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古法紙包雞的具體烹飪做法是?

古法紙包雞的具體烹飪做法是?

小母雞1只(1~1.25千克),姜汁10克,白糖200克,精制醬油500克,玉扣紙數張,五香粉少許,味精少許,黃酒50克,白酒100克,花生油1千克。做法壹

1.將小母雞(即未生過蛋的,當地稱項雞)宰殺後,去頭去腳去翅膀,破膛取出內臟,沖洗潔凈,切成重約50克的小塊,在每塊的壹面輕輕剞出梳子花刀,將玉扣紙裁成25厘米左右見方塊20張,放入150度的生油鍋內略炸,撈出備用。

2.將醬油、糖、白酒及適量姜汁、味精、胡椒粉、五香粉放在壹起攪勻成醬料。

3.然後將雞塊放入醬料內腌漬十多分鐘取出,每塊抹上壹點姜汁,用炸過的玉扣紙包成長方塊,要包嚴實,勿使透氣。

4.將鍋放大火上,下花生油燒至180~200度時,放入包好的雞塊炸至浮上油面,而不發焦,原汁不流出,即撈出裝盤,打開紙包食用。

制法二

原料

雞1200克(壹只)。 玻璃紙。蔥5克、姜5克、味精2.5克、精鹽3.5克、紹酒25克、芝麻油120克、花生油10

制作過程

將雞脯肉去筋膜洗凈,片成長4厘米、寬1厘米、厚0.2厘米的片。加入蔥末、姜末、味精、精鹽、紹酒、芝麻油腌漬入味,分別用玻璃紙包成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每壹塊露壹點紙角。用香菜梗把口紮緊。炒鍋放花生油燒至四成熱(約100℃)時,將紙包雞逐個放入炸至杏黃色熟透時。撈出瀝油,整齊地擺入盤中,食時提紙包的露角,將玻璃紙去掉即可食用。

做法三材料

主料:雞柳(2塊,330克)、荷蘭豆(100克)、蔥(1根)、姜(2片)、紅尖椒(1只)

腌料:黃酒(1/2湯匙)、海天鐵強化金標生抽(1湯匙)、鹽(1/3湯匙)、香油(1/2湯匙)、白胡椒粉(1/3湯匙)

調料:油(1碗)

工具:廚房紙(8張)

做法

1、雞柳洗凈,斜切成塊狀,加入腌料抓勻,腌制15分鐘。

2、紅尖椒去蒂和籽洗凈,切成細絲;蔥和姜都切成絲;荷蘭豆撕去老筋洗凈;廚房紙壹分為四塊。

3、取壹片廚房紙,依次放入荷蘭豆、雞柳和蔥姜絲,然後包裹成形。

4、將紙包雞置於盤中,直至將所有的雞柳都做成紙包雞。

5、燒熱1碗油,放入4~5塊紙包雞,以中火炸至金黃色,撈起用廚房紙吸幹余油。

6、繼續放入紙包雞炸至金黃色,撈起吸幹余油,直至將所有紙包雞都炸完。

7、將炸好的紙包雞排放入碟中,灑上紅椒絲,即可上桌。

貼士

1、蔥姜絲應盡量切細壹些,包雞柳時蔥姜絲不可多放,否則會喧賓奪主,搶去雞肉的味道。

2、以選用玉扣紙為最佳,廚房紙次之,前者經油炸後,紙質較硬身,後者炸後會變軟,和雞肉粘連,比較難撕開。

3、雞柳應切得大小壹致,壹來腌制時可以入味均勻,用紙包裹成塊後會大小壹致,油炸時也容易炸勻炸透。

4、紙包雞的份量較多,不可壹次下鍋油炸,應分批分次炸之,以4~6塊為最佳。

5、油炸時火候不可過大,先開大火燒熱油,放入紙包雞後改中火炸,炸至呈金黃色便可撈起。 [編輯本段]食品特點 “紙包雞”顧名思義,菜肴是以紙包裹主料炸制而成,這是隔紙炸的烹飪法,制作獨特,菜肴可以保持雞肉的鮮嫩,調料味濃,特有異香。

此菜品雞肉脆嫩爽口,鮮香味濃。

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氣四溢,鮮美適口。

色澤金黃,香味誘人。吃起來,入口甘、滑、甜、軟,食後齒頰留香。 [編輯本段]營養價值 雞肉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不但適於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壹。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食用須知:  雞肉的營養高於雞湯。雞屁股是淋巴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儲存病菌、病毒和致癌物的倉庫,應棄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