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誰是易?

誰是易?

Xi杜鶴驛

Xi易,男,長安詩詞網總編輯。現居Xi安。

中文名:何壹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陜西府谷

出生日期:1981 65438+二月。

職業:詩人、作家

畢業院校:Xi西北大學中文系。

代表作:全人類的食物

經驗

1981出生於中國北方產煤縣。當我在中學時,我讀了詩人沙溢編輯的《世紀詩歌》,並開始學習寫詩。

2000年,他進入中國Xi的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並創作詩歌和小說。

2001,中國互聯網文學萌芽期,開始活躍於中國民間詩人網絡論壇“詩江湖”,主持創建國內首個80後文學論壇“解放”。同時擔任“星星”詩歌論壇“80後”版主。

2004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從事傳媒、投資等行業。

2005年,我因工作原因深入秦嶺。

2006年,我重返網絡。專註詩歌創作,井噴寫了大量詩歌,作品多次入選“中國詩歌榜”。同時,他創作了《中國新小說》系列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劉邦》。

2010中國首個日常詩歌活動長安詩歌節,與詩人沙溢、秦壩子聯合發起,在詩壇引起強烈反響。主持唐同學會。

2011第壹本詩集《人的全食》出版。成立長安詩詞網,並擔任執行主編。

文學作品

詩歌作品多次入選《葵》、《唐》、《詩參考》、《Rush》、《詩歌江湖月刊》、《新世界(美國)》、《金臺詩歌雜誌》、《中國詩歌雜誌》、《詩歌月刊》等詩歌刊物,以及《長安詩歌節》、《詩歌江湖》、《葵》、《Rush》等詩歌論壇。入選《從今天開始:中國現代詩歌三十年》(沙溢主編)、《中國當代詩歌後浪》(英文詩選)、《2008-2009中國詩歌雙年展》、《中國新詩年鑒》、《被寶藏感動——汶川的生命之詩》、《長安歌:陜西優秀詩歌精選》、《正在生成》。《人的全食》等多首詩歌入選《新世紀詩歌》。

著有詩集《人之全食》、《綠色祖國》、《在長安》(合著),有長篇、短篇小說《劉邦》等詩歌數千首、近百萬字。

2011獲秦嶺文學首屆小說獎。

評價

Xi易定義的“小而冷”是現代詩歌的正確方向,他的創作實踐的結果是:以小見大,冷中有熱!有人說他是80後中最優秀的詩人——我也這麽認為,但我知道他的野心不止於此。以他的誌向和文化準備,將來應該會成為中國詩壇上能扛起鼎的詩人。他任重道遠,前路艱難。他可能需要準備的比他能想到的還要多,壹顆堅如磐石的心肯定是不可或缺的。

——伊薩(著名詩人、作家)

Xi易善於從生活中發現人性的詩意,並在寧靜的敘事中完成從現實到詩意藝術的轉化。他的詩歌充滿了正義和人性的溫暖,尤其是在浮躁的詩歌氛圍中,具有壹種珍貴的詩意。

——秦巴子(著名詩人、作家、評論家)

射手座的易和金牛座壹樣勤奮,創造力也很強。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人易總是被誤認為是70後。願意被貼上標簽的80後同學們排練著喊著“以青春之名,我們還能堅持多久?”他有意識地培養了自己獨特的表現力和速度。

——杜鈺(80後詩人)

Xi人易是目前最優秀的民間口頭詩詩人之壹。看得出來他對詩歌很投入,狀態很好,手也不壹般。如杜、何易、等是真正的口頭詩歌的聖人,他們把中國民間口頭詩歌的精神傳承給了80後詩歌,具有屬於80後詩歌的特質。

——李承恩(詩人,紀錄片導演)

工作

標題:人類食物總量

作者:易

發布時間:2011年。

內容介紹:

《人的全部食物》是中國青年詩人·杜鶴·艾的第壹本自選詩集。收錄了2003年至2065,438+00首詩歌,其中短詩99首,組詩《子曰》。作者謝被讀者和評論家認為是出生於1980-1989之間的“80後”中最傑出的詩人。其作品“善於從生活中發現人性的詩意,在安靜的敘事中完成從現實到詩意藝術的轉化,具有人性的正義與溫暖”(秦巴子)。他提出並實踐的“小而冷”的寫作原則,被詩人沙溢視為“現代詩歌的正確方向”。

代表作

人類食物總量

手邊沒有太陽鏡

剛點了根蠟燭。

把玻璃杯熏成黑色

看完日全食後

我忘記打掃了。

壹直往前走。

那天在街上

空的

好像都被狗吃了。

(2008)

評論

杜何殤,人在詩江湖。

秦壩子

當被稱為“80後第壹男詩人”時,我暗暗為他擔心。

這顯然是把杜的傷口推到了眾矢之的的位置。江湖險惡。用槍射第壹只鳥是我們古老的文化傳統。箭壹旦飛來,他該如何招架?雖然他取了壹個看似混江湖的筆名,但在我看來,他終究只能算是壹個詩壇子裏的少年。他不是英雄王成。他可以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火”,然後收到壹切可靠的和不可靠的嫉妒和仇恨;再說了,萬壹有人晚上帶著利器沖到長安來挑戰他,跟他PK呢?詩歌罐子裏的圍觀群眾向來對看打架比看詩歌更感興趣,評委們也壹直爭論不休,很有可能會先嗆起來。80後第壹個男詩人如何抗拒?

