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大早起來,打開百葉窗,看到自己心情很不好:雨壹直下。我真的不想去,但是,我決定離開。畢竟進入雨季後很難找到壹個晴天出去玩。如果非要等到天晴,那就明年見。坐車很順利,因為帕克蘭沒有直達西雅圖的車,中途要轉車,但是在美國轉車是不收費的,所以只花了3塊錢就到了西雅圖,我以為去萊克伍德要1塊半,然後3塊錢才能到西雅圖。車程壹個小時左右,窗外景色迷人。不知不覺天就放晴了,華盛頓州的天氣變幻莫測。路兩邊都是松樹林,因為沒有高樓阻擋,視野特別開闊。妳總能看到天際線。只是藍藍的天空中那浩瀚多變的雲朵讓我看起來很瘋狂。在四川壹個美麗的地方長大的同伴覺得我大驚小怪,但她不知道像我這樣壹直生活在北方無色城市的人已經餓了多久。
西雅圖的確是個大城市,我看到了高樓大廈,象征現代文明的摩天大樓,百貨商店,還有隨處可見的餐廳和咖啡館(主要是星巴克)。雖然沒有北京上海大,但這樣的城市在美國也是數壹數二的。來美國半個月了,所到之處都是人煙稀少的田園風光。這壹次,我從農村進入了城市。再次置身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有些激動,我忘記了自己是如何抱怨家裏的人群的。
第壹站是眾所周知的派克市場。原來是壹個由數百個攤位組成的大自由市場,有賣農產品的攤位,有賣珠寶、禮品等小玩意的小店,還有酒吧、餐館,令人眼花繚亂。因為是西雅圖的必遊景點之壹,而且當時是周末,世界各地的遊客幹脆把它包了。壹進門就看到很多人圍著壹個魚攤,好像在靜靜地等著看什麽東西。原來這就是上演“飛魚秀”的著名魚攤。只要有人買魚,那幫家夥就會齊聲喊幾句,然後壹個家夥就把魚扔到櫃臺上。每個人都在等待那壹刻。可惜我攝影技術不行,捕捉不到那個瞬間。身邊壹個老太太很同情的跟我說,真的很難,她承受不了。可惜那天好像買魚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看客,於是那個賣魚的家夥幽默地對大家說:“我們不只是表演,我們也是真的賣魚”,大家都笑了。
我們的午餐在市場的壹家中餐館解決。我點了壹個叉燒包和壹個叉燒包。叉燒壹般,反正我有肉吃就行。叉燒包出乎意料,準確的說應該是“叉燒包”。市場裏有水岸視點,可以壹邊坐著吃飯,壹邊俯瞰碼頭的海景,很舒服。
根據書上說的,我們又去了著名的西雅圖中心。參觀後的結論是:後悔跑這壹趟。這是我們西雅圖之行的壹大敗筆,西雅圖就像壹個兒童活動中心。除了西雅圖地標太空針塔,幾乎沒什麽可看的。至於塔,中國到處都是這樣的塔,真的提不起我的興趣。在這裏拍照,是怕回去的人以為是在水上樂園拍的。
還好,我們泄氣後,回到碼頭,去水族館看了看,有點好玩。和我之前在國內看過的水族館相比,主要有三個看點:壹是可以看到我喜歡的海貍。看到它們仰面躺在水面上,短短的前肢裏抱著什麽東西啃著,我就忍不住笑了。另壹種是妳可以親手觸摸海星和珊瑚。我抖抖海星的小爪子,捏捏海參肥胖的身體,摸摸珊瑚敏感的觸角。我覺得很過癮,僅此壹點就值門票錢了。另壹個是“生命之環”:壹個像拱門壹樣的大玻璃環,無數透明的水母在裏面緩緩遊動,它們隨著光線變成紅色和藍色,真的很漂亮。這個海洋館門票12.5元,和國內差不多,感覺挺劃算的。
最後去碼頭看海景。水茫茫,人在壹幅畫中,不可思議。西雅圖有壹點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北京上海的,那就是無敵海景。整個城市其實有點像青島,都是高低坡。最陡的地方坐公交車下去就像坐過山車壹樣,經常可以看到青島的梧桐樹在路兩邊隨處可見。就城市規模而言,西雅圖比青島大很多,更現代化,更國際化,非常繁華。我對這座城市壹見鐘情,我知道我壹定會再來。
美中不足:其實我是壹個喜歡壹個人到處閑逛的人。雖然我是路盲,但我喜歡自己不小心插入的感覺。如果和別人壹起旅行,誌同道合也沒關系,不然經常要遷就對方,覺得自己不夠幸福。這次就這樣。我沒有仔細逛過派克市場,也沒來得及找到歷史悠久的第壹家星巴克店。我還是想找到三毛在書裏寫的那個阿富汗人阿敏的小店。然而,我的同伴們對打折的衣服和鞋子更感興趣。我剛在羅斯奧特萊斯呆了壹個小時,沒辦法。下次壹定要自己來。
壹個小花絮:我們真的花了很大力氣才找到車站。最後,當我向壹位店員問路時,這位和藹可親的金發女售貨員主動問我們是否要返程票。我簡直不敢相信。她還問我們會不會再來西雅圖。她似乎想給我們更多。我真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多要,但是我的同伴反應很快,說帶著棍子再來,還給了我們壹疊票。她的解釋是,因為她有年卡,這些票對她來說沒用,所以就給了我們。這真是出乎意料。如果在中國,沒有人會給陌生人壹點便宜,寧願遷就親戚朋友。美國,壹個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