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懸崖峭壁之間。原名“孔宣亭”,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個寺廟像懸在懸崖上,“懸”與“玄”諧音,故名。
懸空寺建於北魏後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壹座獨特的集佛、道、儒為壹體的寺廟。“懸空寺”建築很有特色,以險峻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馬尾懸在空中”的俚語,以險峻著稱。
懸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恒山十八景中的“第壹景”。2010入選《時代》雜誌全球十大建築。
懸空寺的建築格局;
懸空寺呈“壹院兩樓”布局,全長約32米,有40個亭臺樓閣。懸空寺總體布局主要由寺院、禪房、佛寺、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珈藍神殿殿、松滋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音殿、釋迦牟尼殿、雷音殿、三官殿、春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組成。
南北兩座雄偉的三檐高樓,仿佛在空中遙遙相對,懸於絕壁如刀,三廊疊起,六廳交叉,棧道飛架,無不相連交錯。
乍壹看,整個寺廟只有十幾根碗口粗細的木柱支撐著,最高點離地50米。力學原理是以半插梁為基礎,在巖石的支撐下,回廊欄桿和上下梁柱左右緊密連接,形成壹個整體的木框架結構,也增加了抗震能力。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懸空寺的駐地是哪個派系?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懸空寺位於恒山,恒山就駐紮在恒山。此門派擅長衡山劍法,整體以防禦為主,會在不經意間做出必殺之舉。根據原著,衡山劍法是壹門幾乎沒有破綻的武學。十招中有九招是防守,剩下的壹招才是破敵的關鍵。但在原著中,懸空寺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劇情,只是衡山的壹座建築。
1,懸空寺
懸空寺,又稱孔宣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恒山山脈。它是小說《笑傲江湖》中衡山派的建築之壹。現實生活中,懸空寺有兩個特點:第壹是三教同堂,第二是建築懸浮在空中。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都供奉在裏面,象征著儒釋道。據說“孔宣”、“玄”來自道教,“孔”來自佛教,這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少見。懸崖上的建築風格也讓許多遊客感到驚訝。
2.小說的內容
懸空寺雖然只是小說中的壹座建築,其本身的風格並不能超越故事,但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它展開。在懸空寺,鄭方大師和徐沖道士講了三件事。第壹件事是左冷禪合並五嶽的陰謀,這也是令狐沖成為恒山之首的原因。二是敘述葵花寶典的由來和“辟邪劍法”誕生的契機;第三件事是每個人對秘密劇本的爭奪,包括余滄海和嶽不群。這三件事幾乎是笑傲江湖的全部故事。
3.寺廟現狀
懸空寺建於北魏。雖然當時人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將它坐落在懸崖上,變成了壹座“空中寺廟”,但寺廟本身經不起歲月的變遷,幾乎每個朝代都進行了修繕。現在懸空寺已經成為世界十大建築之壹,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壹個4A級的景點,人們可以在節假日去玩。
懸空寺在哪裏?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之間。2010年被《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界十大建築之壹。
懸空寺是我國的壹座奇葩建築。它建在懸崖中間,大部分地基是懸空的。懸空寺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驚訝。懸空寺位於中國的什麽地方?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詳細內容
01
