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味:
1,綿陽三正
綿陽人喜歡吃蒸菜,有“不蒸不喜”的飲食習慣,堪稱蒸菜之鄉。“綿陽三蒸”大概指的是蒸畜禽、蒸水產、蒸素菜。從素菜的角度來說,素菜可以選擇蒸豬肉、排骨、牛肉、魚和湯圓等。:素菜有蒸土豆、菊花、蓮藕、白菜、豆角等。這三個流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食材。
第二步:制作巴贊
將糯米洗凈,放入蒸籠中蒸熟,趁熱取出,放入石臼中,用石錐或木棒反復敲打,使之爛如泥,取出後放在已去掉糯米粉的案板上。用手揉成約1寸厚的荷葉形狀,表面撒上糯米粉,冷卻硬化後切成小塊。
3.腌鹹肉
臘肉、臘魚、雞鴨幹、臘排骨在荊楚家喻戶曉,也別有壹番韻味。過年前半年開始準備食材,選擇腌制的材料。壹般每個家庭都會多準備壹些,方便遠行的親戚攜帶。“三拉”還具有“耐腐蝕、永不粘連”的特點。只要掛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就不會受潮,壹兩年也不會變質腐爛,便於保存。
4.包餃子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餃子,餃子的好名字也意味著團圓。做法也很簡單。將秈米磨成粉,放入鍋中用文火煮。等香味好了,拿出來放在鍋裏,加適量開水揉成面團,加入調好的餡料,放在煮鍋或蒸鍋裏蒸熟就可以吃了。
當然,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餡料。我家每年都會做蘿蔔肉餡,蓮藕肉丁餡,粉條餡,糖餡...記得第壹次和姐姐壹起開始做菜的時候,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餡料,然後做了標記。吃的時候滿滿的成就感。小孩子喜歡吃湯圓,湯圓大小不壹,選擇起來很方便。
特色風俗:
1,貼春聯
春聯也叫對聯、對聯等。每到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還會貼上新對聯,用對稱、對比、簡潔的文字描繪節日氣氛,表達祝福。給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幸福就會上門。
2.祭祖
團圓飯後,各宗譜的代表會提著大煙花祭拜祖先。五顏六色的煙花,有的像鋼花的噴射,有的像滾滾麥浪,有的像金雨,有的像銀花,有的像飛紅的燕子,有的像洋洋得意的孔雀。
燃放鞭炮
春節最熱鬧的就是放鞭炮,這也是春節快樂的源泉。壹想起小時候放鞭炮,心裏就特別有感覺,害怕又渴望嘗試。春節的鞭炮被用來辟邪,祈求來年好運。
4.新年快樂
在春節期間,年輕壹代應該首先向他們的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會把提前準備好的新年紅包分發給晚輩。壓歲錢還有壹個極好的含義,就是辟邪,晚輩可以平安過壹年壓歲錢,意味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