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熱能青少年生長發育快,活動量大,故對熱能的需要量較多,平均每天需要熱能大約2800卡。
(2)蛋白質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質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約需要蛋白質80~90 克。青少年應多吃壹些動物性蛋白,如蛋類、乳類、瘦肉類及動物肝臟。另外,還應將動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 在壹頓飯吃,以防增加胃腸道負擔。
(3)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出現維生素缺乏癥。如維生素A缺乏,會患夜盲
癥、幹眼病;維生素B;缺乏,會患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2 缺乏。會患口角炎、舌炎;維生素C缺乏,會患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則影響其骨能發育等。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 克新鮮蔬菜。
(4)無機鹽青少年需要有足夠的鈣、磷、鐵、碘等元素。鈣和磷是構成骨路和牙齒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鈣和磷,骨路發育就會出現障礙,嚴重時可患軟骨病。鐵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隨著身體的增長,血量逐漸增多,需要的鐵也就較多,如果缺鐵就容易發生貧血。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機體代謝和神經骨路的發育。青少年如果 食碘不足,就會出現身材矮小,智力遲鈍。
2.有什麽關於中學生健康的小知識啊
從小學升入中學,這既是壹個人學習歷程中的壹個較大轉折,同時也意味著壹個重要生理發育階段的到來。從十二三歲起(女孩比男孩早壹兩年),人的身體進入生長發育的飛躍時期——青春期。對大多數人來說,正好是中學生涯的開始階段。青春期,人體各器官普遍加速生長並逐漸達到成熟水平。
在這壹時期,身高的增長可以從平時每年增長4~6厘米而激增至8~10厘米;體重從每年平均增加1.5~2千克增至5~6千克,內臟器官生長速度也大大加快。如心臟,在青春期重量可壹直增加到出生時的10~12倍。可以說,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青春期體格發育極為迅猛,各個器官都在增大,腦、心、肝、腎等功能增強,加上學習緊張、活動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熱量。
熱量主要來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質,因此中學生應首先吃好三頓正餐。要多吃魚、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量約為80~90克。要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青少年代謝旺盛,骨骼生長快,肌肉組織細胞數量直線上升,要特別註意鈣、磷、鎂和維生素A、D的供給。大量組織的形成需要鐵,供給不足則可發生貧血,特別是少女由於月經來潮,每次要損失壹定量的血,因此鐵質的補充更為重要。此外,隨著甲狀腺機能加強需要更多的碘;體格發育和性器官的逐漸成熟都需要鋅;維持正常代謝和生長,離不開充足維生素的供給。有些中學生有偏食和擇食的習慣,喜歡吃這種、不喜歡吃那種,或只吃幾種食物,其他的壹概不吃,尤其是蔬菜,這樣就會造成營養上的不平衡。譬如偏吃葷腥,不吃蔬菜,易造成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且為成年後患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埋下了壹顆“定時炸彈”。所以,要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各類營養素的均衡搭配。
特別要註意的是要吃好早餐。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有些學生早晨匆匆忙忙湊合著吃壹點就趕去上學,上了兩節課,肚子就空了。等到第三、四節課就出現精神不振、註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學習。因此,早餐要特別予以重視,應占壹天總熱量的1/3,可增加壹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大豆等,有條件的還可供給壹次課間加餐,以保證學生們能精力充沛地學習。
青少年時期是智力投資和體質投資的黃金時代,只有不誤“天時”,才能生長發育完好、體質健壯、思維敏捷、健康成長。
3.中學生營養與健康
關於中學生營養與健康的結題報告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 點擊數:1696 更新時間:2009-6-25項目組負責人-- 王璐 性別-- 女 項目類型-- 小論文 大班-小班-- 200706C3 合作者-- 王璐 朱丹、江悅、李海偉、周靜野 指導教師-- 李國慶 項目涉及相關學科-- 生物 政治 項目所屬學科-- 生物 選題背景-- 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和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
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青春期體格發育極為迅猛,各個器官都在增大,腦、心、肝、腎等功能增強,加上學習緊張、活動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熱量和營養素。
