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不前進,誰來推開妳?所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
我們經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是因為……”和“我沒有完成我的計劃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找借口或者抱怨,消耗著我們的生命。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可以主動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夢想來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積極主動的人總是願意為自己在生活中做出的行為和選擇負責,選擇自己的態度和應對方式來應對外部環境;他們致力於實現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擔心那些不可控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努力提高自己的效率,從而擴大自己的關註度和影響力。
積極的態度可以給妳“選擇的自由”。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對客觀現實做出反應。積極的意義不僅僅是采取行動,更代表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不是外部環境,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去創造壹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提前計劃的行為習慣
我們常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在錯誤的道路上徘徊,消耗生命。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懂得如何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精心規劃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想做什麽樣的事,想擁有什麽樣的人,並清晰明了地寫下來,作為決策指南。這樣可以保證妳的行為與妳的目標壹致,不受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個書面計劃就是“使命陳述”。任何現存的社會組織都需要壹份“使命宣言”,任何企業或個人都不例外。“使命陳述”需要分階段評估,不斷修改完善。
定下目標後全力以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把它做對。為什麽很多人在成功的時候會有失落的感覺?很多人在努力的時候還沒有發現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了忙而忙。他們從來沒有明白自己心裏想要的是什麽,從來沒有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妳要做什麽?妳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麽?妳生活的重心是什麽?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誌力,全力以赴,執著地付諸實踐,從內心獲得最大的滿足。
3、分清主次行為習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做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妳認為有價值的,對妳的人生價值和最高目標有貢獻的事情。所以“優先”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人和動物的重要區別在於,人會分清輕重緩急。事實上,人們生活中只有少數非常重要的緊急和危機事件需要立即處理。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以保持效益和效率之間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壹位的關鍵管理。領導決定了什麽是關鍵之後,就要抓住關鍵,永遠把關鍵放在第壹位,不要被感覺、情緒或沖動所左右。如果妳想專註於當前的優先事項;我們首先要擺脫次要的東西,勇於說“不”。
有些人的失敗在於他們混淆了輕重緩急:該好好學習的時候,他選擇了談戀愛,該為事業打基礎的時候,他選擇了結婚生子。
4.對人和他人都有利的人際行為習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當成合作的舞臺,而不是競技場。大部分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經常會用二分法:要麽強要麽弱,要麽贏要麽輸。其實世界已經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別人的收獲並不是自己的損失。於是,對人對己都有利的“雙贏思維”就成了人們用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
我們從小參加各種比賽和考試,培養了壹種妳贏我輸的競爭心態。試想,誰願意在比賽中放棄?建立雙贏思維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議方案。
有共贏思維的人,往往忠於自己的感情、價值觀和承諾;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夠以豁達體貼的態度看待他人的想法和經歷;我相信這個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大家可以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誠實、成熟、開放的性格基礎上的。豁達來自於個人崇高的價值觀和自信的安全感,所以我不怕與人分享名利,所以我願意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廣闊的選擇空間。
5.同理心的人際交往習慣
我們常說,遇事要看對方。但是,我們在與人交流時,往往會犯下不分青紅皂白,妄下結論的錯誤。所以,理解別人,表達自己,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效的人際交往的關鍵是先了解對方,然後再努力讓對方了解自己。要改變匆忙提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換位思考”的溝通習慣。想要理解別人,首先要理解對方。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都渴望表達,卻往往忽略了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得廣泛準確的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感情的積累。當我們被培養成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抵制外界幹擾,學習他人意見的時候,我們的人際關系就會更上壹層樓。
6、善於記錄和總結自省的習慣
在紛繁復雜的工作中,要想頭腦清醒,不錯過重要事件,及時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必須善於記錄和總結。方式不必太苛刻,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再近壹點,就是要把特殊時間發生的特殊事件,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從每壹件事中吸取的教訓和經驗都記錄下來,定期復習,以不斷學習經典案例中的經驗;遠,就是不斷調整做事的方式方法,設計更好的人生軌跡,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與時俱進的思維模式。
7.立即付諸行動的行為習慣
與其躺著思考,坐著說話,不如站起來行動。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的不是能力,而是有效的執行力。孩子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確立人生目標並付諸行動的那壹天開始的。“不如退而結網。”所以,家長要引導和告誡孩子:不要等到壹切都準備好了才去做任何事情,而要在做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創意本身並不能帶來成功,但創意只有付諸實踐才有價值。用行動克服自己的恐懼,同時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做妳害怕的事,妳的恐懼自然會消失。用行動來推動妳的精神,不要等精神來推動妳的行為;養成“我現在就做”的習慣。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很多準備上,馬上開始行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