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四歲半了。她三歲剛進幼兒園小班時,偶爾會尿褲子。但是最近在幼兒園天天尿褲子。媽媽在書包裏放了壹條換洗的褲子,讓老師給她換壹條。前兩天第壹次尿褲子,回到家父母批評她,說她丟人。這麽大的人了還在幼兒園尿褲子,結果越來越嚴重。好幾天她去接蕭乾的時候,老師說她“今天又尿褲子了”媽媽也覺得很慚愧,帶蕭乾去看醫生就沒問題了。媽媽擔心批評太多是否形成了心理問題。幼兒園寶寶尿褲子怎麽教育孩子?
孩子尿褲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排除病因。壹般來說,大部分孩子不是因為生理原因。可能是孩子玩多了,忘了上廁所。他們上廁所的時候,往往會憋著壹千裏。也有可能是孩子剛入園時膽小緊張。他想上廁所,又不敢告訴老師。也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夠,沒有掌握如廁的技巧。
想要糾正孩子尿褲子的情況,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配合:1。家長要放松。
很多時候,父母會比孩子自己更緊張尿濕褲子。壹旦發現孩子尿褲子,家長就會給孩子施加壓力,有的家長會采取暴力手段打罵孩子。
最近,君君在幼兒園經常尿褲子,每天去學校接他。我媽會先看看他的褲子有沒有換過。這壹天,媽媽壹沖進教室,就忍不住對君君大喊:“妳怎麽又尿褲子了!作為懲罰,今天回家不吃零食!明天我要最後壹個來接妳!”第二天,君君的母親故意等班上其他孩子離開後,才去接君君。令她沮喪的是,君君尿濕褲子的情況不僅沒有改善,還尿濕了床單和被褥。
同學香香也尿褲子了。他媽媽接他的時候,只是默默的拿著臟褲子,什麽也沒說。過了壹段時間,香香又尿褲子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說起他小時候是怎麽尿褲子的。媽媽說他上大課後,晚上做夢找廁所,醒來發現尿床。爸爸說他上小學的時候還尿褲子。之後爸爸媽媽感嘆:原來偶爾尿褲子也是正常的!說也奇怪,香香從此再也沒尿過褲子。
小孩子尿褲子是正常的。當孩子尿褲子或尿床時,家長不要責怪孩子。因為孩子還小,難免會失控。不要因為別的孩子會自己小便,孩子老是尿褲子,就覺得很郁悶。每個孩子掌握自己大小便的能力不同,時間也是有先後的。責備的話會加深孩子的緊張情緒,只會讓孩子更頻繁地尿褲子或尿床。相反,父母要幫助孩子放松,可以給孩子講小時候父母尿濕褲子的有趣故事,以緩解孩子的緊張和自責。事實證明,孩子尿褲子後不責備孩子的父母,比責備孩子更能幫助孩子改善行為。2.教孩子有頭腦怎麽辦?
