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班第壹天,我熱情地湊過來,主動搭訕。我終於找到壹個會說話的夥伴了!我三言兩語就知道這個人的好處!我真的很難通過看她沒有壹絲皺紋的臉來判斷她的年齡,但她說她大女兒三十多歲了,所以她肯定超過50歲了。她是來自牙買加的第壹代移民,來美國已經幾十年了。她女兒很優秀,畢業於耶魯戲劇系。她毫不掩飾自己是虎媽,從小就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從她的工作態度可以看出這壹點。她寫得又快又好,沒有她搞不定的事。有時候我的設計真的很難編碼,但是她不服輸,白天辦公室處理不了就帶回家做。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訴我:“搞定了!我真的很討厭妳。為了那個小三角,我2點才睡覺!”
Tina個子不高,塊頭也不大,但也風情萬種。有時候她穿的衣服領口低得出奇。每天輪流戴不同顏色和款式的假發上班,各種首飾叮當作響。她有壹張小臉和壹雙迷人的大眼睛。當她告訴我她結過四次婚時,我並不感到驚訝。
最讓我驚訝的是蒂娜對各種文化的接受,尤其是食物,這讓我簡直好奇她是哪裏人。比如我讓她嘗嘗老幹媽豆豉辣椒醬,她吃了就愛上了,然後讓我給她買壹瓶放在辦公室。其他的東西,不管是酥脆的紅棗還是枸杞月餅,都給她,她吃得津津有味,眼睛都不眨壹下。吃完後,我擦了擦嘴,問還有沒有。我看著她漂亮的大眼睛,常常不忍心拒絕,就把我的股票都給了她。
事實上,她喜歡任何國家的菜肴。為了吃到她最喜歡的壹道印度菜,她甚至向印度同事要了菜譜,然後去壹家印度食品店買了原材料自己做。老板從印度帶回來壹道甜品,大家隨便嘗了嘗。她壹口氣把剩下的都吃了!
她也喜歡聽音樂。她工作時戴著壹個大耳機。如果妳想和她說話,妳必須走向她並做手勢。但她不聽嘻哈,也不聽說唱。她最喜歡的是古典音樂。有時候耳機沒插好,音樂突然溢出辦公室。她自豪地告訴我,她小時候拉大提琴,學芭蕾。
蒂娜也瘋狂迷戀花樣滑冰比賽的場景。每當有重大國際比賽,她都會花大價錢去看。幾周前,我特別請假去加拿大看了壹場國際比賽,對所有選手都了如指掌,因為很多選手從她十幾歲就開始關註她了。還告訴我,美國和加拿大的亞洲選手在花滑比賽中表現非常搶眼,金牌將由他們奪得。說到關穎珊,她捶胸頓足,這比她沒有獲得奧運金牌還要痛苦。
最神奇的是這個牙買加黑人大姐特別喜歡看中國雜技,經常拍壹些精彩的視頻片段和我分享。我不太懂雜技。我只是點點頭,聽她解釋。
有壹天我跟她說我剛看了壹部新的香港電影叫《追龍》,她問我是誰主演的。我想知道劉德華的英文名是什麽。她剛念劉,就猜到是劉德華。我驚訝得合不上嘴,她卻輕描淡寫地說港臺影星我都認識,家裏有幾百部中國電影,然後她報了壹堆我熟悉或不熟悉的電影名和主要演員。她說她只是喜歡外國電影和外國文化。
我經常嘆氣,問她,大姐妳是哪裏人?她笑著說我絕對不是典型的牙買加女人。然而,牙買加本身是壹個非常多元化的社會,盡管它深受英國文化的影響。她說她的壹個姐夫是中國人,所以她有壹堆中國血統的侄子侄女。她還有壹個印度妹夫,現在女兒的未婚夫是希臘人,所以家裏是聯合國。再加上幾十年在美國的生活經歷,她已經逐漸模糊了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
昨天她說她女兒要去鎮上和她壹起吃飯,問我附近哪裏有好餐館。我說附近有家泰國餐館,還不錯。她馬上說:“太好了!我最喜歡泰國菜了!”我說:“有沒有妳不喜歡的美食?”她點點頭,仔細想了想說:“也不盡然!”我大叫:“早就知道了!”"
我覺得蒂娜是壹個不折不扣的“正統”美國人,壹個可以接受任何文化的人,也是在這個熔爐裏存活下來最多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