而根據全國營養普查結果,95%以上的中小學生早餐吃不好,出現了視力下降,身高增長緩慢,,註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鈣,貧血等學生營養素缺乏的病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
項目條件-- 我們在學校裏,可以采訪同學,獲得資料;通過實地調查,可以了解同學們的飲食等方面的營養健康問題 研究目的-- 中學生正處在成長期,新陳代謝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數量相對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營養不均衡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中學生在飲食上出現了壹些不良的現象:挑食、暴食、偏食、節食等。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同學們對攝取什麽食物,補充什麽營養,了解甚少,結果造成營養不良,學習效率降低。
主要研究方法-- 1、調查問卷法 2、資料查閱法 3、行動研究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 1 將資料調查與實地觀察相結合 2 組員之間相互合作 研究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 通過了解中學生需要的營養與健康,讓同學們更好的攝取需要的營養,更健康的學習與生活 研究的基本過程-- 1~2周 研究前期準備工作 1.確定課題 2.小組分工 3.制作問卷 第二階段 2~3周 研究實施工作 1.收發問卷 2.統計問卷 3.進行觀察分析采訪 4.網絡收集資料和找老師幫助 第三階段 3~4周 成果展示工作 1.撰寫調查結論和建議 2.研究成果整理 各成員在項目中的主要貢獻-- 完成課題報告,按時,具體詳盡完成開題報告,盡快進入研究階段 主要負責人:所有人 進行開題論證,爭取年級開題論證 主要負責人:王璐 查找資料,進壹步了解課題 主要負責人:江悅 行動研究法,了解情況 主要負責人:李海偉、周靜野 取證統計 主要負責人:朱丹 結題 主要負責人:所有人 完成 各成員研究心得-- 合理營養的膳食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及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或許妳會找各種借口,如:“學習忙,顧不上;吃飽就好;看我長得這麽壯,還需要嗎?”其實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了解了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的研究性學習後我才知道,這其實不然,中學時期是青少年身體的生長發育期,但是中學時期學習壓力大,學習緊張,就沒有太重視我們的身體,但這是很不好。 ——朱丹 這次,我們對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進行了研究。
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有著特殊的營養要求。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當然需要額外營養,因此,我們應註意營養素的吸收。
由於學習緊張、功課多的原因,很多中學生對於早餐經常只是簡單應付,不註重膳食的合理搭配,因此造成身體發育的不足,導致容易疲勞、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形成某些疾病。食物中所具有的營養相當豐富,所以,膳食的吸收是我們能量的主要來源。
經過研究,我收獲了不少,處於發育階段的我們,應該要好好調理好營養,身體才能健康發展。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各方面的都很重要,通過調查研究,我們鍛煉了動手能力,與人溝通,交流的技巧也為我們以後涉世,處理人際關系提前上了壹課,同時也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江悅 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和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
青春期體格發育極為迅猛,各個器官都在增大,腦、心、肝、腎等功能增強,加上學習緊張、活動量大,也需要更多的熱量和營養素。吃好早餐非常重要,因為孩子上午要連續學習4~5個小時,並有課間活動,能量及各種營養素消耗大。
如果不吃或吃不好早餐,對學習和身體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後兩節課時會出現饑鋨感、頭暈、註意力不集中及心慌等低血糖反應,不公影響學習,還會傷害身體,所以,早餐壹定要吃好。早餐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30% 。
作為壹天中的正餐,午餐的主副食品要中富多樣,對於15歲左右的學生來講,壹般要求進食瘦肉類50克、豆制品50-100克、青菜類250克,最好每周吃魚2-3次,主食隨飯量而定。 晚餐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30%-35%,基本上與午餐相同。
——李海偉、周靜野 研究性學習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拿學分,更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了合作學習 有利於增進隊友之間的感情,對於培養團隊有積極作用。
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以及與同學之間的合作。 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僅有了更深壹層的見解,各種實際活動能力也有了壹定的提高。
