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分為陰虛和陽虛,主要針對內臟。建議妳先通過有經驗的中醫來確定自己是陰虛還是陽虛,然後再進行針對性的補充。陰虛的人最怕化妝。
陰虛體質的形成既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如母親孕期體質較弱,或母親高齡妊娠,或早產;還有後天營養不良的因素,比如放縱、疲憊、某些疾病、飲食不規律、紫外線照射強、季節變化等等。現代很多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壓力比以前大幾倍,精神疲憊過大,體力尤其是精力透支明顯,經常熬夜,睡眠不足。他們喜歡飲食中辛辣刺激的味道。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人體自主神經紊亂。如果不註意調養,就很容易被陰虛“偏愛”。
健康的人是陰陽平衡的人,陰虛的出現意味著陰陽失衡。陽指的是身體的功能,而陰指的是體內的津液,包括血液、唾液、淚液、精液、內分泌和油脂分泌。陰虛的人表現為陰氣不足,津液不足,導致眼幹、鼻幹、口幹、皮膚粗糙、頭發幹枯。陰虛的典型癥狀是易怒、失眠、多夢、頭暈、腰膝酸軟、尿頻、心跳加快、脈細或盜汗、手足發熱、眼睛幹澀、耳鳴。陽虛的人表現為畏寒、受風、肢冷、體溫低等癥狀。
陰虛體質的人除了相應的癥狀外,還容易上火。表現為急躁、易怒、情緒波動、動不動就“生氣”。所以陰虛的人要時刻提醒自己冷靜下來,保持穩定的心態,學會及時轉移不良情緒。
中醫理論認為,陰虛要補其不足,在滋補的過程中要遵循滋陰潛陽的原則,“潛陽”即平陽火。尤其是體質較弱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服用補品。陰虛的人最怕進補。如果他們吃了壯陽的食物,如人參、鹿茸等,陽火過盛,身體機能處於過度興奮和活躍狀態,消耗津液,會加重口幹、咽痛、手腳發熱、心煩失眠等癥狀。因此,建議陰虛的人壹定要選對進補的藥材,註意飲食,才能達到藥補與食療相結合的最佳效果。
凡是陰虛體質的人,都應該吃甘、涼、潤,生津養陰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或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油炸、油炸的食物,少吃脂肪和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具體來說,適宜的食物和水果有小麥、粳米、小米、玉米、蕎麥、黑芝麻、豬肉、鴨肉、鴨蛋、菱角、甲魚、甲魚肉、銀耳、黑木耳、大白菜、番茄、菠菜、黃瓜、苦瓜、絲瓜、紫菜、葡萄、梨等。平時在家可以經常做棗皮粳米粥、百合粳米粥、銀耳大棗湯、百合蓮子湯等。,都有滋陰的作用,陰虛的人可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