的糕點。布,俗稱“壽章”,掛在院子裏的天花板周圍,給客人看。在生日賬上寫壹些吉祥的話和寄信人、寄信人的名字。男人常被賦予“仁者長壽”、“妳的生命是無限的”等字眼,而女人則被賦予“鵬道艾春”、“壽語開香”等字眼。
壽堂壹般設在廳堂,正面掛有門簾,兩側有對聯,如“福壽似東海”、“壽比南山”等。在八仙的桌子上,有香爐,蠟千,長壽蠟,“生命的核心紀念碑延長壽命”的甲骨文,以及黃色的錢,紙錠和數千塊,掛在案件的兩側。長桌上放著象征長壽的食物,比如長壽桃和面條。方桌前的地上放著紅色的席子,供禮拜者跪拜。同齡以上的手牽手,以下的磕頭。
鼻煙,送燈籠的花,用彩色燈籠紙扭成花的形狀,蘸上香油。鼻煙的數量比長壽者的年齡多兩個,壹個是“本命年”,壹個是“長壽年”。晚上,長壽者會燒香,他的每個孩子都會拿著壹個燈盤,在門外排隊,和聖典、錢壹起燒。
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轉,六十六不死,七十三,八十四閻不問自去。”“人活五十五,鬼王算。”33、55、66、73、84都是坎二年。人們認為人在這個年紀活得好就能活得久,否則就能死。為了更長壽,人們在坎兒年更加小心,試圖“破解”它,以求長壽。常見的方法是系紅布腰帶。據說紅色可以辟邪消災。老北京也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佩戴紅布腰帶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