懸空寺呈“壹院兩樓”布局,全長約32米,有40個亭臺樓閣。杭空寺總體布局由寺廟、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珈藍神殿殿、松滋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劍殿、釋迦牟尼殿、雷音殿、三觀殿、春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組成。
02
南北兩座巍峨的山頂三檐高樓,仿佛在空中遙遙相對,懸於絕壁如刀,三面回廊環繞,六部廳堂亭臺交錯,棧道飛騰,壹切相連交錯。乍壹看,整個寺廟只有十幾根碗口粗細的木柱支撐著,最高點離地50米。力學原理是以半插梁為基礎,在巖石的支撐下,回廊欄桿和上下梁柱左右緊密連接,形成壹個整體的木框架結構,也增加了抗震能力。
03
南樓三層樓高,長約8米,寬約4米。它有純太陽宮、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春陽宮,又稱呂祖廟,主要是供奉道教八仙之壹的呂洞賓。三宮是航空寺整個建築中最大的壹座寺廟,寺內的雕像是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的是保佑百姓的天官,赦免罪惡的地方官,為百姓救厄的水官。泥塑高約2米,是懸空寺最大的雕像。左右各有宮女、老少臣子、田鵬元帥和兩個龜蛇將軍。雷音殿是壹座佛教寺廟,位於南樓的最高點。佛教認為佛祖釋迦牟尼弘法時聲音如雷,故稱雷音殿。
04
北樓高三層,長約7米,寬約4米,分別為五佛殿、觀音殿和三交殿。位於最低層的五佛殿是以五方佛命名的。觀音堂在建築的中層;三教寺是體現“三教合壹”的典型樓閣,位於懸空寺第三部分的頂端。三位宗教領袖的聚集,有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道家的鼻祖老子,這在全國各地的寺廟建築中都是極為罕見的。懸空寺的建築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諧與世界和諧的崇高境界。
05
恒山懸空寺以半插飛梁的力學原理為基礎,巧妙利用巖石的隱蔽支撐,梁柱上下壹體,回廊左右相連,曲折詭異,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雕像80余尊,寺下巖石上有“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墨寶。整個寺廟為木框架結構,以插在陡峭懸崖上的懸臂梁為基礎。亭臺樓閣由棧道相連,背靠陡峭的懸崖,面向深谷。寺廟雖小,卻別出心裁,蔚為壯觀。
山西任我行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之間。屬於恒山景區,距離恒山景區大門2-3公裏。懸空寺建於北魏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懸掛式木結構建築。懸空寺是儒道佛三教融合的地方。景點介紹其名“玄”來自道教教義,“空”來自佛教教義,又因整個寺廟像懸在懸崖上,“懸”與“玄”諧音,故名“懸空寺”。在我看來,行動勝於雄辯,名字的來源可能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三教融合、和平相處的中國的宗教狀況,是中國文化包容而生動的寫照,足以讓那些自稱“愛世界”卻經常兵戎相見的宗教汗顏。
遠遠望去懸空寺就像石壁上的壹幅畫,讓人浮想聯翩。不知道是哪個神仙畫的,然後又復活了。要在陡峭的懸崖上修建廟宇,更何況1500多年前的古人,沒有專門的設計和建築課程,獲取知識的渠道也相對狹窄,這是何等的才華和膽識!即使是見多識廣的現代人也很少有這樣的勇氣!但是這樣壹個奇妙的建築奇跡就這樣出現在人們面前,人們怎麽能不去鬼神地思考呢?
細看懸空寺,是科學與藝術的典範..不知名的建築師將橫梁插入懸崖的堅固巖石中。梁上建有精致小巧的廟宇和欄桿。棧道曲折,殿堂錯落,融合了力學、光學、美學、宗教等元素,令人嘆為觀止。爬懸空寺讓人如履薄冰,如走深淵,輕到無法轉身,步履輕盈。誰知道這千年的木頭能承受的荷載幾何?造物主跟我開個小玩笑怎麽辦?
走在懸空寺,仔細觸摸柱廊和石壁,讓人驚嘆不已,也對前人的歷史、智慧和勇氣充滿敬意。2010,懸空寺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世界十大最危險建築之壹”。真希望它能在歷史長河中永遠閃耀。
《才子佳人》中的詩人李白看到懸空寺後,留下了“壯觀”二字,被遊遍中國的大旅行家徐霞客稱為“天下大觀”。英國壹位建築師說:“只有通過這次參觀,我們才能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傲。”。如果看到懸空寺,妳會說什麽?
