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竇炎食療的原則是調整胃的功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吃飯時細嚼慢咽,讓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飲食要清淡,少刺激性,晚餐不要過飽,食物消化後再睡覺。否則會加重胃部不適。在平時的飲食中,盡量清淡、少油膩、少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可延緩胃的排空,容易增加腹部的飽脹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蔥、咖喱、胡椒、芥末粉、濃咖啡等應減少,不利於胃黏膜炎癥的恢復,不宜食用。對於胃酸分泌減少者,如萎縮性胃炎,可給予濃湯、雞湯等美味食物,刺激胃酸分泌,促進食欲。高酸胃炎者(胃酸分泌過多者),應忌食肉湯、雞湯及過多的鮮味食物。肉可以先煮去湯汁再煮。食物要做細,做碎,做軟,做爛。烹飪方法多有蒸、煮、燉、燜、燜。註意吃有營養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食物和高維生素食物,保證身體各種營養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對於貧血和營養不良,飲食中應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肉、魚肉、肝、腰等內臟。高維生素食物有深色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註意酸堿平衡。胃酸分泌過多時,可以喝牛奶、豆漿、饅頭或面包來中和胃酸。胃酸分泌減少時,可以用濃湯、雞湯和酸水果或果汁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避免引起腹部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當妳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妳應該喝酸奶,因為酸奶中的磷脂會緊緊地吸附在胃壁上,從而保護胃黏膜,修復受損的胃黏膜。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謝產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可以增加胃中的酸度,抑制有害細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保護胃免受毒素的侵蝕,有利於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總原則:無刺激、纖維含量低、易消化、營養充足的飲食;少吃多吃;吃飯的時候放松心情,保持好心情。
1,消除病因,徹底治療急性胃炎;戒煙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藥物;治療慢性口腔感染、飲食等。
2、多吃軟的食物。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盡量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細嚼慢咽,讓牙齒完全磨碎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忌生冷、酸辣、硬食。少吃多餐,精細粗糧。胃病患者可以吃五頓飯,示範例子如下:
早餐:米粥50克,花卷50克,水煮蛋1,豆腐腦1。
餐1:牛奶300克加糖15克餅幹15克。
午餐:米飯軟飯100g,炸魚柳100g,菠菜雞蛋湯。
餐二:豆漿300克,糖10克,蛋糕25克。
晚餐:大米粥50克,蛋糕50克,肉末土豆泥150克。
3.如果妳有營養不良或貧血,妳應該多給雞蛋,多吃新鮮蔬菜和動物肝臟和腎臟。
4.對胃酸過多的患者,應禁濃肉湯和酸性食物,以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多,還有牛奶、菜泥、澱粉、面包等。可以用,口味清淡,鹽少。
5、胃酸過少的人可以給濃稠的肉湯和肉汁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促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