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增重健身計劃表
想要健身增肌的朋友們可以制定壹系列的計劃,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合的關於增肌計劃書範文,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壹原因
妳為何瘦?為何?怎麽吃都胖不起來?
原因主要可能是遺傳還有生活習慣,假如妳從小在家吃好喝好也沒胖過,家人也偏瘦,那壹般就是基因問題了。
基因決定妳的身體類型屬於(或者是偏向)外胚型(外胚層體型_百度百科),這種類型的身體,基礎代謝率極高,增肌速度非常慢,基本讓人絕望,瘦得像條狗,人稱卓瘦狗,和樓下的李狗蛋是好夥伴,打小時候開始就被常鄰居的女漢子壹巴掌甩到十公裏開外。
當然這種體型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脂肪增長的也非常慢,體脂非常低,因此瘦子壹般?天生有腹肌?,原因是沒多余脂肪蓋在腹部上;低體脂意味著妳不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對於油脂較多的食物能稍微隨意壹些,這個優勢在妳健身有壹定成果時,很有意義?妳不需要太虧待自己的嘴,也能保持較高分離度的優美肌肉線條,就像《基戰》彭於晏那樣,是其他體型的人不易獲得的。
二飲食計劃
飲食我放在訓練前面寫,這是由於飲食比訓練更關鍵,雖然這部分看著挺無趣,也不像訓練計劃那般激動人心。三分練七分吃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而很多人卻想著如何訓練才可以有效增肌,忽略了飲食,導致效果始終不佳。
為什麽要吃?
人的身體需攝入熱量,也需代謝熱量。宏觀來看,當妳攝入的熱量大於妳代謝的熱量時,妳的體重就會增加,反之就會減少。
也就是說,只要妳吃的真的足夠多,即使妳不去健身,也能夠增重?只不過增加的也許更多是脂肪,身材不會這麽好,也沒那麽健康。
怎麽吃?
攝入的熱量,基本來源於食物;而代謝的熱量分為兩方面:基礎代謝量與運動、日常活動產生的代謝。
首先妳要學會粗略計算以上的代謝值(計算基礎代謝率),例如我現在每天會代謝掉的熱量是3000出頭,那我就需要吃夠接近4000卡的熱量,才可以增重。
而這4000卡的熱量裏,各種營養是務必要合理分配的。最關鍵的幾個,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還有水。大家會比較重視蛋白質,這是由於蛋白質是肌肉增長的基礎,不過對於需要增重的人來說,更關鍵的是碳水化合物,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才可以給妳提供足夠的熱量去增重,同時提供足夠能源讓妳有力氣去訓練,因此要盡量多吃飯;脂肪能隨意點,不需要嚴格控制,不過也不要比前兩樣還多;比例大概是:蛋白質30到40%,碳水50到60%,脂肪10到20%,水多喝點,壹天8杯。
按這個比例去吃進足夠的熱量,就可以比較合理健康地增重。
吃什麽?
理論都懂了,實戰中要怎麽吃呢。
少食多餐是王道?當然我們增重也許需要多食多餐。
多餐的意思是,壹日3餐可分為5到6餐:早餐、早午餐、午餐、下午餐、晚餐、宵夜。
這樣妳能更均勻地攝入妳的熱量,攝入更多熱量,攝入妳平時吃撐了也吃不夠的熱量。
這裏跟大家分享壹份飲食方案:
1、早餐
早餐最重要,經過壹晚上睡眠,身體急需營養,這個時候攝入的營養可以非常好的吸收,因此務必要有足夠蛋白質和碳水。(不吃早餐就等死吧還健毛身啊)
睡醒壹大杯水,接著煮早餐吃幾個肉包+自磨豆漿(含核桃、花生、芝麻等)+3個雞蛋(只吃1個蛋黃)。
2、午餐
盡量多吃,不過不要吃撐。例如2碗米飯+1大塊雞扒+1份常規炒菜+1份素菜+1碗湯,20元以內解決;實在不行不妨能自己帶盒飯回公司,在校學生有萬能的飯堂。
3、上午、下午加餐
我壹般會帶壹個便當作為加餐,早上10點和下午2、3點左右吃,裏面有雞蛋、土豆、聖女果、幹果等貨。
有人說這個便當的澱粉太多,吃完也容易腹脹,這個我建議大家自己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加餐,我需要增重,吃了也沒不舒服,所以這個對我來說是合理的。
4、晚餐
和午餐幾乎壹樣,雞扒換魚排,炒菜換點口味,通常5點半去吃,接著回公司加班到7點,出發去健身,到健身房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5、夜宵
也就是健身完回到家,9點左右了,會先吃1根香蕉和1份蛋白粉,接著自己下碗餃子吃。
這是我的食譜,算是個有效的參考,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要按照實際情況調整。
對上面我的食譜,大家肯定會有疑問,先解釋壹些常見的。
如何知道吃這麽多是不是吃夠我需要的4000卡熱量?
