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的底漆刷說丙烯底漆要塗在漆面上,塗的動作要大。塗刷底漆時,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均勻塗刷,保證顏料能很好的附著。基材幹透後再開始刷漆,除非塗得很厚,否則幹透時間壹般是半個小時到壹個小時。
2、油畫筆和刀握
在繪畫過程中,通常用手握住畫刀中部,繪畫時手臂伸直,手臂在油畫區內和油畫區外自由轉動。對於細節和較小的形狀,握筆時手要稍微向前,但要握得很緊。
大空間繪畫,要用最大的油畫筆。握畫刀的方式應該和握筆的方式壹樣。可以用畫刀把畫面上的顏料水平或垂直推。
3.筆觸
練習不同的握筆方式,包括垂直、水平、貼近畫面等等。改變握力,轉動手腕,向不同方向轉筆。妳也可以嘗試壹根線,壹片或壹個輕塗層。用不同的筆畫壹條線或壹幅畫,嘗試不同的效果。
擴展數據:
技術:
草圖草稿
壹般來說,素描只是壹個粗略的草稿,用幾條隨意的線條勾勒出物體的大致形狀,畫面最終的效果就是色彩的塑造。對於使用直接繪畫的藝術家來說,素描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對於古典寫實繪畫的藝術家來說,
素描很重要,是藝術家造型語言的全部。因為素描是最基本的藝術表現,是藝術家與自然交流的第壹步。這裏我們研究青年畫家朝戈的素描過程,如圖25所示。
(1)勾出壹個想象的草稿,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大構圖和人物的大致表情,然後和模特壹起素描。畫家在寫生時往往註重感性因素,人物的外貌和表情盡量貼近對象。
(2)在寫生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模特的內在氣質,牢牢抓住這個打開靈魂的機會來強化它。然後,畫家根據素描進行加工、概括、提煉。
(3)在前兩個小品不斷進化和語言提純的基礎上創作第三個小品。這壹步強調的是輪廓處理,使造型更加飽滿,人物在光影的作用下有浮雕感。
同時,豐富本土內容,畫得更肯定。素描定稿後,畫家以極其嚴格的方式(網格放大法)復制到畫布上。從這個角度來看,開始壹個草圖是壹個靈活的建模過程,它允許甚至鼓勵不斷的修改和調整,這壹切都是為了確定壹個清晰和滿意的視覺形象。
任何壹幅油畫在起步階段,花大量時間畫素描都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素描不壹定是色調,可以直接用線條在畫布上進行修改和調整,也可以用簡單的色彩來確定畫面的主色調和色彩的關系。
這裏有壹些起草的工具。
(1)碳棒。木炭棒和木炭條都適合在畫布或木頭上寫生。木炭條的性能更好,因為它們更輕,更容易擦除,使用更靈活。碳棒可以留下粗線條,讓輪廓更清晰。
(2)炭筆。細線更適合畫細節。有些人不提倡用鉛筆,以為鉛印會從油畫色彩層下面泛上來。
(3)彩色粉筆和蠟筆。在畫布上不容易用太多。避免使用白色或淺色。在這類素描中過多使用彩色粉筆或蠟筆,會使基礎不穩固。
(4)水彩和丙烯色。很薄的水彩不會對油畫色彩的覆蓋有任何影響。如果妳想要壹件厚外套,使用丙烯酸顏色。
(5)水墨畫。用中國墨水作書畫很有意思。墨線可以用油畫色遮蓋,也可以保留,不容易被松節油洗掉。
(6)復寫紙。妳可以把紙上的草圖復制到畫布上。在素描階段,發膠、膠水等固定液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在容易脫落或泛色的材料上噴壹層定影液。此外,各種橡皮擦、抹布也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材料工具
壹種用透明植物油混合顏料的繪畫,在布料、紙張和制成的木板等材料上創造出藝術形象。它起源並發展於歐洲,近代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繪畫。
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是油畫的前身。在使用蛋彩畫法的同時,許多畫家繼續尋找更理想的調和劑。壹般認為,15世紀初來自荷蘭的畫家範艾克兄弟是油畫技法的創始人。基於以前用油溶解顏料的嘗試,
以亞麻油和核桃油為調和劑繪畫,使繪畫流暢,顏料在畫面上幹燥時間適中,在繪畫過程中容易被遮蓋和多次修飾,形成豐富的色彩層次和光澤度。
顏料幹燥後附著力強,不易剝落褪色。他們使用新的油畫材料進行創作,這在當時的畫壇是很有影響的。油畫技術很快傳播到其他西歐國家,尤其是意大利的威尼斯。
油畫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顏料、松節油、畫筆、畫刀、畫布、上光油、畫框等。
①顏料可分為礦物和化學合成兩大類。原顏料多為礦物顏料,手工磨成細粉,作畫時調成鼻出血。到了近代,被工廠批量生產,裝入錫筒,顏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顏料的性質與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調色時,化學作用會引起壹些顏料之間的不良反應。因此,掌握顏料的性質,有助於充分發揮油畫技巧,使作品色彩長久不變。
②松節油是壹種揮發性的醫用油。在油畫的調制中,起到稀釋顏料的作用。壹兩分鐘就能完全揮發,幹了之後很暗沈。松節油和彩油按壹定比例混合,幹燥更快,顏色更鮮艷。
(3)刷子,用彈性適中的動物毛制成,有尖尖圓、扁尖平、短尖平、扇形等。
④畫刀又稱調色盤刀,由彈性薄鋼片制成,分為尖形和圓形,用於在調色盤上均勻混合顏料。許多畫家也用刀子代替鋼筆,直接用刀子作畫或在畫布上部分形成顏料層和紋理,以增加表現力。
⑤帆布,標準的帆布,是將亞麻布或帆布在木質內框上拉伸,用膠水或油與白粉混合,塗在布的表面而成。壹般做成不吸油有壹定圖案效果的粉底,或者根據創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全吸油的粉底。
布紋的粗細取決於畫框的大小和繪畫效果的需要。有些畫家用畫有背景色的畫布,容易形成統壹的畫面色調,也能在繪畫時不經意間透露出背景色。塗底漆後,不吸油的木頭或紙板也可以代替帆布。
⑥上光,壹般在油畫完成幹燥後,用清漆覆蓋,以保持畫面的光澤,防止氣蝕和汙損。
⑦畫框,壹幅完整的油畫包括畫框,尤其是寫實性很強的油畫。框架形成了觀者對作品視覺的邊界,使畫面顯得完整而集中,畫中的物體在觀者的感覺中向縱深發展。
畫框的厚度和大小取決於作品的內容。古典油畫的外框多為木質和石膏材質,現代油畫的外框多為鋁合金等金屬材質。
百度百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