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店門店數量來看,錦江酒店、BTG酒店、朱華集團均超過5000家,而綠色酒店門店數量在1000-5000家之間。
從酒店產業鏈企業的區域分布來看,廣東聚集了壹批酒店行業上遊的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包括萬科和R&F地產。江浙滬皖地區有很多酒店運營商,包括錦江酒店、格林酒店、金陵飯店等。以及上遊的智慧酒店解決方案企業科大訊飛,下遊的會展旅遊企業宋城演藝、Mio會展等。還有壹些北京、天津、西藏、雲南的酒店或旅遊企業。
2.中國酒店業市場份額分析。
2021中國酒店集團中,錦江國際集團、朱華酒店集團、BTG如家酒店集團、綠色酒店集團、東城集團、尚美生活集團、亞朵集團、德龍集團、白壹酒店集團、嶽峰酒店及度假村位列中國前十,其中錦江國際集團占比超過22%,位居行業第壹。
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2021年度中國酒店前十大品牌分別為維也納、漢庭、如家、格林豪泰、全季、7天、錦江之星、城市易、尚客優酒店、莫礪鋒,前三大品牌市場份額分別為7.11%和5.81%。
3.酒店集團的市場集中度分析
按照2021的酒店客房數計算,中國前五大酒店的集中度約為59%,前十大酒店的集中度約為80%,比2020年有所提高,但與美國等成熟市場相比仍有差距。
4.中國飯店企業布局與競爭力評價。
從酒店業務占比來看,君亭酒店、錦江酒店、BTG酒店重點發展酒店業務,萬達酒店發展、金陵飯店、九華旅遊也涉及商貿旅遊服務。從酒店行業營收規模來看,酒店行業上市公司中,錦江酒店、朱華集團、BTG酒店、復星旅遊文化等公司營收較高;從酒店業的毛利率來看,金陵飯店、君亭酒店、錦江酒店等公司的毛利率較高。
註:萬達酒店開發財務報告以港元列報,已按65,438港元+0 = 0.83元人民幣折算。
5.中國酒店業競爭狀況綜述。
從“五力競爭模型”來看,目前國內酒店品牌眾多,品牌集中度較低,尤其是中高端品牌,市場競爭激烈。酒店業準入門檻低,但近年來受疫情影響,酒店業虧損嚴重,新進入者減少;酒店主要提供短期住宿等服務,替代品很少。主要趨勢是消費升級下,行業內的經濟型酒店被高端酒店取代;傳統酒店行業的供應商主要是酒店用品、食品飲料廠商,供應商數量多,議價能力低,但智慧酒店解決方案等技術供應商議價能力強;經濟型酒店的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不在乎酒店的附加功能。而且經濟型酒店較多,所以消費者有壹定的議價能力,而中高端酒店的服務水平和功能不同,更註重消費體驗的消費者議價能力較低。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中國酒店業的五力競爭概括如下:
——更多對該行業的研究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酒店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