結合食物熱量查詢,食物卡路裏大全這個,粗略估算壹下就好,不需要太精準。
會不會吃太多吃壞胃?
因此我建議每壹頓都別吃撐,吃9分飽就好,現在6頓9分飽,吃下去的熱量也遠遠大於妳原來的三餐吃撐了。
依據上面的吃法,定時吃飯、營養全面、不吃撐、不吃燒烤還有腌制食品,比起那些睡到上班前10分鐘來不及吃早餐趕回公司、經常加班忘了吃飯、晚上回家隨便吃頓燒烤當晚飯還吃撐的上班族,妳覺得呢?
這樣壹天不停進食好不好?
據說,在人類出現文明初期,飲食上沒保證,隨時可能餓著,因此身邊有什麽食物就會隨時吃下去了,為了生存也是壹天不停吃的狀態。而現在也只是壹天定時定量的6頓,少食多餐也是大部分人提倡的健康飲食方法,別真的每時每刻不停嘴吃零食就好了。
維生素、礦物質怎麽算?
我確實沒折騰這麽深入,依據上面這麽吃壹般差不多了...我就每天中午補壹片善存,然後下午壹粒維C泡騰片補充維C,註意維C的量每天要固定,要麽壹直多,要麽壹直少,別時多時少,抵抗力容易下降。
雞蛋壹天可以吃多少?蛋黃怎樣處理?
雞蛋關鍵是蛋黃膽固醇高,壹天2個以內是OK的,蛋白就主要是蛋白質,很健康,很多健身人士對蛋白質需求量大,壹天吃十多二十個蛋白,自己看情況。至於蛋黃嘛,扔了就扔了,覺得可惜的裝個小盆子放樓下餵流浪喵(有愛心好男人形象倍增)
對於怎樣驗證吃得是否合理,還有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先制定壹個量中等的飲食計劃,固定吃上兩星期,假如兩星期內體重沒變化,就增加食物;假如體重壹直在上升,就等體重不再上升時,再增加食物;如此循環。
蛋白粉/增肌粉是否需要吃?每天吃多少勺?
最多新手關心這個問題,其實蛋白粉/增肌粉是補劑。
什麽叫補劑?基礎飲食再努力也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做補充用的。
例如妳壹天需要攝入蛋白質140g,結果妳吃牛肉吃到吐了,也只攝入了120g,那剩下的20g蛋白質如何是好?壹杯蛋白粉搞定。
假如妳基礎飲食沒合理計劃好,上來就問能不能吃兩勺蛋白粉就有效果了,沒門。
另外有些在校學生會覺得蛋白粉貴,平時省著吃,這樣其實也沒啥效果,吃蛋白質就是為了讓攝入量達標,妳省著吃,總量不達標,沒效果的,別舍不得。確實經濟上困難,就多吃幾個雞蛋代替。
妳們看我說明白了麽?重點是營養的攝入總量要達標,粉與雞蛋只是手段而已。
(蛋白粉:關鍵是提供充足蛋白質,低脂低碳水;增肌粉:提供充足蛋白質還有碳水,也容易長脂肪,增重的同學不妨能先考慮從增肌粉入門)
三訓練計劃
訓練哪裏容易快速顯壯?
