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區別,只是主料和輔料的比例不同。
如果是肉炒白菜,那麽主料是肉,輔料是白菜。
如果大白菜和肉壹起炒,那麽主料是大白菜,輔料是肉。
這是菜單,菜名。屬於主料+輔料的命名方式。
如果妳有興趣,這裏有中國菜的命名規則。妳可以看看:
壹:按材料命名:輔料在前,主料在後,這是壹般規律,但不壹定是全部!
比如荷葉雞,鰱魚豆腐,羊肉魚湯,包括妳說的香菇燉雞!嗯。多有趣啊
二:以口味命名:五香肉、怪雞、酸辣湯。
三:以形狀命名:櫻桃肉、太極芋泥、菊花魚。以質量命名:口感酥脆。
四:按顏色命名:金玉湯、玉露團、琥珀肉。
五:以季節命名:冬淩粥、秋葉糕。
六:以烹飪手法命名:滑裏脊、粉蒸肉、幹炒帶魚、清蒸魚、燒丸子、紅燒帶魚、扒雞等。
七:以地名命名:北京烤鴨、南京板鴨、涪陵泡菜、陜西臊子面、擔擔面、四川。
八:以人名命名:
東坡肉、文思豆腐、宮保雞丁、陳麻婆(即麻婆豆腐)、炸肚鳳、炒糕梅、陳香腸等。
九:以典故命名:六郎文英,掌上明珠,陽關三疊。
十:以比喻、表情、神態命名:同神餅、龍腿、桂圓包子、麒麟魚、鴛鴦片、樹上螞蟻。
十壹:以數字命名:
壹窩絲、雙色糯米、三不粘米、四美湯、五福糕、六壹菜、七回糕、八寶飯、九絲湯、十元湯、醉十三釵、二十四氣餛飩、七彩牛百葉、八寶三味梨、百鳥歸鳳、千層糕、十年紫鮑魚。
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