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碧水流淌在晉陽湖散文的影子裏

碧水流淌在晉陽湖散文的影子裏

從Xi安市區向北走72公裏,來到銅川市耀州區曲水下遊,眼前豁然開朗:煙波浩渺,湖泊秀麗,景色宜人。這就是晉陽湖,壹顆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原陶曲坡水庫。

晉陽湖位於渭河二級支流什川河上遊。其水源主要由馬欄河、何炬河和淇水河組成,年總流量約1.6億立方米。肩負著銅川、渭南、鹹陽21個鎮40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湖區山川環繞,時而白鷺在水面低飛,時而野鴨在林中戲水。在湖的左岸,有壹個1000多畝的果園,種植著蘋果、酥梨、冬棗等樹木,在這裏可以充分享受春天百花齊放、中秋碩果累累的美景。湖對面的植物園是休閑、觀賞、科普的理想場所。有玉蘭、牡丹、金桂、白皮松等喬木、灌木和草本花卉108個品種,達到6.8萬余株。春天能感覺到安靜,夏天能感覺到涼爽,秋天能感覺到綠色,冬天不寂寞。依山傍水,賞花捉蟹,有壹種清爽有趣的感覺。

徜徉於湖光山色,領略今日晉陽湖的獨特風情,歷史風雲壹觸即發。40年前的1969年,在壹片荒山野坡上,桃曲坡水庫開工建設,1974年竣工。五年投資期間,工人們住在路邊的窯洞裏,與外界的聯系只有壹條泥濘的盤山路。他們不得不從幾十英裏外的石柱上手工搬運食物,喝未經處理的河水。陶曲坡歷史上有兩輛車,壹輛被戲稱為“皇冠”的翻鬥車,前面有壹個大水桶,出山的時候大家只能站在後面。退役後,取而代之的是壹輛名為“藍鳥”的工具車。“皇冠”和“青鳥”的稱謂,表現了陶曲坡人征服自然的樂觀精神。因為建在地質復雜的石灰巖斷層上,在作業過程中,壹個水庫的水壹夜之間消失,全部泄漏。

1992年,日本專家來到這裏檢查完工的水庫。他們感到驚訝,稱贊中國人民創造了地球上的奇跡。而這個奇跡,凝聚了幾代陶曲坡人的心血和汗水。

曾經的荒山野坡,如今的山川秀美。1986年,陶渠人從實際出發,制定了庫區造林規劃,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今年,* * *種植了10萬棵樹,占地1020畝。隨後的十年,壹座又壹座荒山被攻克。1993年,陶曲人做出了在庫區發展千畝果園的決定。但是,在荒山上建千畝果園,難度極大。水庫到果林基地相對高差170米。僅解決壹級供水,就要建二級泵站,鋪設六公裏管道。陶曲坡人自力更生,從設計到施工安裝。那年冬天,大家在冰天雪地裏摔打,拿鋼管的時候壹不小心,手就凍在壹起了。就這樣,供水系統的第壹階段終於完成了。後來,為了解決新開墾的梯田肥料不足的問題,陶曲坡人自己拉起糞車,每天往返縣城兩次拉糞。那壹刻,沒有人會想到這些人身上滿是灰塵和臭味。他們是拿國家工資的正式雇員。

辛勤的勞動帶來了豐厚的收獲,不懈的努力使桃曲坡人獲得了全省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國300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成為陜西庫區綠色經濟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典型。90年代,作家平奧先生在這裏潛心創作。當他再次故地重遊時,寫下了“留在陶曲坡,賞盡晉陽湖大觀”的詩句。如今,陶曲坡已成為集人文、生態於壹體的景觀公園。它舞出了軒轅黃帝的鮮血,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跡。園內的“熏蒸廳”陳列著唐代書法家劉公權、北宋畫家範寬的精美書畫作品。園內亭臺樓閣步步為營,掩映在蔥郁的雲霧中。觀景臺,雄偉而寬闊,無形中展現了萬裏長城的雄偉與壯觀;臺上矗立著十八米高的“雙壹塔”,湖區盡收眼底,範仲淹感嘆“天塌了壹片又壹片”。酒店、餐館、遊泳池...寬闊的柏油路來回穿梭,迎接著四面八方的客人向晉陽湖靠近。

碧水悠悠,見證歷史的變遷與發展。四十年過去了,陶曲坡水庫和中國都成長了。每當走進這個風景如畫的花園庫區,我的心都隨風而動,仿佛走進了壹個美麗的夢境。晉陽湖的夢想讓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