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溫州有哪些美食?

溫州有哪些美食?

溫州名小吃大全(附圖片)溫州是壹座商業城市,也是壹座歷史古城,很多朝代都在這裏建縣。裏面流傳著很多傳說,比如白鹿捧花過鹿城,給整個溫州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風景秀麗的溫州是山水詩的發源地,詩風興盛,至今經久不衰。大家愛吃的溫州小吃也很有學問,充分體現了溫州文化的特色。

仙前湯團,原名正德大湯團,始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代代相傳,由來已久。溫州人視吃餃子為吉祥,歷來有以餃子待客的習俗。市區年輕人訂婚,要給親朋好友送餃子券,以示親和和幸福。海外華人回國,把吃餃子當成家鄉。縣城前的餃子是用上等糯米做的,煮的時候不碎,口感細膩,有獨特的美譽。每碗8,剛剛好。有10多個品種,馬鑫餃子香甜可口。搗碎的餃子香醇爽口。當鮮肉餃子的入口被咬開時,壹股清香的汁液就會流出來,極其美味。這三個品種最受歡迎。1998 65438+2月,國內貿易部在杭舉辦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認定活動,縣前湯圓店的馬鑫湯圓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魚丸是新鮮的??魚為主料,切成細條,用酒和味精腌壹會,加白澱粉,開水中用手指挑,浮起來就熟了。吃的時候把原湯舀到小碗裏,加入米醋、味精、胡椒粉、蔥花。溫州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多魚丸店和小攤。1998 65438+2月,溫州酒家的魚丸以其良好的風味和特色,與縣城門前的湯圓壹起,被公認為“中華小吃”。

白蛇燒餅古稱胡餅。清光緒末年,鬧市區有個張寡婦,開了個燒餅店。她在胡餅的基礎上,推出了蔥油酥脆餅幹,金黃色,入口即化,酥脆可口,遠近聞名。張經常穿著白色的衣服,市民稱之為白蛇傳中的白娘娘。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餅幹被擴展為白蛇餅幹,並壹直流傳至今。000000000106煮熟的餛飩湯清澈,看起來像壹朵花,味道鮮美,爽口。因為他很高,所以被稱為龍人餛飩。鬥門頭的燈盞餅清光緒年間,溫州人陳大海、陳穗海兩兄弟在東門鬥門頭賣燈盞餅。他們強調質量,打造品牌,使用精致的材料。制得的燈盞餅外皮酥脆,肉餡爽口。好吃又好喝,獲得了很大的口碑。它叫鬥門頭燈盞馬蹄松,最早產於清朝雍正年間的樂清白象處。它因其像蹄子的形狀而得名。它是以面粉和紅糖為皮,填充糖心、培根、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制成的。刃斜,口開五刀。糖芯用手露在外面,貼在200攝氏度的高溫木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制,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矮松餅抗日戰爭後期,溫州人顧金芳在五馬口經營松餅,邊做邊賣,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口感軟糯,甜中帶鹹,清香可口,壹年四季老少皆宜。因為他個子矮,所以他的侏儒松餅很出名。

果凍是用石斑魚(即黃花魚)的膠,熬成稀糊狀,冷卻成果凍。吃的時候切成小條,加姜醋,很好吃。沿街有攤販叫賣,可以當小吃,也可以擺宴席。敲魚是用新鮮魚肉和紅薯粉做成的;用木槌敲成細細的魚片,切成條狀或菱形,放在水裏煮著吃。也有切片,曬幹後存放,作為招待客人時的零食和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