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和傳統?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和傳統?

端午節的習俗和傳統包括吃粽子、拜神祭祖、喝雄黃酒、賽龍舟、端午節掛艾草等等。

1,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標誌之壹,也是必吃的食物。根據民間傳說,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汨羅江自盡。為了防止河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河裏,於是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的人們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2.崇拜上帝和祖先

祭祀上帝和祖先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壹。“天地是生命之本;祖先是階級的基礎。”天地是生命之本,祖先是做人之本,祭祖是傳承孝道的習俗。

按照民間的觀念,壹個人的祖先就像天、地、神壹樣,應該認真地崇拜。因為祖先的“在天之靈”時刻關心和守望著後代的子孫,所以俗世的人要祈禱,通過祭祀來回報他們的保護和保佑。

3.喝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自古就有。據說喝雄黃酒可以殺菌、驅蟲、解五毒。經典影視作品《新白娘子傳奇》中,有喝雄黃酒的說法。

4.龍舟比賽

龍舟,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像龍的船。這艘船的船頭就像壹個高高的水龍頭,船的側面和腹部被塗上了不同的顏色。龍的大小不壹,槳也不壹樣,有六對、十二對、十七對、五十二對。如果進入的方式相同,那麽龍舟的大小壹定是壹樣的。如果是新船,還必須舉行儀式。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代,因楚人不忍與賢臣屈原分離,死於江中,許多人劃船追趕相救。他們爭先恐後地追趕,直到洞庭湖消失。之後,我會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人們用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免吃掉屈原的屍體。比賽的習慣盛行於吳越和楚國。

5.端午節掛艾草

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壹個節日,氣溫上升,是疾病多發期,所以很多年前,人們經常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