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蕩上秋千,懶得搓嬌嫩的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漬滲透著薄薄的綢袍。
突然,來了壹位客人,她絕望極了,她沒有穿鞋,只穿著襪子走開了,連頭上的金別針也掉了下來。她害羞地跑開了,靠在門上,聞著青梅花的香味。
欣賞1:
這個詞是壹個可疑的作品。如果真的是易安的作品,對於趙卿早期的作品,應該是以少女天真的態度來寫的。
最後壹部片子蕩秋千後的精神狀態。詩人寫的不是蕩秋千的快樂,而是把“蕩秋千”後的瞬間給剪了。
雖然此刻所有的動作都停止了,但我還是能想象到那個女孩在秋千上蕩來蕩去,穿著輕盈,像燕子壹樣在空中飛翔。“起來調整壹下纖纖玉手”“調整壹下纖纖玉手”這幾個字很貼切。從秋千上下來後,手有點麻,但也懶得動壹點,寫寫姑娘的總決賽。“纖纖手”說起《古詩十九首》:“E-E紅粉妝,纖纖手。”為了描述手的溫柔,也為了指出人物的年齡和身份。她穿著“單衣”,那是羅尚第壹次嘗試,她出了壹身細汗,額頭上有晶瑩的汗珠。這種精致美麗的表情,就像是用晶瑩的露珠裝飾的精致細膩的花枝。“露濃花稀”這句話,既說明了時間是春日早晨,地點是花園,又襯托了人物的美麗特征。全片以靜為動,用花來形容人,生動地勾勒出壹個女孩蕩秋千後的表情。
下壹部電影講的是壹個女孩第壹眼見到來訪者的情態。蕩完秋千後,她累得動彈不得,突然壹個陌生人闖進了花園。“看見客人進來了”,她壹驚,來不及整理衣服,就匆匆走了。
“襪子”就是沒空穿鞋的時候,穿著襪子走路。“金釵滑走”是指頭發松散,掉在地上匆匆寫下時臉上的表情。雖然沒有正面描述這位不速之客是誰,但從詩人的反應可以確認,他壹定是壹位漂亮的年輕人。“帶著恥辱走”這四個字準確地描述了她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和外在舉動。“和而恥”者,恥也:“走”者,奔而去也。然而更妙的是那句“門邊回首,卻聞青梅”。它用精致的筆墨描繪了少女不敢見又想見,不敢見的微妙心理。最後,為了偷偷看他,她不得不用“嗅青梅”這個細節來掩飾自己。在接下來的影片中,用動作來描述心理,幾個動作分明曲折,生動地刻畫了壹個女孩驚訝、尷尬、好奇、愛慕的心理活動。唐代詩人韓沃在《贛榆集》中也寫過類似的詩:“見客入而笑走,手搓壹梅映中門。”但相比之下,“笑著走”是輕佻的,“羞著走”是深刻的:“用手搓梅子”只能表示焦慮,“聞梅子”則可謂矯情:“仲英男人”似若無其事,“倚門”則瞻前顧後,少女偷窺的姿態優雅。
欣賞二:
靖康之亂前,詞人李清照過著幸福的生活。她這壹時期的詞主要表現了她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風格基本上是鮮明的。《絳唇》(the swing)大概就是這壹時期的早期作品。
這個詞的第壹部電影,用“漫不經心的手”和“厚花薄衣,薄汗輕衣”刻畫了壹個身材嬌小,眉宇間掛著汗珠,剛下秋千就香汗淋漓的如花少女的美好形象。然後,詩人轉動筆桿,讓安靜的文字世界掀起風浪。女孩突然發現有人來了。很自然地,她急忙穿上鞋,露出襪子,羞澀地朝屋裏跑去,頭上的金釵滑落。這生動地刻畫了封建社會閨閣少女的另壹種心理和行動,即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恪守所謂的“禮”。然而,她羞澀地跑向門口,卻沒有像往常壹樣立即躲進屋裏,“倚著門回頭,卻嗅著青梅。”
