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路邊荒野或住宅旁,全國大部份地區都有分布。夏秋間采收曬幹使用。
性味與歸經:性溫、味苦、無毒,歸肝經。
功用: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痛。
主治:肝癌,肝硬化,瘧疾,腹瀉,痢疾,肝炎,急性腎炎,胃痛,噎膈,腸癰,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用量與用法:內服:煎湯,20-50克(鮮品100克)。孕婦忌服。
成份:全草含生物堿、鞣質、皂甙、黃酮甙。莖葉含揮發油、鞣質、苦味質、膽堿等。
民間使用本品治療肝硬化,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筆者得到民間流傳之法後,對此藥進行了認真研究,首先是大劑量試服,在確保沒出現任何副作用後,開始與肝硬化患者商量試服,在得到患者的同意後,讓患者停下所有藥物,單獨用本品煎水服,果然患者用後高興地告知,服藥後感到舒服,爾後擴大了試驗面,所有患者用後都有舒服感,且未見任何副作用。筆者大受鼓舞,再接再厲,又在肝癌患者身上做試驗,得到了同樣的效果。由此得知,蝦鉗草可以治療早中晚期肝硬化和肝癌。
蝦鉗草在國內至今沒有進入藥房藥店,屬人們常說的草藥,在壹般資料中,也沒有治療肝癌肝硬化的記載,該藥對肝癌的治療作用,值得進壹步研究(陳振風)
它在幼嫩時整株都可食,吃法就向壹般的蔬菜壹般,可炒可煮,質軟而味美,也是種上等的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