對健身來說,不妨能把需要訓練的肌肉分成大肌群與小肌群2個部分。
其中大肌群有:胸、肩、背、腿
小肌群有:手臂、小腿、腰腹
要壯起來,當然是優先將大肌群練起來。先將胸練大了,身板立刻變厚,將肩練起來了,人立刻變寬,胸與肩有點型後,妳立刻就會從小夥伴那收到?妳最近壯了誒?的贊美。背和腿長遠來說更關鍵,不過較難入門;而胸肌是最容易入門的,因此前期不妨能在優先訓練胸肩背腿的同時,讓胸肌更優先點,感受控制阻力與肌肉增長的過程,方便運用到其他肌群中。
有人會比較關註手臂,肱二頭肌壹般都被認為是健身的象征,而事實上,這是壹塊很小的肌肉,健身前期,尤其是增重前期,投入過多的精力在手臂上,對妳整體的發展幫助並不大。
而壹身肌肉,不可能壹天全套練完,需要分幾天時間練完。
所以大家可以壹周去4天健身房,以胸肩背腿為主,附帶手臂小腿腰腹。
周壹:肩+小腿
周三:背+肱二頭肌+腰
周五:胸+肱三頭肌
周日:大腿+腹肌
訓練方式主要是,大重量,低組數,復合動作,自由重量為主。
大重量:充分熱身後,做6~8RM的強度,組間休息90秒
(這個RM意思是力竭數,例如8RM意味著,這個重量如果妳用盡抓奶的力氣,壹組也只能做8個就力竭了,如果不休息就再也做不起第9下了,叫8RM;如果妳做了8下,明明還有余力做第9下,卻停下來不做,這不叫8RM,叫訓練不到位)
低組數:壹般大肌群使用4個動作,每個動作4組;小肌群使用3個動作,每個動作3組
復合動作:像臥推、深蹲、引體向上、推舉、硬拉這些多關節,壹次要用到多塊不同肌肉的動作,就叫復合動作,瘦子入門要多練;相對應的,像集中彎舉這些只會用到肱二頭肌偏外側這麽壹小塊肌肉的動作,叫孤立動作,前期不需要做太多。
自由重量:用杠鈴、啞鈴訓練叫自由重量,前期應該盡可能使用自由重量,這樣能鍛煉妳控制重量的能力和肌肉協調能力,也能充分刺激更大區域的肌纖維。如果在機械上做阻力訓練,刺激到的區域很局限,妳也學不會控制肌肉,效果較差,這個階段使用機械的動作不應該超過20%。有人說機械更安全,適合新手學習動作標準姿勢?好吧妳也可以前兩周用機械感受,第三周開始就該換自由了,我是壹開始就使用自由重量,姿勢可以看視頻學,可以問身邊的小夥伴,怕危險可以從很輕的重量開始練。
接下來給出具體的訓練計劃:
每塊肌肉的第壹個動作,務必至少用15到20RM的小重量熱身2組,並且適當拉伸肌肉,才可以開始訓練。
動作的幅度務必要全,不可以只推壹半距離就算完成了,這樣不會有好效果。
動作名稱 組數,每組次數(力竭)
周壹:肩、小腿
坐姿杠鈴推舉 4組,分別10、8、6、3RM
站姿借力推舉 4組,8RM
直立劃船 4組,10RM
啞鈴側平舉 3組,12RM(遞減組,例如先用12磅啞鈴做到力竭,馬上換8磅的再做到力竭)
俯身啞鈴側平舉 3組,12RM(遞減組)
站姿提踵 4組,12RM
坐姿提踵 4組,12RM
周三:背、肱二頭肌、腰
寬握引體向上 分多組,壹***做50個
(壹個都做不起來就先用寬握高位下拉代替,4組,10RM)
俯身劃船 4組,10RM
T杠劃船 4組,10RM
坐姿劃船 4組,12RM
杠鈴彎舉 3組,12RM
啞鈴交替彎舉 3組,12RM
硬拉 充分熱身,3組,分別8、6、3RM
羅馬椅挺身 3組,12RM
周五:胸、肱三頭肌
杠鈴臥推 4組,分別10、8、6、3RM
上斜杠鈴臥推 4組,10RM
屈臂撐 4組做至力竭
仰臥飛鳥 4組,12RM
坐姿頸後啞鈴臂屈伸 3組,10RM
仰臥臂屈伸 3組,10RM,做完壹組後馬上繼續做窄握推舉至力竭
背後屈臂撐 3組,10RM
周日:大腿、腹部
自由深蹲 6組,分別12、10、8、6、6、3RM
腿舉 6組,8RM
哈克深蹲 4組,10RM
腿彎舉 4組,10RM
卷腹 4組25次
反向卷腹 4組25次
計劃不是壹成不變的,妳應該根據妳身體的實際情況,去調整訓練的強度。
例如妳剛入門適應不了這個強度,前兩星期就能將每個動作用15RM的輕重量做兩組感受下,等熟練了,再慢慢加入強度與動作,直到妳適應。不過要盡快適應,我有同事練壹年了還處於15RM的適應期,其實是自己沒毅力,重壹點就好酸痛啊受不了,所以還是那麽瘦。
解決常見問題的時間又到了:
我這個動作建議用多重的啞鈴?
上面有寫了例如12RM,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妳的12RM可能是20磅,但別人用這20磅能舉起100下。所以無法建議具體的重量,自己感受,以力竭數為標準選擇重量。
做4組8RM的時候,第壹組恰好能做8下,但是第二組就只能做6下了,怎麽辦?