同時我們了解到團結是不可忽視的。 綜合實踐課,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都需要盡自己的壹分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研究性學習對。
4.健康飲食小常識
與飲食是有關系的,送幾句話: 吃糧要吃五谷雜糧 吃菜要吃五顏六色 喝湯要喝海菜湯 吃肉要吃腿少的 吃油要吃雙亞油 少吃油鹽多喝水 要做到上述六條難度很大,除了退了休的人有時間在家調理生活(晚了),工作期間的人們沒有時間關懷自己的飲食,三高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潛伏期恰恰就在年輕時期,怎麽辦呢?建議大家克服飲食欲望,均衡營養,攝入適量,尤其食用油,必須食用含有兩種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而且比例合適的食用油(雙亞油),市面上的食用油基本上是含單壹必需脂肪酸或比例基本不合理的食用油,最近看到劄郎孜雙亞食用油,應該是壹款好油,它是用紅花籽油配伍胡麻籽油,克服了普通食用油必需脂肪酸單壹的缺點,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5.作為中學生應怎樣搭配飲食才算健康
妳好!作為初中生,腦力和體力勞動均處於增多時期,身體也處於迅速發育階段,對營養要求也高。此期如營養供給不足,不僅影響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還可出現消瘦、貧血、容易疲勞、視力下降、記憶力差等現象,並因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因此,中學生飲食的合理安排是至關重要的。
安排飲食時應註意:
(1)熱量必須充足。中學生對熱量的需要比成人高,每天應保證足夠的主食,壹般每餐應達150-200克,可吃些產熱量高的饅頭、燒餅、米飯、油條、糕點、芝麻醬等;還應增加副食,每天可吃蔬菜500克、肉100克、豆制品100克及牛奶、雞蛋、水果等。
(2)保證供給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最好50%的蛋白質來自動物蛋白或豆制品,以滿足加速生長和智力發展的需要以及提高抗病能力。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瘦肉、魚類、牛奶、蛋類、豆制品等。
(3)應補充鈣、鐵、碘、鋅等元素。這幾種元素是中學生在青春發育期需要較多也最易缺乏的。人的骨骼主要由鈣和磷組成,中學生在快速長高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鈣、磷來補充,應多選含鈣、磷的蔬菜、豆類、海產品和乳類,每天喝壹杯牛奶或豆漿可獲得較多的鈣和蛋白質。青春期是人的壹生中最易患貧血的時期,主要是缺鐵造成的,因此,應該多吃些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雞蛋、肝、魚、蔬菜、水果等食物。青春期性腺器官發育達到高峰。碘也是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壹般海產品、動物內臟、肉類含碘和鋅較豐富,可經常食用。
(4)註意補充各種維生素。因中學生用眼多,維生素A供應充足有助於保護視力,又可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B與機體能量消耗有關;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寒冷季節還應考慮維生素D制劑的補充,以提高鈣的吸收。中學生的飲食除註意以上幾點外,還應考慮此期的特點:
(1)青少年喜結伴行動,互相模仿,在飲食習慣上也常相互影響,容易發生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偏食、忌食、挑食、愛吃零食以及節食怕胖等行為,因此應幫助他們改掉這類不良習性。
(2)大多數中學生需在學校或居民區搭夥,故應重視管理集體飲食,註意做到膳食平衡,保證營養素的充足供給。
(3)家庭膳食要量夠優質,菜譜應多樣化,每日供應肉蛋類葷菜100-150克、牛奶或豆漿1瓶、糧食500-750克、蔬菜為300-500克。三餐不足時可補充點心,供應富含能量和蛋白質的肉包子、蛋糕等,但不宜多吃零食,如糖果、瓜子等。
答題人:心向善美而行從仁義
6.給青少年關於生活飲食健康方面得壹本書
青少年時期,是壹生中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
這時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漸發育成熟。而生長速度、性成熟程度、學習能力、勞動效率都與營養狀況有極為密切的關系。
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長,在飲食中要註意如下特殊要求:(l)熱能青少年生長發育快,活動量大,故對熱能的需要量較多,平均每天需要熱能大約2800卡。(2)蛋白質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質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約需要蛋白質80~90克。
青少年應多吃壹些動物性蛋白,如蛋類、乳類、瘦肉類及動物肝臟。另外,還應將動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壹頓飯吃,以防增加胃腸道負擔。
(3)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對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出現維生素缺乏癥。
如維生素a缺乏,會患夜盲癥、幹眼病;維生素b;缺乏,會患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2缺乏。會患口角炎、舌炎;維生素c缺乏,會患壞血病;維生素d缺乏,則影響其骨能發育等。
