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廚房故事App-體驗感受

廚房故事App-體驗感受

最近壹個叫“廚房故事”的App火了,很多互聯網媒體爭相報道,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小眾給出了廚房的故事,壹句話的評價是“壹見鐘情,最美的菜譜應用”。

作為壹個只有0.2的年度產品狗,我寫的這個體驗報告不能算作分析。有什麽建議可以多提供。

首先,體驗條件

軟件版本:V 1.2.2A(安卓版)

設備型號:小米note(非頂配版)

系統環境:基於Android 4.4.4的MIUI V6。

二、軟件定位

《廚房故事》是柏林AJNS新媒體有限公司開發的第壹款產品。兩位創始人都是美食愛好者。《廚房的故事》是中文譯本。基本上所有菜都是西式的,有少量東南亞菜。內容豐富實用,處處體現他們的用心,經過精心設計,甚至在餐具、廚具甚至烹飪環境上。

雖然是德國開發的APP,但個人認為這款APP在國內並沒有水土不服,反而逐漸占據了壹定的市場地位。移動互聯網的主要人群是80後、90後壹代,這些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接觸和學習烹飪的機會基本為零,大部分只會做雞蛋,已經不錯了。但是當他們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尤其是離開原來城市打拼的人,當大家開始更加關註自己的健康,同時各種餐飲醜聞不斷爆出的時候,他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做飯的重要性。西餐雖然看起來很高大上,但是從難度上來說,比中餐更容易上手。同樣,廚房故事有很多小細節,充分考慮了廚房新手的使用場景。

第三,用戶分析

用戶特征:

年輕人

紀靈美食

自己學做飯

用戶數量:

初步統計,安卓用戶約22萬。根據iOS的排名和評分,估計用戶數會高於Android用戶。然後按照比較高的20%的留存率。國內用戶數初步為65438+萬,但增速不容小覷。

使用場景:

1,周末休息,學著給自己或家人做壹道全新的菜。

2.下班回家,快速簡單地為自己做壹頓健康的晚餐。

使用目的:

紀靈烹飪美食

第三,產品設計

功能架構圖

主要功能詳情

《廚房的故事》主要適合幾乎沒有基礎的初學者。為他們設計了壹個計時器,單位換算,根據人數換算所需食材,解決了使用移動圖文菜譜時的不便。

個人認為,《廚房物語》不同於國內知名的“下廚房”、“味道庫”、“好豆菜譜”等同類app,不僅教妳如何烹飪,更讓妳感受到烹飪帶來的生活樂趣和情趣(優缺點後面會詳細說明)。

四。優點和缺點

1,更多篩選維度,滿足用戶需求。

“過濾”功能

“卡路裏”和“所需時間”這兩個篩選維度,國內同類app基本沒有。“卡路裏”,現在的人都很註重自己的健康,這個篩選維度特別適合減肥或者健身的人。“所需時間”考慮了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工作日下班回家,只能選擇所需時間短的菜品,周末則可以對所需時間不做限制。

2.轉換功能

兩個轉換函數

無論看什麽樣的菜譜,總有這個疑問。壹個人就是這樣的量,那麽我們壹家三口該買多少食材呢?還有不同的食譜,即使是同壹個食譜,使用調料的計量單位也不壹樣,有的是茶匙,有的是勺子,用戶不可能在家裏準備那麽多相應的計量工具。《廚房物語》通過這兩個轉換器的功能,解決了這兩個用戶的痛點。

3.從零開始做。

大部分網上的菜譜,第壹個操作步驟通常是把食材換成刀,切好,或者有基本的視頻,但是並沒有說適合做什麽樣的菜。而且有相當多的零基礎用戶,會沒有辦法從頭開始,覺得很麻煩。《廚房物語》在對應的菜譜中加入了小技巧的視頻,讓用戶可以看到完整的菜譜,但是對於基本操作,有詳細的視頻指導。

4.烹飪是壹種樂趣。

《廚房的故事》告訴妳如何做出美味的食物,也希望讓妳感受到烹飪的樂趣。從每壹個菜譜中,我們都可以告訴用戶什麽樣的酒最適合這道菜,以及我們選擇它的原因,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設計師的用心。

5.計時器

定時器功能的加入體現了設計師的用心,但不知道有沒有優化的考慮。因為每壹步都很詳細,並且寫了相應的烹飪,能不能在沒有人工操作的情況下,直接在長步驟中加入定時器功能,點擊按鈕,直接開始倒計時,這樣用戶就不需要再選擇時間了?

6、裝載速度問題

菜譜上的每壹張圖都很清晰很大,真的很漂亮。但是在網絡狀態不太好的時候,想先看菜譜的時候,往往會看到圖片加載不了,體驗有點不好。

動詞 (verb的縮寫)摘要

《廚房故事》的出現,可能會給知名的食譜類app敲響警鐘。他們之間的較量不僅僅是菜譜的增長數量和總量,而且《廚房故事》的菜譜數量遠不如國內的菜譜app,相應的考慮也要圍繞用戶的使用需求和使用場景。同樣,廚房的故事告訴我們,菜譜App不僅教妳做菜,還讓妳意識到做菜是壹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