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筍→原料預處理→蒸煮→冷卻漂洗→修整→分級裝袋→註湯→封口→殺菌→冷卻→成品。
2.操作要點
(65438+
(2)蒸煮將竹筍放入蒸鍋中,用0.2%的檸檬酸覆蓋,煮20分鐘,直到它們徹底腐爛但不爛到可以撕裂,然後立即撈起,用冷水冷卻。冷卻壹定要徹底,否則竹筍顏色會變暗,成熟後會出現軟化酸敗的現象。
(3)冷卻漂洗:將處理後的竹筍浸泡在流水槽中,漂白16 h~20 h,每隔5 h必須全部換水..漂洗時間可根據當地氣溫、水溫、水質、竹筍的pH值適當調整。漂洗時間過長,會影響竹筍的口感、色澤和營養成分。
(4)修剪挑選大小、顏色、質量相同的竹筍,以筍尖為準切成筍片,然後取原料裝袋。
(5)分級和裝袋分級以竹筍大小、肉厚、光澤、香味為標準。壹等品為鐘形或炮彈形筍,節間肥短,筍鮮嫩,色香好;二級為角形筍,節間長,稍彎;第三等級是細長彎曲的竹筍。裝袋前,竹筍要用清水洗凈,同壹袋中最大竹筍與最小竹筍的質量比不得超過2。套袋時,筍尖和筍頭應錯開,整齊美觀,包裝材料應為復合透明蒸煮袋。
(6)將0.2%檸檬酸、0.15%果蔬保脆添加劑(ZB)、0.2%果蔬保鮮添加劑(ZB2)、耐曬通用護色劑(HA)、3%食鹽加入水中,溶解過濾後放入桶中,再加入復合透明甑袋中。
(7)壹般應采用真空封口封口,盡量排盡袋內空氣,註入湯汁後立即封口。如果加完湯後袋口內壁仍有少量水汽附著,可用幹凈的幹布擦幹後密封。
(8)殺菌冷卻,成品經巴氏殺菌,殺菌溫度為65438±000℃,殺菌時間為65438±05min;滅菌後,取出成品,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