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永定的交通通訊

永定的交通通訊

永定縣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自然景觀包括國家森林公園武陵之魂天門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毛焰河、人間仙境仙人溪和龍鳳湖。人文景觀有普光寺、湘鄂川黔蘇維埃紀念館、玉帝石窟、4A景區土家風情園、3A景區秀華山亭等。林業資源質量高,種類多。全區森林覆蓋率67.5%,林地231萬畝。藥用植物資源特別豐富,有懸鉤子、葛根、五倍子、杜仲、黃連等320種。永定黃殼麻、菊芯柚、湘西黃牛等地方特產久負盛名。水資源極其豐富,澧水幹流水能儲量22萬千瓦。礦產資源儲量良好,其中鐵礦石儲量2324萬噸。有3處富含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溫泉,日出量達5000噸。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2004年遊客人數將達到220萬。

2010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縣申報的“張家界陽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為18。土家族的工藝美術多姿多彩,燦爛輝煌。充分體現出土家族成員的智慧和創造力。在民族工藝品中,手工工藝品和建築工藝品尤為突出。就手工藝術而言,主要有紡織、針織、刺繡、竹編等。就紡織而言,土家族先民玩漢代就學會了織細布,史稱“布”。具有土家族特色的“西蘭卡普”,又稱“土家織錦”(中文稱為“土花被褥”),是土家族傳統工藝美術的瑰寶。它具有歷史悠久、圖案精美、色彩鮮艷、對比強烈、想象力豐富、工藝獨特等特點。它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和很高的審美價值。是土家族歷史沿革和風俗習慣的藝術再現,堪稱中國乃至世界少數民族優秀紡織工藝品。土家族女孩十壹二歲就開始挑花繡花,後來成為織五彩繡錦的能手。姑娘出嫁,壹定要有自己親手編織的土花作為嫁妝,否則會被寨子裏的人瞧不起。土家織棉由三塊彩布組成,兩端有彩色花邊,形成美麗的圖案。其編織圖案可分為三類:壹是取自自然界萬物的形象;二是各種風俗的幾何圖形;第三種是原始的象形圖案。其中,大部分是當地風俗的幾何圖案。織錦題材包括野花、蟲形鳥、祥雲彩霞等自然景物和生物。清代有壹位佚名詩人在西州竹枝上作詩說:“牡丹淡雅非巧合,八朵牡丹花開。”大庸武陵源張家界民族工藝廠生產的土家織錦入選北京亞運會,足見土家織錦工藝之精湛。

采花、拉花、刺繡、編竹木制品,在土家族、白族中很受歡迎。采花捧花(又稱捧花)多以白土布為底,用各種顏色在地布上作出各種畫面(采花常以黑線,捧花常以彩),充分體現了出土家庭白人女性對生活的熱愛和獨特的審美意識。“繡”多用於裝飾。床單、窗簾、枕巾、窗簾、絲帶都是嵌有精致大方圖案的藝術珍品。有民謠為證:“白布手帕四角,四角繡鵝;面紗爛了,鵝在那裏。不要看天賦看手腳(過程)。“可見土家族姑娘擅長刺繡,手藝高超。竹藝是土家族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編織的竹籃、竹簍、竹屏、竹籃,工藝精湛,美觀大方,經久耐用。紙壹樣薄的竹片,柔軟如絲,清香爽口。編織時,竹瀑在匠人手中噴湧飛舞,煞是好看。各種竹藝制品以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無與倫比的創造力編織成美麗而富有詩意的異域花飾,令觀者無不贊嘆不已。這些筐、籃、籃等精美的竹藝,不僅以工藝造型聞名,也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尤其是住在山裏的土家族,他們從來不離背肩;也就是即使是“三朝回門”的新媳婦,也會覺得榮幸,用壹籃紅綠的“禮”更添光彩。土家族在繪畫、建築、雕刻技法上壹直保持著自己的藝術風格。它們的基本特征是簡單而沈重,簡單而深沈,寧靜而悠遠。正是這些古建築為我們保存了最好、最美的民族文化和工藝瑰寶,如木雕、石雕、繪畫、巖畫等。

飲食特點:

隨著旅遊業的迅速崛起,酒店和餐館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永定城區僅星級酒店22家(永定縣管9家),床位4500張,非星級酒店、飯店、招待所(含個人)280家,床位1.4萬張。有更多的餐館。家庭旅館是壹種新型的旅遊服務項目。在家庭旅館住宿,不僅可以品嘗到原汁原味的土家美食,還可以體驗和感受土家人的居家生活。飲食菜單以湘菜為主,壹般酒店也有川菜(辣)和粵菜(甜)。土家菜是最有地方特色的菜,主要在臘菜系列,幹菜系列也是典型的土家菜。鹵肉是土家面不可或缺的主菜。還有巖耳燉烏雞,板栗燉烏雞,都是土家族的優秀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