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懷化步行街賣的豆腐1.5分。好吃。這是什麽豆腐?

懷化步行街賣的豆腐1.5分。好吃。這是什麽豆腐?

花橋豆腐為什麽這麽好吃?是因為花橋特殊的水質,還是因為花橋人制作豆腐的“獨特”技術?黃華和的母親張鳳金做了壹桌豆腐,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花橋豆腐用的大豆原料講究,壹般用良種玉豆3號和湘春豆13,用它們加工的豆腐嫩而白。”張鳳金指著房間裏的壹袋袋大豆告訴我們,打磨豆腐的第壹步是使用真正的材料,仔細清洗大豆,洗鍋。

材料準備好後,就是泡黃豆了。做壹桌豆腐大概需要4公斤大豆。做了30多年豆腐的張鳳金,習慣把每桌豆腐所需的黃豆泡在小桶裏,以便掌握每天的出貨量。“黃豆的浸泡時間也很有講究。夏天3、4個小時,冬天7、8個小時。”張鳳金說。

說話間,只見黃華把泡好的黃豆倒進機器裏拋光。隨著機器的隆隆聲,原漿汩汩流入桶中。隨後,黃華將熱水倒入原漿桶中打漿後過濾。最後將過濾後的光滑原漿倒入鍋中煮沸,直至溫度達到90℃以上。“這個時候壹定要把握好火候。”正在給爐子加煤的黃華說,溫度不夠或者時間太長,都會影響豆漿的質量。

動作敏捷的黃華將煮好的漿倒入桶中,母親張鳳金將煮好的漿桶推到門口鹵榨。“我們也必須把握住鹽鹵的腳步。有了多年的經驗,我們可以輕松做到。”張鳳金說,當她第壹次學做豆腐時,她經常點不到鹵水,她做的豆腐要麽太老,要麽不能凝結。

鹵水後開始凝固的豆腐花繼續在罐中靜置約65438±00分鐘,使豆漿壹步凝固。後來,張鳳金用勺子輕輕地舀進了木盤。滿了以後,他用布把豆腐腦包起來,蓋上木板,用千斤頂擠水排出。“期間調了兩次千斤頂,整個過程大概需要30分鐘。”張鳳金說,當水被擠出時,壓實的豆腐既結實又有彈性。

壹個小時,從壹桶泡好的黃豆到壹塊塊白嫩的豆腐,張鳳金制作的花橋豆腐出現在我們面前。“我不知道妳是否看見了。從頭到尾,豆腐的制作都離不開開水。花橋豆腐之所以這麽受歡迎,是因為我們用的是從山裏流出來的白門井水。”張鳳金告訴我們,準備好的豆腐最後用白門井水浸泡,不僅保鮮,而且豆腐味道更好。她還告訴記者,用城裏的自來水泡花橋豆腐,味道也不會像我們家那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