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雲南旅遊不得不買的幾個地方特產。
彩雲之南是壹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去過兩次,還不能完全感受到它的萬種風情。那裏有許多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和飲食習慣。少數民族的美食和粵菜完全不同,壹定會給妳帶來新鮮刺激的感覺。雲南多變的氣候造就了這裏獨特而豐富的物種。現在這個季節,光是盛開的鮮花就能讓人吃上幾個星期。但是,像我們這樣的上班族,去雲南旅遊,並不容易。好在廣州也有正宗的雲南菜館。雲南味道和新桂園茶馬古道都是雲南人開的,裏面的食材都是從雲南空運過來的。所以現在妳不用走那麽遠就能品嘗到這些特別的美食。雲南山多,大山深處藏著很多好吃的食材。吃雲南菜,當然也少不了品嘗地道的“山珍海味”。地人參又矮又胖,形狀有點像沒有草的蟲草。據說生長在大理蒼山上,終年積雪,所以又叫“蒼山雪參”。含有人體所需的20多種微量元素,還具有減肥的特殊功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黨參的吃法比較特別。妳要把它煎到金黃,然後在表面撒上糖霜,這樣特別脆。“味道雲南”的老板娘把小青瓜端上來的時候,大家都誤以為是青椒,因為太小了。這種小黃瓜很嫩,裏面沒有果肉,吃起來真的很像青椒,很脆。據說這種黃瓜生長在懸崖上,因為它富含維生素,當地人用它來治療維生素缺乏癥。雞肉松茸雞肉松茸美如假包換,外形是壹把撐開的傘。菇蓋褐色,菇腳白色,顏色鮮艷。松茸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廚師把松茸雞切成薄片,用青椒和雲腿炒,味道鮮美,肉香。雞肉松茸白、嫩、厚,質地細膩,風味獨特。時令鮮花美食雲南十八怪之壹是“花四季不敗”。現在是春天,盛開的花朵更加妖嬈,其中許多可以制成美味的食物。金雀花是豆科錦雞兒屬的花,這個季節分布在雲南山野各地。與絢爛的馬櫻花相比,在外觀上並不出眾,卻有著獨特的香氣。早在清代,顧忠的《記小記·食香薰譜》中就記載“掃帚,采花,作湯為茶;糖醋搭配,做菜很精細。”新桂園的老板說,掃把煎雞蛋是雲南的傳統美食,有人稱之為“山林香”,風味獨特。金雀花吃起來有點像豆子,微甜,吃的時候可以蘸點鹽和胡椒粉,更香。這道菜營養豐富,因為金雀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民間認為有滋陰、活血、健脾的功效。喜洲的樹須上長的樹須是什麽?其實這是壹種被喜洲當地人稱為“樹花”的植物。因為它是褐色的,寄生在普洱茶樹上,就像長在大樹上的胡子,因此得名。這種樹花生長在大理蒼山十九峰中段,平均海拔2000多米。其口感堅韌,含有大量粗纖維。因為微苦,所以最好配著大理當地的梅子醋和鮮辣椒壹起吃,味道很鮮。花菜煮芋頭花菜是生長在洱海的水生植物。用火腿湯煮,口感順滑,有壹種特殊的香氣,很特別。很多民族都有不同的風味。雲南民族眾多,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各異,特色美食風味各異。雞胗是提前腌制的,用的是當地特有的香料,比如柳葉和芥末。香柳就像普通的柳樹,但是葉子有很濃的香味,雞胗的味道很特別,值得壹試。蕎麥餅是用香格裏拉當地出產的蕎麥做成的。生長在高寒地區的蕎麥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格也很高。必須趁熱吃。吃的時候可以卷幾千塊肉,更香。牦牛肉牦牛肉是從中甸空運過來的,用吊鍋煮熟。蒸的時候加入壹些新鮮的薄荷葉。味道很清爽。如果不夠,可以蘸辣醬吃。也被稱為雲南十八怪之壹,“牛奶做成扇子賣”。炒乳扇是白族的壹種風味小吃。走在大理街頭,可以看到很多賣奶扇的攤位。它的主要原料是牛奶。鮮牛奶經過發酵,然後煮到凝固的狀態,妳就可以把奶皮拿出來,做成粉絲,然後炸到金黃。香竹在白語裏叫“黔南”,有“雲南味道”的香竹是專門從雲南空運過來的。竹子只能用壹次。將米飯拌入少許雲腿,蒸熟。吃的時候,把竹子切成兩半,完全取出成卷的米飯。吃的時候要把飯包的竹片壹起吃,這樣才能嘗到最正宗的味道。竹片有淡淡的香味,已經滲透到米粒裏了。臭菜是壹種野生植物,在西雙版納的小溪邊經常可以找到。傣語稱為“帕哈菜”,臭菜煎蛋是最常見的菜。雖然聞起來有點臭,但是味道特別,據說有清熱祛濕的功效。烤羅非魚也是傣族人喜愛的食物。應該是用傣族特有的香茅和香柳調味。烤好後要用炒好的鮮辣椒調味。魚嘗起來又嫩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