兩種方法:1、降低壹點重量,保持做8下;2、只能做6下,就做6下,剩下兩下讓小夥伴幫忙借力,或者自己喘兩口氣再努力推上去,實在不行就結束吧,肌肉已經被刺激夠了,我常用這種方法。
什麽時候應該增加重量?
例如妳計劃臥推8RM的重量是80磅,等妳某天用80磅能推10~12下了,就加到90磅試試吧。
訓練計劃應該怎麽調整?
壹般來說,每隔6周,就可以考慮將計劃稍微更變壹下,給肌肉提供新的?不適應?刺激,這樣增肌效果才好。例如上面說的,每隔6周,就把杠鈴臥推換成啞鈴臥推,再過6周,換回來。
也可以換動作,例如把哈克深蹲換成肩前深蹲;
也可以換強度,例如4組8RM可以換成6組12RM,組間休息90秒換成60秒;
也可以使用強度技巧,例如強迫次數法、借力法、負功訓練法?總之妳慢慢研究,變換對肌肉的刺激方式,肌肉才更容易練到位。
而以周為單位的訓練計劃,有個優先原則的調整技巧。
例如我希望先把胸肌練大,因為容易找到感覺、見效快、先突破壹個更有信心。那我壹周的計劃就變成:周壹(胸肌、背部),周三(肩膀、小腿),周五(胸肌、肱二、肱三),周日(大腿,腹部)。
這樣胸肌變成壹周兩次,而且每次都把狀態最好的時間留給胸肌,這樣我的胸肌很快就給出了反應?比別的肌肉群都要強壯,穿稍微緊身點的衣服就已經有兩塊盔甲的效果了。
而在把胸肌成功練大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控制目標肌肉,如何使用各種強度技巧,如何快速讓胸肌充血?這些經驗積累,馬上就可以照搬到其他部位的肌肉,特別是背部肌群這種難找到感覺的肌肉,現在也不在話下了。
然後最近我覺得胸肌相對算OK了,是時候開始突破背部肌群了,我的計劃就變成了:周壹(肩部、小腿、腹部),周三(背部,腰),周五(胸肌、肱二、肱三),周日(大腿,背部)
增加了背部的訓練強度,等背部突破了,再去考慮肩部、大腿、手臂等?
壹次應該訓練多長時間?
剛入門時我訓練壹個半小時左右,現在能控制在壹小時內,不要太長時間以免訓練過度。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訓練到位?
這個在訓練時,主要是看目標肌肉是否有充血,有泵感。泵感就是血液大量集中在壹個部位,導致那個部位變得膨脹、跳動、快要爆炸的感覺...男生都懂的...
如果練到沒力氣,目標肌肉也沒泵感,應該就是沒練到位了,要思考對目標肌肉的控制是否到位。
訓練後,會產生肌肉酸痛。雖然傳說肌肉酸痛並不代表訓練到位,但我還是會以此作為判斷依據之壹,訓練第二天肌肉脹痛的感覺真的很好。
這樣訓練是否會受傷?
任何運動都會受傷,但可以合理避免。首先是訓練前要充分熱身,並且把筋骨拉開,其次是訓練動作壹定要標準,不能為了推起更大的重量而動作變形。做到這兩點,基本不會受大傷。
小傷痛會有,打網球打多了,手肘也會出問題,健身也壹樣,妳的動作不能保證100%完美,肯定有時候會發現,上大重量的時候手腕有點痛,撐不住。這種情況就買個護腕作為保護,嚴重點的就停止相關的訓練,等傷勢好轉再說。
另外提壹點,杠鈴臥推的時候,根據拇指的位置分為全握法和半握法,全握法就是完全扣緊杠鈴桿,半握則是拇指和其他手指方向壹致,不扣緊。我建議大家壹定要用全握法,妳永遠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手心出汗了,壹下打滑幾百磅的杠鈴砸到胸上,卒。這樣的案例太多了,全握則可以避免這個風險。
看訓練計劃,腹肌的強度貌似不太夠?
是不太夠,對於瘦子增重期來說,暫時不用太看重,所以我沒放多少精力在這上面,現在長胖點了,脂肪也多了,腹肌還是有淺淺的輪廓,等夏天到了要去海灘了可以再突擊下。
妳喜歡腹肌也可以隔天訓練壹次,但是註意,腹肌千萬不要負重訓練,負重訓練雖然能讓腹肌有效變大,甚至變很大,但這涉及壹個身材比例的問題,例如我現在腰圍和胸圍的比例,是0.75左右,這樣的比例,能顯得倒三角,胸大腰細,很美觀,如果我將腰圍練大了,越接近胸圍,就顯得胸越小,整個人越水桶。
所以腰腹圍度最好根據胸圍來判斷,等妳胸圍漲得夠大了,腰圍再按照黃金比例跟上不遲。
害怕壹不小心煉成斯瓦辛格那種大塊頭怎麽辦?