據說,有壹天在壹個山林酒樓裏,有人手裏拿著壹本雜誌,讀了壹首詩,心裏很納悶:杜,怎麽還有人叫這個名字?像個俠客。座位上另壹個高大成熟的男人靜靜地笑著,暗自得意:我兒子成功了。這個高大成熟的男人是杜的現代長詩《子曰》中的主人公。其實我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後來,我才知道的伊雖然年輕,卻已經是壹名老兵了。本世紀初,他和睡在上鋪的哥哥李莎莎在大學南路和邊東街壹帶,詩派,小說人生,琴棋書畫,磚網廝混。後來,李莎莎憑借小說《紅X》獲得了80後第壹位男作家的稱號,人易在網絡詩歌論壇組織了壹首名為《解放》的詩歌《小虎隊》進行廝殺。那是詩江湖的年代,很多人狂奔,拼命,詛咒,砍樹,成名,然後消失;那是詩的論壇時代,亂世英雄從四面八方崛起,開幕式草王,從長安斜刺殺了壹批人,叫“解放”;那大概是伊強身健體、長壯骨骼的時候。在磨煉的過程中,他被笑傲江湖左右。我見到Xi·杜時,他鎮定自若。正如他所說:年輕人變老變瘋。

離題太遠,回到詩歌。不知道詩裏有沒有江湖;我還是不知道詩圈在哪裏。我只知道詩人要不斷寫詩,好的詩人要把自己的生命、生存、語言、智慧都投入進去,才能有自己的“這壹個”詩人。Xi伊自言自語道:又小又冷!Xi伊對自己說:壹天壹首詩。Xi·杜鶴·伊也對自己說:不寫詩是沒有意義的。他沒有說我寧死也不寫詩,但是我已經感覺到他的拒絕了。在詩中,他是壹個殘忍的人,他板著臉。他不喜歡長安詩歌節的同事朱劍,他隨時會亮出明晃晃的匕首,他也不像黃海那樣在斧頭背上寫詩。我想他大概是想在壹根棍子裏寫詩——而且是那種充滿靈性,壹波三折的棍子。看《日全食》:“我手邊沒有墨鏡/我點了根蠟燭/把眼鏡弄黑了//看完日全食/我忘了打掃/我直接出門了//那天街上空無壹人/好像被狗吃了”;看看《紅氣球》和《傳承》,再看看《孔子》。內斂的力量不加任何修飾的平靜運行,最終到達我們的五臟六腑。熱與冷,暖與冷,灼與痛,驚與_都是隱藏的。我甚至猜測他真正要達到的是那種手無寸鐵的太極掌,以詩中的人間正義打擊人於無形。要達到這種境界,當然需要功夫,需要很大的功夫,功夫在詩外。

除了詩詞歌賦,杜的《傷寒論》已經精於十八般武藝。據說寫了好幾部小說,他信寫的幾十部短篇小說獨樹壹幟。杜在這方面的技巧已經到了可以隨意把它們寫出來,即成為故事的地步;據說,多年前,人易匿名成為壹家發行量很大的大眾雜誌的第壹位作者。據說他老婆的烹飪食譜(當她是他女朋友的時候)都是他即興做的;據說長安詩歌節的精彩報道都是易寫的,可見他的功力深厚。還有壹些屬於詩外功夫的東西,不說是我自己的經歷。我和他聊天,聊詩歌,聊小說,聊電影,總有相知的快感。這時候我不得不發自內心的贊嘆:小夥子真棒,小夥子真棒!但當他偶爾透露自己的書沒地方放,需要買房子藏書時,詩歌之外的功力如此了得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的意思是,·杜鶴·易在成為“80後”第壹位男性詩人之前,已經做了充分的文學準備。歷史和實踐經驗壹再證明,第壹次沖鋒後死在高地上的詩壇天才,都是因為文學準備不足。對於壹個天才來說,成名太容易了,但它比名氣消失得更快。當然,我們不必擔心杜出了什麽事。然而,我曾經有過另壹種擔心。我讀了太多的書,卻被困在書裏,卡在書裏,或卡在同壹個節奏裏,或離開書包高深甚至鬼魅,或用空洞的概念和觀念支撐脆弱的文字。這也是壹條被歷史和實踐經驗驗證過的錯誤道路,並將繼續被驗證。消除這種擔心的唯壹方法是仔細閱讀他的詩歌。《人的全食》這本書應該可以證明,他讀過的所有文化,都被用來強化自己的內功了。他的詩歌已經在簡單(但不簡單)、從容(有時緩慢)、曲折(柔韌流暢的波浪被打破而非強求堅硬)、豐滿(以至於過於豐滿)中悄然完成。以這樣壹個人的功夫和詩藝,同齡的詩人很難不閑著,但我知道杜是什麽時候去世的,但我連80後第壹男詩人的稱號都沒當回事兒(有些有點事兒的人就拿這些空洞的把戲當樂子),我知道他的理想更高。看看他博客上掛的喪兒,就知道他在想什麽了。

回歸的孔子說:

1,我不走妳們的路,妳們這些輕看肉體的人!

2.詩歌解決不了的問題,要用更多的詩歌來解決。

3.妳說的話都是宋元明清的李白說的。

4.我壹點也不擔心詩歌的未來,因為我會壹直寫下去。

妳怎麽看待這些詞?妳相信他們嗎?我告訴妳,我相信。前幾天作為長安詩歌節的二號酒神,他說要戒酒,原因很簡單,喝多了會影響寫詩。古今有多少詩人是被酒糟蹋的?很難說清楚,同齡人中那些被酒廢了的詩人,在我腦海裏歷歷在目,他們還在大海裏跳來跳去,只因為他們的詩廢了。詩人易在新年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就是為了詩歌而戒酒。這樣的詩人,無論什麽樣的江湖,能奈他何?

當朋友們對這本已經很有分量的詩集贊不絕口的時候,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看作是詩人杜吶喊的第壹次嘗試。我覺得我可以信任他,期待越來越多。

2011年1月21日Xi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