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藏傳佛教的標準術語中並不存在“活佛”壹詞。據學者考證,這個俗名最早出現在元代,漢代就有了。與“活佛”壹詞最對應的藏語是“支格”,意為化身。
常被稱為“珠古”(藏語)或“呼比勒汗”(蒙古語),意為“轉世”或“化身”。漢族人習慣稱他們為“活佛”,其實是不準確的。他們應該被稱為“神”。
擴展數據:
歷史演變:
班禪和達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兩大活佛體系。藏傳佛教界認為達賴喇嘛是“喜僧佛”,即觀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月亮巴莫佛”的化身,即阿彌陀佛。
達賴喇嘛的稱號始於公元1578年。這壹年,蒙古人阿爾坦汗賜格魯派哲蚌寺寺主索南嘉措“瓦濟爾全知達賴”稱號,西藏歷史上“達賴喇嘛”之名由此而來。
“達賴”是蒙古語,意為“大海”;“喇嘛”是藏語,意為“大師”。達賴喇嘛的稱號,在公元1653年由清朝順治皇帝冊封後,成為達賴喇嘛制度的專稱。
班禪的稱號始於公元1645年。這壹年,蒙古固始可汗向格魯派紮什倫布寺大師洛桑曲傑贈送了“班禪博克多”的稱號。“班”是梵文“潘迪塔”(即書生)的縮寫;“禪”是藏語,意為“大”,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大師”的意思。
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冊封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額爾德尼”為滿語,意為“珍寶”。從此,班禪的稱號成為班禪體系的專稱。
參考資料:
百度活佛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