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怎樣提高初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怎樣提高初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提升初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中考語文得作文者得天下,此言不虛。然而,當前初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語言枯燥幹癟,缺乏韻味,讀之索然無味。筆者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賞析優秀的中考作文來引導和啟發學生,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壹、整散結合,長短互用,求錯落之美

整句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語勢強烈;散句富於變化,錯落有致,形式靈活。長句的表意嚴謹、精確、細致;短句的表意簡潔、明快、有力。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的靈活搭配,交替使用,會使語言變化多端,搖曳生姿,產生壹種特殊的錯落之美。

例1 (中考優秀作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片斷)煙雨蒙蒙,楊柳依依,掩映著那片青房黛瓦;點點碎陽,裊裊炊煙,呼喚著晚歸的烏篷船;河畔的那條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遠處那座高高的石拱橋。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輕輕地在上行走,壹如在畫中……

這是壹曲文質兼美、才情橫溢的江南贊歌,在文章的“小橋”章節,句式整散靈活,讀起來流暢自然,充滿了錯綜美與節奏美。

例2 (中考優秀作文《我的幸福感悟》片斷)幸福在哪裏?擁有青春就是幸福。十六歲,花壹樣的年齡。青春年少的我有充裕的時間,充足的熱情,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去奮鬥、去創造。擁有青春我就可以盡情地暢想,擁有青春我就可以對未來充滿希望。青春季節裏,我們不甘寂寞,帶著羞澀、帶著執著、帶著騷動、帶著拼搏,昂首向前。我要在青春的季節裏種下幸福的種子……

文章開篇即以設問句總起全文,緊接著就以長短句相間的形式,在自由散板的旋律中表現出壹種勻稱的美感,節奏鮮明,和諧暢達,直接點明“不懈追求最是幸福”的回答,極具感染力和說服力。

二、巧用修辭,發揮想象,求意象之美

修辭是藝術地運用語言、恰當地表達思想情感的有效手段。如果我們能發揮想象,巧用修辭,塑造壹種意象美,就能使語言表達得體、鮮明、生動,從而避免淺陋、笨拙,甚至是粗俗。

例3 (中考優秀作文《欣賞數字中的語文》片斷)“1”是壹個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撓的骨氣。於是,我們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正氣;有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勇無畏;有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氣概。 “2”是壹只美麗的天鵝,是無可挑剔的美。於是,我們有了“壹枝紅杏出墻來”的點點渲染;有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雨後海棠;有了“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田園景色……

相信每壹位讀罷此文的人,無不為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底、精彩的奇思妙想擊節叫好!作者想象奇特,構思新巧,熟練地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常見的修辭方法,將意象的美感無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文化感染力。

例4 (中考優秀作文《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片斷)漸漸地,我似乎成了樹。我張開雙臂,供它棲居,它便在“枝頭”上與我聊天談情。它說雨淋濕了它的雙翅,它的羽翼無法張開飛翔;它說大風趁它遲鈍,試圖將它送往遠方,它不願,便逆風翺翔;它說閃電嫉妒它的堅強,妄想將它打落,它便傲視閃電,馳騁於空中戰場。它沒有戰馬,卻擁有無限力量,它雖嬌小,卻鐵骨錚錚,不折不撓……我崇拜它的英姿,便予它贊美的目光;我向往它的堅強,便握著它的手,感受那柔軟與堅強。這讓我熟悉的公交站裏,成了我倆相遇相知的地方……

作者敘寫自己在公交車站與麻雀***舞的經歷,將自己想象成了壹棵陪伴這可憐的小生命的樹,聆聽麻雀的絮語叢叢,在豐富的想象與聯想中,在精彩的對比與襯托中,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呵護。這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象美令人耳目壹新,為之動容。

三、關註細節,精雕細琢,求情感之美

作家李準說:“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中考作文也不外乎!

