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第1章:油燜筍

第1章:油燜筍

清明節期間,是吃竹筍的最佳季節。家鄉氣候適宜,土壤疏松肥沃,盛產竹筍。鐘冬筍入選《舌尖上的中國》。

經過壹整個冬天的醞釀,蟄伏在地下的竹筍在清明前後長成了生命的黃金時期。新出土的春筍,渾身黃泥,皮短肉白。

燒春筍的方法多種多樣。媽媽最經典的燒法是臘肉竹筍火鍋。當臘肉炸至油狀,香氣四溢時加入水和細筍。兩位CP絕對都是烹飪神器。

不過我覺得竹筍最高級最精致的做法是油燜筍。

紅燒竹筍由四個步驟制成:

第壹步:將竹筍去皮,切塊。挑選好的白竹筍,壹層壹層剝去外皮,去掉尖端的外皮和根部,留下中間部分老嫩適中,切成大小合適的片。

?第二步:油炸脫水。將油燒開,放入竹筍,中火煎約1.5小時,至竹筍脫水幹癟,表面微黃。烤箱烤1小時,取出備用。這是紅燒筍制作中最有耐心的工作,被稱為“慢工出細活”。

第三步:混合醬汁。這壹步是關鍵控制點,也是毛哥的獨創。先將油鍋燒熱,然後依次加入海天醬油、六必居甜面醬、川崎醬、香葉、花椒、胡椒、芝麻、八角、草果、少許白酒、糖、料酒、醬油,煮30分鐘左右。

第四步,將烤好的竹筍趁熱拌入醬汁,燉透後包裝。

用上述方法加工的紅燒竹筍雖然顏色不如傳統方法鮮艷,但味道獨特。第壹口像東坡肉壹樣軟,細細咀嚼有點脆,配上粥就停不下來了。毛哥在追求“讓菜吃起來像肉”的目標上邁出了可喜的壹步。

壹盤油燜筍不優雅,加工起來費時費力。但是,每年我都會像往常壹樣,不厭其煩地上幾次炮。

食物的味道是愛情的味道。廚房的溫度就是家裏的溫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