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鮮蔬菜。(4)無機鹽青少年需要有足夠的鈣、磷、鐵、碘等元素。
鈣和磷是構成骨路和牙齒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鈣和磷, 骨路發育就會出現障礙,嚴重時可患軟骨病。鐵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隨著身體的增長,血量逐漸增多,需要的鐵也就較多,如果缺鐵就容易發生貧血。
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機體代謝和神經骨路的發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會出現身材矮小,智力遲鈍。
全麥食品(在大部分進餐中) 人體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最佳來源是全麥,比如燕麥片、粗面面包、以及玄米(也就是糙米)。它們含有麩糠和胚芽,以及富含能量的澱粉。
人體消化全麥的時間要比消化白面包這樣直接的碳水化合物長,這會使人體的血糖和胰島素保持在壹個合理的水平,並很快會下降。很好地控制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能夠減少人體的饑餓感,阻止ⅱ型糖尿病的發生。
植物油。美國人平均每天從脂肪中獲取1/3的日需卡路裏,所以,把它們放在金字塔的下部是有道理的。
註意,這裏特別指明的是植物油,並非全部各類脂肪。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來自橄欖、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和其他植物油,以及富含脂肪的魚類,比如三文魚等。
這些健康的脂肪不僅改善人體膽固醇水平,而且還能有效防止潛在的心臟猝死和心肌梗死等。 蔬菜(大量的)和水果(每日2到3次)。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防止心臟病和心絞痛的發生;預防各種癌癥;降血壓;減輕被稱作憩室炎的腸道疾病;防治白內障和青光眼,對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這兩種眼疾是造成老年失明的主要病因。 魚、禽、蛋(每日0到2次)。
這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大量的研究表明,吃魚可以減少心臟病的危險。
肌肉和火雞的飽和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雞蛋是長期被妖魔化的食物,因為它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實際上,雞蛋是很好的早餐,它比油炸甜面包圈或者精面面包圈要好得多。
堅果和帶殼豆(每日1到3次)。 堅果和帶殼豆是植物蛋白、植物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最佳來源。
帶殼豆包括黑豆、蠶豆、毛豆等幹貨。很多堅果含有豐富的健康脂肪,比如,杏仁、核桃、小胡桃、花生、榛子、松子等可以直接標明該食物有益於心臟。
奶制品和代用鈣(每日1到2次)。 為防治骨質疏松,需要攝入鈣、維生素d等,奶制品是美國人獲得鈣的傳統來源。
除了牛奶和奶酪這類含有飽和脂肪的食品外,還有其他的健康方式獲取鈣。例如,三杯全脂牛奶相當於十三小條熟熏肉所含的飽和脂肪。
如果妳喜歡奶制品,可堅持選擇脫脂或者低脂產品。如果妳不喜歡奶制品,代用鈣食品是保證每日人體鈣需求量的保證。
紅肉和奶油(小心使用): 這些食物被放在健康飲食金字塔的上層,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如果妳每天都吃紅肉,如牛羊肉等,每周嘗試幾次魚或者雞肉可以改善妳的膽固醇水平。
同樣的,妳也可以從奶油換到橄攬油。 大米、白面包、土豆、意大利通心粉、甜品(慎用): 為什麽這些全美國人的主食被放在了健康飲食金字塔的頂端?因為它們會引起人體血糖的迅速提高,導致體重增加,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慢性病的發生。
全麥碳水化合物則使人體血糖穩定,至少是緩慢增長而不會超過人體正常水平,使人體有能力處理多余的血糖。 多種維生素: 日常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補充物是人體的營養後備。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有時不能提供人體日常所需的所有營養元素,這時多種維生素可以為那些哪怕是最謹慎小心的食客填補營養缺口。請選擇正牌的多種維生素。
酒精類(適量): 每天少許喝點兒酒,可以降低心臟病的危險。適量是很重要的,酒精是雙刃劍,危害與益處同在。
對於男人來說,平衡點是每天喝1到2杯,這可不是指紮啤杯。對女人來說,每天壹杯足夠了。
健康飲食金字塔總結了當今最好的飲食情報,它不是空中樓閣,或者壹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的深入與多樣化,健康飲食金字塔會與時俱進地反映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7.哪些食物有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長高也有科學依據
■保障膳食平衡