例5 (中考優秀作文《妳還會再入我夢中嗎》片斷)夢中,妳依舊是壹身樸素的衣褲,系著圍裙,將我趕出廚房:“別急,別急,菜還沒好呢!”粗糙的手掌,染著油漬,那滑膩的觸感,至今還殘留在我的皮膚上…… 夢中,妳依舊是坐在那個朝陽的房間裏,背對著陽光,戴著老花鏡,倚在躺椅中,花白的頭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出晶瑩的色澤,壹本普通的食譜,妳每天總是翻上壹遍,嘴裏喃喃:“小丫頭正在發育,得給她弄點好吃又有營養的。”老式的收音機在紅木的床頭櫃上沙啞地唱著錫劇,那幅畫面,就定格在我的夢裏……

這是壹篇感人肺腑的考場佳作,文章的成功在於細節的真實感人。小作者通過夢中的幾個細節,回顧了祖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做菜、查菜譜、餵湯、安慰,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也飽含了對祖母的深切思念之情。

例6 (中考優秀作文《發生在初三的故事》片斷)老師的行為在固定化、模式化、壹體化。抱著壹疊考卷進教室,又抱著壹疊考卷離開教室。數學老師剛走,英語老師又緊跟其後,當然物理老師見縫插針。日復壹日,我們每個人每天每時每節課,筆耕不輟——只因為六月那壹戰。然後未懂之題,忙著向老師“求救”,忙著訂正試卷……緊張,是唯壹不變的基調。於是乎,我們生活中充滿著緊張,緊張成為我們擁有的壹切。學校、食堂、宿舍三點壹線是不可改變的航向;吃飯緊,走路緊……只為擠出更多時間來學習……

作者在回顧整個初三的學習生涯之時,也非常善於進行細節描寫。例如對各科老師爭分奪秒的行為,中考前夕“三點壹線”的枯燥生活,以及吃飯、走路的匆忙場景的描寫,都是很充實、很生動、很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刻畫,妙趣橫生,讓人不禁莞爾。

四、 積澱文化,豐富內涵,求意蘊之美

材料的匱乏,語言的幹癟、乏味,精神家園的荒蕪,應該是當下考場作文亟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為此,積澱渾厚的文化底蘊、豐富作文的內涵、追求作文的意蘊美應該是我們所需要掌握的壹大法寶。

例7 (中考優秀作文《“悶”-“門”=“心”》片斷)請看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之交;請看看管夷吾與鮑叔的肝膽相照之情;請看看劉皇叔與諸葛亮的互敬互信之誼……我們何不仿效陶淵明老先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時,我們就能夠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不讀讀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何不讀讀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何不讀讀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何不走進《巴黎聖母院》,領略人性的真善美;何不走進《簡·愛》的生活,體會她不卑不亢的人格力量……

此文最出彩之處莫過於豐厚的文化底蘊。作者充分地調動了自己平時的閱讀積累,旁征博引,諸如“高山流水”“采菊東籬”等歷史典故,諸如《巴黎聖母院》《簡·愛》等文學名著,諸如“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等經典詩詞,作者無不信手拈來,運用自如,賦予了文章強烈的文化色彩與文化氣息。

例8 (中考優秀作文《為了自己的夢想》片斷)“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往事零落飄散,化作塵土,但花間殘留的余香不會褪去,就像人處在挫敗之際,也存有自己的美麗和芬芳壹般……“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連最微小的生命也有它存在的意義——陷入黑暗的泥土中,孕育新的生命。這是落紅的夢想,和我壹樣,沈郁低調,但又有所行動,不願當枝頭永遠嬌艷的花,而是深入泥土,去開拓新的世界,制造養料,紛繁美麗……“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在半醉半醒的迷離人生中,創作出無數的經典之作,不求高官厚祿,只願月下放歌……

這篇文章的特色不僅在於豐厚的文化意蘊,更在於賦予經典詩詞以創新的內涵,做到“古為今用”“古今壹脈”。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壹句以落紅的夢想引出自己的夢想也是“深入泥土,去開拓新的世界”;“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等句以詩人在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中追尋夢想來激勵自己要努力抓住屬於自己的夢想,奮勇向上。諸如此類,作者所引用的每壹句經典都演繹著詩句、古人與“我”的夢想淵源,上下千年,任思緒縱橫其間,足見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不凡的文字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