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唐朝時期的東海指什麽地方

唐朝時期的東海指什麽地方

唐朝時期的東海指的是東海縣,位於如今的江蘇省。

唐太宗置海州總管府,領海、漣、環、東楚四州,海州領朐山、龍沮(新置)、新樂(新置)、曲陽(新置)、沭陽、厚丘(新置)、懷仁、利城(新置)8縣,漣州轄漣水、金城(分漣水縣置)2縣,環州轄東海、青山、石城、贛榆4縣,東楚州轄山陽、安宜、鹽城3縣,***計17縣。

衍生知識點——考據來源

《東海縣郁林觀東巖壁紀》摩崖題刻,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景區隋代郁林觀遺址“飛泉”東側的崖壁上。刻石面南,凈面高2.1米、寬5米,由右向左豎刻,首行篆書題名,正文連同落款計24行,行17字,字徑18厘米,全文***392字。

在《東巖壁紀》刻石對面平整的“廉石”上有壹塊宋祖無擇三言詩碑和唐東巖壁紀互映生輝,堪稱花果山摩崖題刻中的雙璧。祖無擇三言詩刻位於唐隸石刻的斜對面,刻於“廉石”的北立面上。詩刻高約5米、寬約6米,小篆字體,字徑8寸,正文14行,行7字後壹行5字,***95字。前三行21字是撰文、書篆、鐫刻者的籍貫、姓名、字號,後11行74字是三言詩正文,記述了祖無擇、蘇唐卿、王君章三人暢遊雲臺山的感受,最後是21字的落款分2行,總計126字。詩刻的時間為北宋慶歷甲申年(1044年),距今已有950多年。三言詩刻為祖無擇撰文,蘇唐卿書篆,王君章鐫刻,各取三人文、筆、刀之長,史稱三絕名碑。清吳玉扌晉 廣收古今墨拓,將三言詩刻編入古今篆刻之次,載於《金石存》。明、清兩代皆收入地方誌書。建國後,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編印的《各種書體源流淺說》裏,在介紹宋人小篆時,特別推崇三言詩刻,“宋篆”於2002年與唐隸合並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