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彎曲。由於竹類植物上冰雪堆積,樹冠尖端下垂甚至著地,每株樹幹都彎成拱形。冰雪融化後,彎曲的竹子會自然恢復,對竹林影響不大。
2、破。竹類植物的樹幹因冰雪堆積而斷裂,撕裂長度往往小於1米。
3.破裂。由於竹株上冰雪堆積,樹幹被撕裂,長成了幾米長的條狀。
4.翻轉。由於冰雪堆積,竹苗被連根拔起,立著的竹子倒了,翻了。毛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壞了林分地下系統,對竹林影響最大。
二、恢復措施
1,砍頭。剪尖是減少雪災的主要應急措施。在雨雪冰凍初期和融雪初期,交通便利地區的竹筍應盡早切斷,即竹筍切斷,留15枝左右。
2、竹林清掃。根據受害者的情況和類型有所不同。
(1)清洗應在竹筍階段後進行。竹類植物雖然被雪壓劈開,翻了個身,但通常不會死亡,甚至還能繼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如果過早砍伐,就會形成“哭筍”、“哭筍”,對竹林的更新極為不利。
(2)出筍完畢,新筍長出枝葉後,可對竹林進行清理,根據竹林受損程度區別對待。彎曲的竹子要盡量保留,尖端的斷竹如果斷的部分比較高可以剪掉。把竹子翻過來,把竹子劈開,就可以把整根竹子砍下來。
(三)砍伐少量嚴重妨礙交通或者竹林管理的竹子。
3.施肥。根據立地條件,3月上旬對毛竹林施筍前肥,采用株穴法施肥,每畝施尿素15-25kg;5-6月份采用溝施法施長效復合肥,每畝施20-30公斤。早年5-6月每畝壹次性溝施長效復合肥40-50公斤,促進竹鞭發芽生長。
4.留筍養竹。
為了恢復竹林,在出筍期要盡量多留筍,少挖小心冬筍和鞭筍。但淺鞭梢、露頭梢、後退梢、弱梢可及時挖掘,增加經濟收入。如果竹林受損嚴重,也要保留健康的小竹筍,等竹筍長成大徑竹後,再把小徑竹砍掉。竹林恢復期(2-3度),盡量少挖或不挖冬筍、鞭筍。壹般每畝能留40株左右,以後年份視竹林具體情況而定。毛竹林留長筍的目標是使每畝竹林達到150-2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