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請前準備的禮儀常識1.確定宴請對象、範圍、規格
宴請的目的壹般很明確,如節慶日聚會、貴賓來訪、工作交流、結婚祝壽等。根據不同目的來決定宴請的對象和範圍,即請哪些人,請多少人,並列出客人名單。在確定邀請對象時應考慮到客人之間的關系,以免出現不快和尷尬的局面。宴請規格的確定壹般應考慮出席者的最高身份、人數、目的、主賓情況等因素。規格過低,會顯得失禮、不尊重;規格過高,則造成浪費。
2.確定宴請的時間、地點
宴請的時間和地點,應根據宴請的目的和主賓的情況而定,壹般來說,宴請的時間安排應對主賓雙方都較為合適為宜,最好事先征求壹下主賓的意見,盡量為客人方便著想,避免與工作、生活安排發生沖突,通常安排在晚上6~8點。在時間的選擇上還不宜安排在對方的重大節日、重要活動之際或有禁忌的日子和時間,例如,歐美人忌諱?13?,日本人忌諱?4?、?9?,宴請時間盡量避開以上數字的時日。宴請的地點也應視交通、宴會規格和主賓的情況而定,如是官方隆重的宴請活動,壹般安排在政府議會大廈或客人下榻的賓館酒店內舉行;企事業單位的宴請,有條件的可在本單位的飯店或附近的酒店進行。
3.邀請
邀請的形式有兩種,壹是口頭的,壹是書面的。口頭邀請就是當面或者通過電話把活動的目的、名義以及邀請的範圍、時間、地點等等告訴對方,然後等待對方答復,對方同意後再作活動安排。書面邀請也有兩種方式,壹種是比較普遍的發?請帖?;還有壹種就是寫?便函?,這種方式目前使用較少。書面邀請應註意以下禮儀:
(1)掌握好發送時間。國內邀請按被邀請人的遠近,壹般以提前3~7天為宜。過早,客人可能會因日期長久而遺忘;太遲,使客人措手不及,難以如期應邀。
(2)發請柬的方法。請帖上面應寫明宴請的目的、名義、時間地點等,然後發送給客人。請帖發出後,應及時落實出席情況,作好記錄,以安排並調整席位,即使是不安排席位的活動,也應對出席率有所估計。
請柬行文要註意以下幾個要點:
壹是寫清目的。明確目的就是要說明?為什麽宴請?這件事情,壹般的寫法是,謹定於某年某月某日,在什麽地方舉行壹個什麽樣的活動,然後敬請對方光臨。
二是沒有標點符號。壹般的中文請柬行文不用標點符號。如果為國賓舉行宴會,請柬上應印有國徽。較復雜的行文也可使用標點符號。
三是行文格式。行文格式如圖5?1所示。當然,有壹些小型的宴會或者是很熟的朋友聚會,就不壹定要嚴格按此格式,可以簡單寫上,謹定於某年某月某日,舉行壹個宴會(招待會或家宴),即可。
四是文字措辭。請柬上的文字務必要簡潔、清晰、準確,對時間、地點和人名等要反復核對,做到正確無誤,萬無壹失。措辭要典雅、親切、得體。例如不能把?敬備茶點?寫成?有茶點招待?,不能把?壽終正寢?寫成?死亡?,不能把?敬請光臨?寫成?準時出席?,不能把?謹此奉告?寫成?特此通知?等等。另外不要把人家還沒有結婚的寫成了?夫婦?,或者人家喪偶的,也寫上?夫婦?,引起對方觸字傷懷,這就失禮了。
以上四個方面,任何壹個環節都不可失禮,否則必將給個人或組織形象帶來嚴重損失。總之,邀請無論以何種形式發出,均應真心實意,熱情真摯。邀請發出後,要及時與被邀者取得聯系,以便做好客人赴宴的準備工作。
4.菜譜的安排
宴會菜譜的確定,應根據宴會的規格,所謂?看客下菜?。總的原則應考慮客人的身份以及宴請的目的,做到豐儉得當。整桌菜譜應有冷有熱,葷素搭配,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既突出主菜,如鮑魚、魚翅等,以顯示萊肴的檔次,又配壹般菜以調劑客人的口味,如特色小炒、傳統地方風味萊等,以顯示菜肴的豐富。具體菜肴的確定,還應以合適多數客人的口味為前提,尤其要照顧主賓的飲食習慣。例如,不少外賓並不太喜歡我們的山珍海味,特別是海參;伊斯蘭教徒的清真席,不用酒,甚至不用任何帶酒精的飲料和豬肉;印度教不吃牛肉,滿族人不吃狗肉,等等。所有這些忌諱,在選菜時都應該考慮到。
5.席位安排禮儀
中餐宴會往往采用圓桌布置,通常8~12人為壹桌。如果有兩桌或兩桌以上安排宴請時,排列桌次應以?面門為上,以近為大,居中為尊,以右為尊?為原則,其他桌次按照離主桌?近為主、遠為次,右為主、左為次?的原則安排。
6.宴請程序
迎客時,主人壹般在門口迎接。官方活動除主人外,還有少數其他主要官員陪同主人排列成行迎賓,通常稱為迎賓線,其位置壹般在賓客進門存衣以後進入休息廳之前。與賓客握手後,由工作人員引入休息廳或直接進入宴會廳。主賓抵達後由主人陪同主賓進入宴會廳,全體賓客人席,宴會開始。若宴會規模較大,則可請主桌以外的客人先入座,貴賓後入座。若有正式講話,可以壹入席賓主雙方即講話,也可以安排在熱菜之後甜食之前由主人講話,接著由主賓講話。冷餐會及酒會講話時間則更靈活,吃完水果,主人和主賓起立,宴會即告結束。
宴請前準備的註意事項壹、確定宴請的目的、名義、對象、範圍、形式
1.宴請的目的通常是各不相同的,既可以是為某壹件事而舉行,也可以是為某個客人而舉行,還有是為某壹展覽會開幕式或閉幕式,或者某壹工程的開工或竣工而舉行等。
2.宴請要確定以誰的名義邀請和被邀請對象。確定邀請者與被邀請者的主要依據,是主賓雙方的身份應當對等。身份低會使對方感到冷淡、不禮貌。我國大型正式活動通常是以壹個人的名義發出邀請,日常交往的小型宴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以個人名義或以夫婦的名義發出邀請。
3.邀請範圍是指宴請需邀請哪些方面的人士、什麽級別、請多少人、主方請多少人作陪等。這些都需要事先從宴請的性質、主賓身份、國際慣例、雙方關系以及當前的政治氣候、經濟形勢等方面加以考慮。
4.邀請的範圍確定以後,接下來就是擬定邀請名單。註意名單上要寫明被邀請者的姓名、性別、職務等,並適時按擬定名單提前向對方發出邀請通知。
5.確定宴請的形式按照通常的慣例,正式的、高級別的、小範圍的以舉行宴會為宜,人多時則可采用冷餐酒會或茶會等形式。
二、宴請的時間和地點
1.宴請的時間應安排在主賓雙方都較為合適的時候。註意在時間的確定上,要避免對方的重大節假日、已有重要活動的時間或是禁忌日,如在西方13日星期五均屬不適合安排宴請活動的日子。
2.選擇宴請的地點,要根據邀請的對象、活動性質、規模大小及形式等因素來確定。如官方正式、隆重的宴會壹般安排在政府議會大廈或客人下塌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