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間驢肉火燒
河間火燒驢肉是河北省河間市漢族的傳統菜肴。冷肉配蛋糕,然後凍驢,凍驢嘴融化。河間火燒驢肉的味道外熱內涼,爽口醇厚。
2:正定八大碗
“八大碗”,壹道北方特色濃郁的菜,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說常山趙子龍打勝仗時,經常用四碗葷菜和壹些素菜來犒勞士兵,跟隨趙子龍的廚師和壹些士兵,把趙子龍犒勞士兵和招待朋友的菜肴的做法,在晚年退伍後帶回家鄉,並不斷加以改進。這種四碗葷菜四碗素菜的形式,在唐代被定型為“八碗”,並廣為流傳。正定八大碗的特點是葷菜不油不腥,素菜不弱。它們配上饅頭和米飯,吃起來香味十足,咽下去回味無窮。
3:金獅魚
金獅魚是石家莊的壹道傳統名菜。光聽名字和長相,這道菜霸氣十足,口碑不錯。這道菜始於民國初年,由石家莊中餐館著名廚師袁首創。因其色澤金黃,形似獅子,故名。1952年在河北八市烹飪技術展示大賽中被袁烹飪。這道菜也是1983參加全國烹飪鑒定會的河北省名菜。金毛獅子魚是以鯉魚為主料,用鯉魚加工裝飾,油炸而成,色澤金黃,魚絲蓬松如獅,酸甜可口。
4.金鳳黃燜雞
石家莊金鳳扒雞始於20世紀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它采用獨特的制作工藝,用蜂蜜上色、油炸雞肉,用中藥秘方湯烹制。具有壹定的藥理和保健作用。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在1984正式註冊了金鳳扒雞的商標。
5:滄州火鍋雞
火鍋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的麻辣火鍋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後來滄州人把麻辣火鍋和雞結合起來,就成了現在的滄州火鍋雞,也就是火鍋裏的鬥雞。
6:白雲章包子
白雲章包子是用新鮮的牛肉和蔬菜做餡的。白雲章包子的特點是皮特別有筋,煮出來的白雲章包子特別好吃,壹口吃下去味道很好。白包子店是中華老字號,創建於1919。是白師傅以個人名義開的壹家包子店。1958年,白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雙雙獲得全國大中城市包子質量評比壹等獎。
7:保定面糊
最早產生於清康熙十年的“保定面醬”,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它質量好,久負盛名,是理想的烹飪調料。保定的甜面醬是用優質面粉釀造的。又濃又甜,顏色紅棕色,倒著放在碗裏。傳統的釀造是將面粉做成面團,蒸熟,放入竹匾或木箱中數日,然後從池中取出,加入淡鹽水,在陽光下暴曬半年。現在在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生物技術人工培養米曲黴制曲,利用太陽能進行低溫低鹽發酵。槐茂甜面醬味甜,營養豐富,可以生吃,也可以作為烹飪的調料。保定的小吃之所以萬裏香,受到老百姓的青睞,壹個主要原因就是在炒菜燉菜中加入面醬…
8:白洋澱皮蛋
白洋澱皮蛋又叫“河北皮蛋”。主產於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澱地區。白洋澱皮蛋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清朝時期,當地設立了許多作坊加工皮蛋,暢銷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白洋澱水域廣闊,當地居民利用其豐富的水資源,世世代代養鴨。這裏的鴨子成群遊動,生活在淺水湖泊中,覓食魚、蝦、水蠕蟲、蝸牛、蚌類、藻類等新鮮食物,鴨蛋體積較大。白洋澱皮蛋以當地鱒魚和鴨蛋為原料,工藝先進,配方科學。如果把蛋殼剝開,就能清楚地看到。
9:邯鄲抻面
拉面是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壹種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面食家常菜。相傳是從武安傳入,流行於邯鄲縣西部,用上等小麥粉制成。口感適中,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之壹。
拉面的制作方法:
和面:和面很重要,和面的質量直接影響最終的效果。先用溫水將鹽融化,用溫鹽水壹點壹點倒入面團中,形成軟硬適中的面團。
進入關鍵步驟:即揉面,雙手握拳蘸溫鹽水,然後用力均勻揉成面團。把面團的壹邊折起來再踢壹次,同樣的力度繼續同樣的事情。雙手沾滿水,然後折疊壹邊,繼續同樣的動作,繼續用力踢臉,臉光光的,手光光的。這時,面團已經調和好了。
醒發:面團醒發後,將面團搟成大塊,切成條狀。左右手各拿起面團的壹端拖長,盡可能的細,放入開水中煮面條。
鹵水:蔥蒜切片,用醬油腌制備用。面團放壹邊,可以做鹵汁,白菜切絲備用,油燒熱,快速倒入蔥蒜,快速倒入白菜,翻炒,加鹽加水片刻。卷心菜變軟後,加入雞精即可食用。取出面條,澆上鹵汁,就大功告成了。
10:承德涼粉
承德的居民吃涼粉已經有300多年了。人們喜歡吃涼粉,不僅因為它味道鮮美,可以解暑,還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據《中醫大辭典》記載,綠豆涼粉具有“清熱解毒,治疼痛、壞疽、瘡腫、燙傷、跌打損傷,清藥、酒、食之毒”的作用。
去河北玩的朋友可以嘗嘗當地的美食。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小吃。慢慢給大家整理。我喜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