訓練計劃大概就這麽多,合理的訓練計劃,嚴格的執行,再控制飲食,妳很快就胖,恩。
四休息恢復
這部分內容不多,普及下肌肉生長的原理。
肌肉由眾多肌纖維組成,訓練是為了撕裂這些肌纖維,然後吸收妳攝入的蛋白質,進行?超額恢復?,妳的肌肉就會變大。
所以休息時間很重要,肌肉練完了,必須給足夠的時間去修復,它才能生長;如果還沒修復好,妳就再次訓練撕裂它,顯然就不會有好效果了。
所以說,同壹塊肌肉不要每天都訓練,壹般來說,壹塊肌肉的修復需要48小時,也就是壹周訓練不要超過兩次。下背部,也就是腰,修復時間需要72小時;而腹肌修復速度快,每天訓練也無妨,但還是建議隔天。
安排訓練計劃的時候,也要考慮這點。例如周壹練了肩,三角肌和肱三頭肌已經很疲勞了,那周三就不宜練胸,因為臥推需要用到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人家還沒恢復好呢;練背或腿則沒問題,他們之間沒有***用的肌肉。
肌肉的修復主要是在睡眠時間進行,所以每天要睡夠7~8小時較好。
另外大家還比較關註壹個問題,性生活是否會影響健身。
其實不會,本人實踐證明,頻率正常的性生活,壹周啪2~3次,不會對健身有任何影響,當然妳別健身前半小時來壹發再出發,那肯定腿軟。
另外健身能給性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首先體力好了不說,主要是例如大重量深蹲這些動作,能刺激睪酮分泌,也就是雄性激素增多?性欲強了,續航能力長了,回床率也高了不少,深蹲,妳值得擁有。(負面影響是,雄性激素的變化會導致皮脂分泌的變化,所以容易爆痘痘,去醫院開點藥就好了)
推胸不蹲腿,早晚要陽痿。
五心理
臥槽寫得好累...妳能看到這裏也挺不容易的...
瘦子健身的心理問題主要就幾個:
太瘦不敢去健身房怎麽辦?
建議找個小夥伴帶妳去。我去之前也是這個心理,後來壹個同事帶我去玩,壹開始很尷尬,就跟著他玩了幾遍器械,後來第二周自己開始做訓練計劃了,也是和他壹起練才感覺好些,後來習慣了,就不管這麽多了,自己專心練,沒過多久對環境熟悉了就很自然,經常被路過的教練各種方式打擊忽悠我買課,也抗住了沒動搖。
堅持不下去怎麽辦?
沒什麽好方法,只能說妳怨念不夠深。
其實經常下班去健身房的路上,我也會想,今天太累了,要不回家吧...但基本都是壹咬牙,進了健身房再說,就是這麽堅持下來的。
要激勵自己堅持的話,可以:
1、找個訓練夥伴和妳壹起去,兩個人有動力些;
2、找個偶像,定下目標,例如最近很火的彭於晏、張家輝,也可以是拉紮爾.安格洛夫,甚至弗蘭克?贊恩,妳想成為那個樣子,妳就有努力的動力;
3、多去海灘、泳池這些半裸社交場合找女生搭訕...很快妳的怨念就會暴漲,化作動力。
是否需要請教練?
我個人建議不請,我覺得,健身需要自己琢磨,解決遇到的壹起問題,才算真正的掌握了它,以後遇到問題才知道怎麽去解決,才能在這裏給妳們寫經驗寫攻略。
請教練的話,經濟上沒問題的話,就要隨時告訴自己,不要太依賴教練,不要教練走了之後自己什麽都不會了,教練不是保姆,多跟教練學點東西,也是不錯的。
其實我身邊幾個教練帶的瘦子學生,沒有壹個的效果能有我壹半的...可能有些黑心教練確實會控制妳的進步速度,偶爾讓妳嘗壹點甜頭,然後拖著,這樣能讓妳花錢買更多課和補劑。
這個就要妳自己細心挑選了。
練多久才有效果?
能按上面的計劃堅持的話,3個月出頭會有自己看得見的成效。至於要達到妳的目標,可能壹年,也可能兩年,或者更久,健身是急不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