懸空寺景點介紹如下:
懸空寺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懸崖峭壁之間。原名“孔宣亭”,“玄”源於中國道教,“孔”源於佛教,後因整個寺廟像懸在懸崖上而改名為“懸空寺”。在漢語中,它的意思是“懸”和“玄”。
懸空寺建於北魏後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壹座獨特的集佛、道、儒為壹體的寺廟。“懸空寺”建築很有特色,以險峻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馬尾懸在空中”的俚語,以險峻著稱。
懸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恒山十八景中的“第壹景”。2010入選《時代》雜誌全球十大建築。
主要建築:
1,南樓:
南樓三層樓高,長約8米,寬約4米。它有純太陽宮、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春陽宮,又稱呂祖廟,主要是供奉道教八仙之壹的呂洞賓。三關寺是空空寺整個建築中最大的壹座寺廟,裏面的雕像是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的是保佑百姓的天官,赦免罪惡的地方官,為百姓救厄的水官。
泥塑高約2米,是懸空寺最大的雕像。左右各有宮女、老少臣子、田鵬元帥和兩個龜蛇將軍。雷音殿是壹座佛教寺廟,位於南樓的最高點。佛教認為佛祖釋迦牟尼弘法時聲音如雷,故稱雷音殿。
2.北樓:
北樓高三層,長約7米,寬約4米,分別為五佛殿、觀音殿和三交殿。位於最低層的五佛殿是以五方佛命名的。觀音堂在建築的中層;三教寺是體現“三教合壹”的典型樓閣,位於懸空寺第三部分的頂端。
三位宗教領袖的聚集,有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道家的鼻祖老子,這在全國各地的寺廟建築中都是極為罕見的。懸空寺的建築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諧與世界和諧的崇高境界。
3.長橋:
長線橋位於南樓和北樓之間,長約10米。橋上建樓,樓裏建廟,供佛。長線橋融合了佛寺、建築等景觀,形成了奇幻、奇特、巧妙的景觀。
山西之旅——懸空寺6月65438+10月65438+2020年4月,山西懸空寺,我們來到了壹座“虛實相生”的寺廟——懸空寺。它以雲為伴,以山西懸空寺為伴,以鷹為友,但以山為基,所以從山西懸空寺出發;它懸在空中,懸在空中,不是空的,隨著佛的聲音從空中傳來,大自然的甘露入心。
懸空寺,位於渾源縣城東南5公裏處,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經過多次重建或修繕,明清時期達到頂峰,現存建築多為這壹時期遺留下來的。
懸空寺原名“孔宣閣”,“玄”來自道教,“孔”來自佛教。三教的廟堂裏,儒、釋、道三教的聖人雕像,匯聚壹堂。據說正是因為三教的這種“巧妙”融合,懸空寺才躲過了歷代的宗教和政治鬥爭,這座中國罕見的懸在懸崖上的古寺才得以重現當年的風采。
俯瞰懸空寺,只見重樓飛檐,回廊飛檐,墻上掛著仙山瓊閣,流動著,想要高飛!
懸空寺共有41間房屋,面積152平方米,最大24平方米,最小1平方米。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裏,有近80尊青銅、鐵、粘土和石頭雕像。
27根直徑約50厘米的橫梁插入懸崖,牢牢托住建築群。據說,後人為了“安慰”人們對懸掛的擔憂,在遠遠看去像螞蟻腿的碗口處,用粗壯的立木支撐起嵌在巖石中的三分之二的橫梁。這些樹樁既沒有基石,也沒有釘子和楔子,這就使得寺廟懸著,就像懸著壹樣。
懸空寺橫殿疊嶂,危樓盤旋,碧瓦朱岱。殿堂樓閣形式多樣,有單檐、重檐、三檐、平頂或斜頂鬥拱結構,樓中有樓,樓中有洞,半洞半廳,洞廳相連,疏密有致。
遊覽過程中,爬梯子,過石窟,鉆天窗,走屋頂,走走廊,上上下下,上下樓,下樓梯,下走廊,走小路,像進入了天上的迷宮仙閣。
懸空寺,這個獨壹無二的“世界奇觀”,融合了機械、美學和宗教元素,懸掛在幾乎90度的巖壁上,歷時1500年。在《時代》周刊評選的“世界十大奇跡建築”中,是唯壹入選的中國建築。
古人認為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喜歡聚集在無限風光的險境中。也許普通人更容易在這仙境中成仙成佛,所以他們巧妙地運用機械經驗,使懸空寺誕生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