家長要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要上廁所,要馬上告訴老師,千萬不要玩到憋不住尿褲子。
小邵上幼兒園的第壹天下午,老師給小邵媽媽打電話說小邵尿褲子了,讓他父母送壹條幹凈的褲子來換換。小邵的媽媽只能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幼兒園接小邵回家。
媽媽覺得不解。她已經學會自己排尿了。她平時在家想上廁所就說話。除非她睡覺的時候偶爾尿床,不然為什麽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尿褲子?媽媽問小邵為什麽尿褲子。小於說:“我不敢告訴老師。”媽媽真是哭笑不得。但因為是幼兒園第壹天,孩子有些不適應是正常的。媽媽沒有批評小於,她告訴小於,幼兒園的老師都很和藹可親,就像她媽媽壹樣。以後想上廁所就跟老師報告。老師不會批評妳,還會帶妳去尿尿。沒什麽好怕的,好嗎?以後只要想上廁所就馬上告訴老師,硬憋著也憋著。小於點點頭,說好。
有的孩子想上廁所都不敢和老師說話,最後忍不住拉在褲子裏。這種情況壹般在剛進幼兒園的時候比較多。家長壹定要告訴孩子,如果妳想上廁所,主動告訴老師,老師會帶妳去。不要害怕。
在壹些傳統幼兒園,為了管理方便,老師會統壹安排上廁所的時間。比如到時候會讓孩子上壹次廁所。提醒孩子該上廁所了,不管妳想不想上廁所,都去排泄吧。有的孩子上廁所的時候就去廁所溜達,或者玩了壹會兒不上廁所就回來了。結果他們很快又想上廁所,不敢告訴老師,最後尿褲子了。有些現代幼兒園是不會提醒這個問題的。無論如何,家長要教會孩子在自己覺得舒服的時候做什麽,孩子會慢慢學會處理。
如果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家長也不用責怪老師。壹個老師要同時管理很多學生,不可能隨時照顧到每個孩子。偶爾疏忽是正常的。責備老師會給老師帶來壓力,老師很可能會把這種壓力傳遞回孩子身上,形成惡性循環,加深孩子的恐慌,導致他對幼兒園的適應緩慢。
3.選擇容易穿脫的褲子
家長在給孩子挑選衣服時,盡量選擇穿脫方便的褲子。如果家長給孩子穿復雜的衣服,孩子自己穿脫不方便,上廁所就容易尿褲子。
Jung-hee今年在幼兒園的壹個大班裏。當她媽媽去學校接正熙的時候,正熙對她媽媽說:“媽媽,我今天尿褲子了。”媽媽很驚訝。正熙幼兒園從小班開始就很少尿褲子,但從中班開始就沒尿過褲子。她怎麽會尿褲子?正熙說,因為早上喝水,在操場上玩遊戲,所以很開心,忍住了尿急。我著急的時候,就趕緊去了廁所。結果因為我媽今天給俊熙穿了壹條很有型的牛仔褲,俊熙拉不下褲子,憋不住就直接尿褲子了。
媽媽聽後沒有批評俊熙,說:“今天的事情不是妳的錯,是媽媽的錯。媽媽不應該給妳穿這條褲子。妳自己脫不下來,所以妳尿褲子了。不過,以後不要等到著急了才去上廁所。想上廁所的時候,趕緊上廁所。今天不要再發生了。”俊熙說:“我明白了,以後不回來了。”
父母也要註意孩子穿的衣服和褲子。孩子的褲子要簡單,脫穿方便,避免因為匆忙而脫不下褲子。最好選擇寬松的,褲子不要太緊的。避免吊帶、緊身褲等不方便的褲子,也不要選擇有拉鏈或紐扣的褲子。
有些孩子入園後,因為不適應,有憋大便的習慣,容易造成孩子便秘。對於孩子憋大便的行為,家長也需要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些孩子不習慣在幼兒園排便,但又不習慣幼兒園的小廁所。對此,家長在訓練孩子排便時,最好是讓孩子逐漸習慣家裏的廁所,而不是讓孩子使用專屬的便盆,這樣孩子在幼兒園使用小馬桶時就不會有抵觸感。
孩子在幼兒園尿褲子是常有的事,家長不要太緊張。幼兒園有壹個適應過程。家長要根據幼兒園和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引導和糾正,孩子會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葉老師貼心的小提醒:
如果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經常尿褲子,首先要排除病因。壹般來說,大部分孩子不是因為生理原因。可能是孩子玩的太投入了,忘了上廁所。他們上廁所的時候,往往會憋著壹千裏。也有可能是孩子太膽小,想上廁所不敢告訴老師。壹般孩子換壹個新的環境,可能會因為情緒緊張,壹下子不舒服,導致尿濕褲子的現象。家長不必太緊張。孩子有壹個適應的過程。等他們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尿褲子的現象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