我們要註意膳食的營養平衡。孩子飲食的總原則是做到粗細糧搭配,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搭配,根據季節選用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保證孩子每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壹般來說,在膳食中要考慮多給孩子增加含蛋白質高的肉類、蛋類食物。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孩子最大的不良飲食習慣是挑食和偏食,父母不能粗魯地強迫孩子吃,而要耐心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只要堅持不懈,會使孩子逐漸改掉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如果是由於消化功能失調而導致的偏食厭食癥,應當適量用藥物加以調理、加強消化吸收功能,以防止產生營養不良,影響孩子長高。
■養成良好作息習慣
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因年齡不同而不壹樣。剛出生的嬰兒需要18~20小時,2~3個月時需要16~18小時,5~9個月時為15~16小時。嬰兒滿1歲時為14~15小時,7~13歲需要9~10小時。13歲以上的孩子壹般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夠了。
良好的作息制度就是:該進食的時候就要進食,該學習的時候就要學習,該休息的時候就盡量放松,該睡眠的時候就要就寢,只有形成壹套比較固定的作息制度,才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從而長成高個子。
■如何長的高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於幾個因素,首先是遺傳因素,占70%,此外,取決於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壹點,家長應註意以下幾點:
壹、莫錯過生長快速期
在兒童少年青春發育過程中,何時身高長得最快呢?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童12歲左右、男童14歲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童為13~15歲之間。為了讓孩子長得高壹些,家長尤其應註意孩子在生長快速期的營養、運動等問題。
二、應註重營養補充
營養是兒童體格生長的關鍵。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豆及豆類食物。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目前壹般家庭在有葷有素的飲食中,營養應該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長應該註意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更不要讓孩子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三、莫忽視運動鍛煉
體育運動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有益於人體長高。以下幾種運動對增高有壹定效果,不妨壹試。
1.
8.飲食安全常識有哪些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不要狼吞虎咽;吃東西時不要同時做別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壹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2)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幹這幹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幹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4)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5)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6)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飲用會危害健康。
(7)在商店購買食品、飲料,要特別註意是否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購買過期食品飲料。不食、飲過期食品飲料。
(8)不喝生水。水是否幹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擴展資料
旅遊中的飲食衛生的小常識
(1)註意飲水衛生。
壹般來說,生水是不能飲用的,旅途飲水以開水和消毒凈化過的自來水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萬不能生飲。無合格水可飲時,可用瓜果代替水。
(2)瓜果壹定要洗凈或去皮吃。
吃瓜果壹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農藥汙染外,在采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汙染。
(3)慎重對待每壹餐,饑不擇食千萬要不得。
高中檔的飲食店壹般可放心去吃, 大排檔的可有選擇性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推車賣)的不要去吃。旅行中雖然饑腸轆轆的情況不少,但小攤小販的食物不能去碰。如果饑不擇食,則等於拿生命開玩笑。
(4)學會鑒別飲食店衛生是否合格。
合格的壹般標準應是:有衛生許可證,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無蚊蠅,有防塵設備,周圍環境幹凈, 收款人員不接觸食品且錢票與食品保持相當距離。
(5)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制飲食。
乘行時,由於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制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