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的人可以吃到特殊的有機果蔬,現在農產品已經多樣化。
但總的來說,不可能做到所有農產品的純綠色有機種植,只能保證無公害種植。
先說為什麽現在化肥用的比農家肥多。並不是農民不負責任,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莊稼。農民這樣做也不是為了賺錢;是因為現在的生產條件決定了最適合使用的化肥。
第壹,使用化肥方便、衛生、快捷。打開袋子撒壹下就好了。農家肥又臟又臭,運到地裏很麻煩。
特別是在山區,扛兩袋化肥到地裏能很快吃完;農家肥要用桶運到地裏。可能用化肥的已經鋪了壹畝,挑糞的還沒挑完壹擔。
二是準備期短,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小,可以及時合理安排施肥時間。
農家肥要腐熟,腐熟的過程比較長,不腐熟不能用,容易燒根,傳播病蟲害。
在植物生長最需要追肥,天氣最適合追肥的時候,買幾袋化肥,老人和婦女可以很方便地在地裏撒肥,完成施肥。
但如果用農家肥,需要追肥的時候可能還沒熟,也可能接不到糞,或者自身農家肥儲備不足不能施肥。
3.這家工廠生產化肥。只要有錢,就買不到。農家肥靠牲畜糞便和草木灰,主要存放在家裏。現在農家肥儲備很少。
除了偏遠地區,很多農村都被規劃成了社區,沒有辦法搞養殖,也不能用柴竈。
即使我們沒有搬到社區,在很多地方,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為了減少雜事,我們沒有餵牲畜,沒有燒柴火竈,也沒有農家肥。
沒有農家肥,但是地還得種,當然只能用化肥。
四、除了化肥,市面上還有很多有機肥。有機肥為什麽不能推廣?
1.肥料有壹個標準的質量檢測系統。顯然沒有有機肥,有機肥很多品種都是不合格產品,所以沒有推廣。
2.有機肥除了各種有機質外,還應有相應的氮、磷、鉀含量。然而,這些植物在有機肥中所需的大量元素總是不穩定的。可能這壹批抽檢合格,下壹批就不合格了。
至於化肥生產,只要不是有意偷工減料,都是用同樣的配方和工藝生產的,每壹批的質量基本都有保證。
3.有機肥是由農家肥和雜草廢料分解,然後加工而成。按理說,不僅環保,而且有利於土壤的長遠發展,應該大力推廣。
在實際生產中,廠家往往沒有耐心等待漫長的分解過程,也不願意做那麽多工序,直接去草原之類的地方挖腐殖質、泥炭土進行加工。
挖走過多的腐殖質和泥炭土也是對那些地方的生態破壞。
5.過量使用化肥,長期下來確實對生態環境和人的身體不好。但目前農村勞動力少,各方面技術跟不上,只能用化肥。
解決的辦法當然是大力發展礦物肥料,有機肥之類的。不可能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用農家肥。
只是新型肥料的研發需要壹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需要國家的支持,需要科技的支持,需要農民朋友合作接受新技術,更重要的是需要農村整體環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