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壹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見《三國演義》)
及至後代,精通此陣者已十分罕見,卻不料出現在明代太湖山莊。太湖山莊莊主淡臺仲元化用此陣,訓練八人立於八門位置上,攻敵時進退自如,來去如潮,古怪厲害之極,並曾用此陣法困住大內八大身懷絕技的高手。(見梁羽生《萍蹤俠影》)
再如任天吾家的假山樹木即按八陣圖古法布置,普通人若不熟悉此陣,絕對走不出去。(見梁羽生《鳴鏑雲錄》)
據《三國誌_ 蜀誌_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後人考其遺跡繪成圖形,見《武備誌》。據記載,八陣圖遺跡有三處:《水經_沔水註》及《漢中府誌》說在陜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南江邊,《明壹統誌》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裏的牟彌鎮。
最近,河南省密縣發現壹套我國最早的《風後八陣兵法圖》。該圖***分九幅,壹幅為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圖旁附有文字說明,詳細介紹了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載,風後為軒轅黃帝的壹員將帥。密縣雲巖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雲巖官風後八陣圖》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後研創《八陣圖》的事跡。此圖的發現,把我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五百年。
《周易》·諸葛亮·“八陣圖”
諸葛亮崇尚法家和黃老思想,同時精通易學。陳立夫先生曾為1994年舉行的全國第八次諸葛亮學術討論會題詞 “明易先知”,就明確指出了諸葛亮的“先知先覺”與其精通《周易》密切相關。
《周易》的精髓是將天、地、人視為壹個整體,把不同質、不同態的事物聯系在壹起,以探討其運行的規律。諸葛亮治國、用兵時十分註重天、地、人的綜合考察。他在《將苑·智用》中寫道:“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強調壹個優秀的將領應“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室家” (《將苑·將器》)。“夫行兵之勢有三焉:壹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星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裏,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聖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將苑·兵勢》)這真是將《周易》天、地、人綜合壹體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從傳世的諸葛亮的有關著作來看,其中不但涉及《易》理,也透露出諸葛亮對卦象占筮的精通。如《陰符經註》雲:“天垂象,聖人則之,推甲之,畫八卦,考著龜,稽律歷,則鬼神之情,陰陽之理,昭著平象,無不盡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轉而用之,神出鬼入,萬明壹矣。”所謂“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就是指《周易》的占筮方法。
今人感到頗為神秘的“八陣圖”是不是子虛烏有呢?諸葛亮是否真的創有“八卦陣”呢?《三國·蜀誌·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作為古代戰爭中壹種戰鬥隊形及兵力部署圖,諸葛亮的原“圖”今雖不見,然有傳說為諸葛亮練兵遺址的所謂“八陣圖壘”。酈道元《水經註·江水》雲,這種“圖壘”皆壘細石為之。***有三處:壹在陜西沔縣;壹在重慶奉節;壹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節者最為著名。奉節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東白帝城,三國時劉備改名永安,唐改稱奉節。諸葛亮“八陣圖壘”據傳就在永安宮南江灘上。根據唐代李鑒《太白陰經》、李靖《問對》等記載,以及當代學者的推演(見《孫子學刊》1994年第9期封底),現將諸葛亮的“八陣圖”示意如下:
/user11/27472/upload/20051146576.gif
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布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
八陣圖的特點,正如李靖《問對》所指出的,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而其構想,則與《周易》是分不開的。八陣的排列,實際是壹幅“文王八卦方位圖”(即“後天八卦圖”)。八陣中的每壹陣都由六小陣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八陣加中軍的總***六十四個小陣,與《周易》別卦的六十四卦相合。至於八陣圖的奇正之法,即杜牧之《孫子註》所說的“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窮,循環無窮”,則更是《易》理在布陣中的具體應用。(林花甲2005年2月)
“八陣圖村落”就坐落在金壇儒林鎮東南的大魯墅和小魯墅村,因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巨變,“八陣圖村落”早已面目全非。上圖為“八陣圖村落”的分布圖。
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謹慎堂《諸葛氏宗譜》就載有“八陣功高妙用藏與名成八陣圖”的詩詞贊歌。
天覆陣贊: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
地載陣贊:地陣十二,其形正方,雲主四角,沖敵難當,其體莫測,動用無窮,獨立不可,配之於陽。
風揚陣贊: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其意漸玄,風能鼓物,萬物繞焉,蛇能為繞,三軍懼焉。
雲垂陣贊:雲附於地,始則無形,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出,雲能晦異,千變萬化,金革之聲。
龍飛陣贊:天地後沖,龍變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潛則不測,動則無窮,陣形赫然,名象為龍。
虎翼陣贊:天地前沖,變為虎翼,伏虎將搏,盛其威力。淮陰用之,變為無極,垓下之會,魯公莫測。
鳥翔陣贊:鷙鳥將搏,必先翺翔,勢臨霄漢,飛禽伏藏。審之而下,必有中傷,壹夫突擊,三軍莫當。
蛇蟠陣贊:風為蛇蟠,附天成形,勢能圍繞,性能屈伸。四奇之中,與虎為鄰,後變常山,首尾相困。
“八陣圖”的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正陣,作為正兵。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布陣是左為青龍(陣),右為白虎(陣),前為朱雀鳥(陣),後為元武蛇(陣),虛其中大將居之。八陣又布於總陣中,總陣為八八六十四陣,加上遊兵24陣組成。總陣陰陽之各32陣,陽有24陣,陰有24陣。遊兵24陣,在60 陣之後,凡行軍、結陣、合戰、設疑、補缺、後勤全在遊兵。有贊歌頌揚“八陣圖”威力無比:“陣間容陣、隊間容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皆救;奇正相生,循環無端;首尾相應、隱顯莫測;料事如神,臨機應變。”“八陣之法,壹陣之中,兩陣相從,壹戰壹守;中外輕重,剛柔之節,彼此虛實,主客先後,經緯變動,正因為基,奇因突進,多因互作,後勤保證。”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八陣磧 蘇軾
平沙何茫茫,仿佛見石蕝。
縱橫滿江上,歲歲沙水嚙。
孔明死已久,誰復辨行列。
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
至人已心悟,後世徒妄說。
自従漢道衰,蜂起盡奸傑。
英雄不相下,禍難久連結。
驅民市無煙,戰野江流血。
萬人賭壹擲,殺盡如沃雪。
不為久遠計,草草常無法。
孔明最後起,意欲掃群孽。
崎嶇事節制,隱忍久不決。
誌大遂成迂,歲月去如瞥。
六師紛未整,壹旦英氣折。
惟余八陣圖,千古壯夔峽。
杜甫——《八陣圖》
賞析: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壹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大歷元年(766)。“八陣圖”,指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壹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第壹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是重要原因之壹。杜甫這壹高度概括的贊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壹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壹統經綸誌未酬,布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煉地贊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
頭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後句點出詩題,進壹步贊頌功績,同時又為下面憑吊遺跡作了鋪墊。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裏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壹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壹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誌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壹大業忠貞不二,矢誌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賫誌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後壹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壹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並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郁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並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壹體,渾然不分,給人壹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八陣圖僅存的壹處遺址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菜市後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