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辣子雞:流行於歌樂山壹帶,後演變為辣子雞壹條街。辣子雞流行時,打的上山吃雞盛況空前。 3、啤酒鴨:因菜成街的在重慶不少。南岸六公裏便是因經營啤酒鴨而形成的壹條街。起初,那裏只有幾個小門面,現在則壹到夜晚霓虹燈便閃亮登場,幾十家館子人丁興旺,人聲鼎沸。
4、泉水雞:有人說,南山出名在於泉水雞壹條街。據說店家用竹竿接了泉水,引到廚房,將仔雞洗凈了,剁成小塊,放進瓦罐,摻進泉水,就火上煨著,少不了紅辣椒,紫花椒,青皮蒜,黃老姜,再丟壹把發好的黑香菇,就做成了泉水雞。
5、豆花魚:豆花魚的興起跟橋有關。重慶這幾年橋修得多了,過江輪渡就用得少了,有些囤船便改成餐館,客人邊吃魚邊看江景。
6、太安魚:出自重慶潼南縣太安鎮。1994年開始風行。但這道菜比較講究技巧,仿冒不容易。
7、毛血旺:出自重慶沙坪壩區磁器口鎮,壹個保留了重慶古老碼頭文化的小鎮,將毛肚、血片(鱔魚)、鴨血旺壹起煮,也是來自碼頭力工,隨著磁器口興旺而火爆
8、郵亭鯽魚:出自重慶大足縣郵亭鎮。1997年開始風行。調料非常多,吃法講究。
9、泡椒牛蛙:1996年開始風行。最開始是牛蛙,後是泡椒墨魚仔,並衍生出各種泡椒系列。
10、烏江魚:出自重慶涪陵地區。烏江貫穿重慶涪陵、黔江地區,支流眾多,勝產各種野生魚,烏江魚的做法是講究魚的鮮,但城市裏壹般都是養殖魚。1998年開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