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經驗,要做胖包子,需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揉、醒、蒸7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細節需要註意。如果壹個細節控制不好,很容易導致包子難看。好了,現在我們來壹個壹個的說細節:
1,酵母提前醒發,溫水和面,充分揉面。
1)提前喚醒酵母:多少面粉和多少酵母的比例其實並不是很嚴格。少放酵母可能需要很長時間;酵母放多了要控制發酵時間,容易有酸味。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壹般是1斤面粉配1小勺酵母,5 g左右,重點是酵母要提前醒過來激活活性。可以用半碗溫水(30度這樣)。手不能燙,感覺有點暖就行。加入酵母和1茶匙白糖,用筷子攪拌,醒發3分鐘左右。
2)溫水和面:將剛剛活化的酵母水(趁熱)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攪拌,直到面粉變成絮狀。如果太幹,可以加壹點溫水。易薄童鞋可以多次倒入水中,容易掌握。
3)充分揉面:此時面團揉的好不好,會影響後面的饅頭軟不軟。用手將面團揉成球狀。這時候妳可以把它移到案板上搓壹搓。整個過程大約需要5-8分鐘。妳想要嗎?三盞燈?面團有光澤,手很幹凈,盆/案板也很幹凈,充分揉好的面團會非常光滑柔軟,沒有疙瘩。
2.控制面團的濕度、溫度和時間。
1)濕度:將揉好的面條放入盆中,蓋上蓋子,或者用保鮮膜包裹。這樣才能保持面團的濕度,否則,面團容易幹裂,影響口感。
2)溫度:壹般天氣比較熱,我們不用擔心溫度。天氣變熱得越快。冬天,尤其是南方多雨寒冷的冬天,家裏沒有暖氣,沒有空調。可以在鍋裏煮壹點溫水(35度左右),不燙不溫。將整盤放入鍋中,然後蓋上鍋蓋做頭發,可以大大加快做頭發的進度。中間稍微加熱壹下,水溫保持在35度左右,註意控制溫度,否則酵母會被燒死。
3)時間:溫度和酵母量都會影響時間,沒有統壹的標準。冬天可能需要2、3個小時,夏天可能需要1個小時。面團變得比剛揉的時候大壹倍,表皮有很多孔,就是頭發。
3、充分揉搓面團排出氣體,切面無氣孔或氣孔少。
這也是決定饅頭是否軟滑的壹步,是苦力的活。面團放在案板上,像洗衣服壹樣搓、疊、搓、疊。整個過程大約需要8-10分鐘。如何判斷是否揉好了?當面團被切開並充分通風後,切面上就沒有小氣孔了。
4、饅頭形狀控制,搓
1)如何捏出飽滿饅頭的形狀:有些人喜歡用刀切饅頭。如果用刀切,切之前盡量把面團揉高點。如果是圓形的,可以先取壹小團面粉,在案板上壓平折疊,壓平折疊(這樣會有更好的層次),最後搓成高高的饅頭形狀,這樣可以保證饅頭不會塌。
2)防止未經處理的面團或饅頭開裂:我不夠熟練。壹般我把面團分成兩份,用保鮮膜把後處理好的面團蓋上。饅頭或包子揉好後,蓋上鍋蓋,防止面條變幹、開裂。
5.揉好或切好的饅頭要充分醒發後再放入鍋中。
我以前不明白。饅頭壹搓,我就趕緊放進鍋裏蒸,這樣饅頭就硬了,因為沒有醒。饅頭或饅頭揉好後,有條件的話可以墊壹層烤紙(油紙),然後放入蒸籠,或者直接在蒸籠上鋪壹層蒸布。這時候在鍋裏放足夠的水,把蒸鍋放進去,蓋上鍋蓋,醒酒20分鐘左右,不用火。饅頭的體積會增加1.5倍左右。如果妳拿著它,它會感覺很輕很軟,只要喚醒它。
6、控制火候和蒸的時間
壹般饅頭可以蒸15分鐘,燒開水後2分鐘左右轉中火。家裏沒有蒸籠,但是不銹鋼的。我發現如果火太大,蒸汽很容易滴下來,會導致饅頭皮不光滑,被蒸汽水弄得明顯起皺,所以我會在大火燒烤後蒸2分鐘,我會轉中火蒸。
7、饅頭蒸好後要紅燒。
饅頭蒸好後,不要先開蓋,以免回縮。開蓋前需要在鍋裏燉5分鐘。
對於擅長面食的童鞋來說,做饅頭就像做白米飯壹樣簡單。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