李清照的兩個短句,像李漁《迎珠》中的“嚼紅絨笑檀郎”,成功地寫出了壹個少女的情態。同時,李清照的這兩句短句生動地揭示了少女的內心世界。她並沒有真的聞到青梅的味道,而是用它們來表明沒有發生什麽事情來掩蓋她的緊張。這和歐陽炯的《何明王朝》有異曲同工之妙:“石榴是裙帶關系,所以會嬌嫩玉指,竊撚雙峰金線。”黃崇之《玉女歸元傳聞》有“焦波溜走,手撚玉梅低”的相似之處。這類似於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年輕女孩玩辮子和手帕來掩飾她的害羞和緊張。至於“回眸”,與歐陽炯《南鄉子》中“水上客在沙上,回眸,笑指住蕉林”的“回眸”,與李遜《南鄉子》中“玉纖指花深處,爭壹回眸,孔雀雙雙對日舞”的“回眸”,雖然表達的是內容和感情。李清照兩個短句裏的“回眸”,是姑娘對打擾她自由發揮的人的不愉快。她想看看是誰打擾了她,是誰,什麽樣的人讓他這麽尷尬。這表現了她的天真和勇敢,表現了她對封建禮教枷鎖的蔑視。這種思想感情,就其內容而言,遠遠超過了對生活這壹面的描述。
在李清照之前,雖然大部分的詩詞都是寫女性的,但是能夠描寫女性形象,寫出她們的內心世界的卻很少,而且是意味深長的。李清照的《粉唇》,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它不僅有心理描述,而且有壹定的含義。確實是壹部關於封建社會少女(詩人自我寫照)的好作品。完全可以媲美李清照的著名詞作,如剪梅(《壹枝藕香可留秋玉》)、醉花吟(《霧濃雲愁永》、武陵春(《風已止塵香花已盡》)、慢聲(《尋訪》)。
作者相關紀念: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詞國皇後”之稱,曾“壓江南,以詞蓋北方”。自明代以來,中國有四個“李清照紀念館(廳)”和幾個“蓮花寺”。
山東章丘紀念館
章丘清兆園位於明水白水泉畔,總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建築1.270平方米,水面1.500平方米,綠地1.0萬平方米。於1997年5月1日正式開通。
山東青州紀念館
李清洲清照紀念館位於青州古城西門外的陽西湖畔。占地面積約630平方米。這座建築坐北朝南,北面的大門裏有壹條隧道。東邊有順和樓,西邊有四松亭,都是清代建築。隧道盡頭是壹座四合院,建於1993。門上有著名詩人蕭勞題寫的“李清照紀念館”的匾額。
山東濟南紀念館
濟南李清照紀念館位於趵突泉公園劉旭泉北側的壹處院落內,總面積約360平方米。北宋時,這個院子是濟南富家張的院子。晉代改為靈泉寺,清末改為鹹豐進士山東巡撫丁寶楨祠堂。因為清初詩人田文的壹首詩《劉緒全訪故裏》,人們誤以為李清照故居就在劉緒全附近,然後各路文人墨客都加入附會,所以說李清照故居在晉安。
浙江金華紀念館
李金花清照紀念館位於金華市區南角巴戎路巴戎樓。巴戎樓,原名玄昌樓,又稱元昌樓,是南朝齊隆昌元年東陽知府沈約所建。1994年,巴戎樓文物保護管理所將巴戎樓正殿改為李清照紀念館。
因李清照曾在杭州西湖清波門居住,有關部門在瀏陽文英公園水杉溪處建有清照亭,2002年開放。濟南歷城區盤龍山森林公園還有壹座清兆亭,2004年開放。
李清照曾被尊為蓮花神,供奉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蓮花寺。從清朝開始,濟南人就把李清照做蓮藕神作為祭品。
此外,還有濟南泉城廣場、河南開封濱河路、北京中華世紀壇三層環廊的李清照全身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