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壹生只有短短的百年。應該怎麽度過?有人說為了養家糊口累了壹輩子,有人沈迷金錢享受生活,有人奮鬥壹輩子追求夢想。大部分人都羨慕成功,認為只有那樣,這輩子才能算是成功,但總是不開心,總不如別人,所以總是把自己放在壹個無色的世界裏。
事實上,真正成功的人,他們的名氣和成就總是伴隨著豐富多彩而有趣的生活。他們知道,生活是壹個百味瓶,生活是由瓶中的千萬種味道組成的。蔡瀾先生曾經說過:人生苦短,不能永生。不如過有趣的生活,做個俗人。
《所有的味道都是生活》壹書收錄了蔡瀾先生的26篇散文。書中,壹碗白飯、壹口濃湯、壹杯香茶、壹壺清酒,都能化身他作品中鮮活的主角;壹場小病,壹次理發,壹天的朋友,壹幅草書,都可以組成蔡瀾先生雄辯的故事。
作者蔡瀾被大多數人稱為“食神”。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幾年前他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總顧問。然而,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吃。沒有過人的才華,他怎麽可能成為香港四大才子之壹?
“見多識廣,琴棋書畫,聲色富貴,吃喝嫖賭,文學電影,無所不知。在電影、詩歌、書法、金石、飲食方面,可以說是壹等壹的通路。”這是金庸對他的評價。
福建東南衛視拍攝《味覺溶液之謎》的時候,王生智第壹個想到了蔡瀾先生,想請他做主考官。蔡瀾聽說這個節目要在農村拍攝,但壹想到農村會被蚊子追逐,他就拒絕了。但當王生智提到壹種叫夏布羊肉湯的美食,並告訴他夏布羊是壹種只吃海苔的羊,而海苔是他從來沒有吃過的,他瞬間動了心。他說:
蔡瀾就是這樣壹個人物。雖然有些事情他很難接受,但是只要他感興趣,就壹定要去嘗試。這難道不像壹個不懂得權衡利弊的孩子,有點可愛有趣嗎?
就蔡瀾而言,只要是生活,就沒有什麽不能引起他的興趣。下棋、書畫、吃喝玩樂都是他的愛好。
他曾經說過,年輕人的困惑就是沒有愛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不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麽。再研究壹個興趣,怎麽會孤獨無聊,怎麽會迷茫?興趣來了,壹路學習下來,知識面拓寬了,執行力提高了,興趣可以發展成事業。何必呢?
可以說,蔡瀾壹生都在努力,在港片巔峰的時候做制片人,在書最暢銷的時候出書。他都嘗試過,包括美食家、專欄作家、節目主持人、商人,玩得很開心。作為港產“四大才子”之壹,其他三位有的死了,有的安享晚年,唯獨蔡瀾繼續成為21世紀新寵,到處活躍,這和他的性格有關。
當蔡瀾終於在福建喝到他夢寐以求的於霞羊肉湯時,他將它與酒店餐廳裏的羊肉湯進行了對比:
聽聽這個,哪像個老人的話?蔡瀾,壹個老人,居然把這樣幼稚的話寫在壹本書裏,告訴了全世界。也許,這種純真率真的可愛,恰恰說明了他熟練掌握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被生活所控制。難怪人們說“蔡瀾是最瀟灑的人”。
這種描述似乎有點不專業和進取。但是在這些小小的文字裏,是不是也有壹點生活的道理和哲學的領悟呢?
壹個普通的雞蛋就是生命,就像我們的生命壹樣,壹個普通的生命也可以活成多彩的樣子。
閱讀* * * *蔡瀾先生是否專註於美食美景美女的流暢分享,讓人覺得他的生活總是那麽美好?其實我們的生活充滿了* * * *,不是嗎?只是我們沒有蔡瀾先生懂得欣賞和經驗。
讀了“收集手杖”這篇文章後,我才發現蔡瀾先生仍然有收集手杖的愛好。
吸煙工具手杖,望遠鏡手杖,照相機手杖,音樂盒手杖,燭光手杖,書寫和繪畫手杖...原來藤條的世界如此奇妙,真是大開眼界。
聽這口氣,是不是有點阿q精神?做完壹件事,我總覺得是自己賺來的,從來不會發現自己不開心。蔡先生總是很重視生活中的壹些小幸運,從來不讓更大的煩惱蓋過這些小快樂。
有壹次我去澳洲吃牛排,蔡瀾寫道:
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用幽默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小不快,會讓所有的煩惱變得不那麽重要。
正如蔡瀾先生所說:“與整個宇宙相比,生命只是壹瞬間。不要事事都這麽糾結,就問自己快樂不快樂。”我們用心打磨生活,生活會回饋給我們溫暖和芬芳。妳對生活的態度決定了生活帶給妳什麽。
書中最常見的話是“退貨價已付”“我在此行”,但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壹杯茶,壹碗湯,或者壹根小拐杖。
妳看,像蔡瀾這樣的人,像壹個專門收集快樂的孩子,對這些小快樂沒有遺憾。
《千味是人生》這本書的文字很樸實,沒有太多精彩的形容詞和浮誇的贊美,也沒有“我吃遍天下,我牛逼”之類的優越感。他只是簡單地寫出了自己對那道菜的感受,僅此而已。
謹慎飲食,用心生活。留在舌尖上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生活的味道。這是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簡單來說,書只是壹些吃喝玩樂的隨筆,但每壹篇都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每壹種食物和每壹個生命都是我們的生命。人生不需要太多崇高的道理,只要保持壹顆永遠熱愛它的心,去擁抱,去體驗,就足夠了。
最後,我想提壹下,這本書印刷精美。我特別喜歡書中的插圖。每個故事都有獨壹無二的手繪彩圖。我非常喜歡讀這本書。
在壹個閑散的下午,泡壹壺茶,慵懶地拿起這本書,和蔡瀾先生壹起環遊世界,品嘗美食,暢談人生,感悟人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