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武寧的特產是

武寧的特產是

1,武寧獼猴桃——“獼猴桃”,又名楊桃、仙桃、藤梨、芝麻桃等。武寧縣年產量約為654.38+0.4萬斤。

2.武寧油面——油面:油面不同於搟面、拉面、切片,其制作完全是手工。先挑選優質小麥磨成白面,做成面團,搟薄到手指粗細左右,放在碗裏滾,稱為“線材”。然後把面條削薄成筷子狀,用兩根竹筷子包住,放在面盒裏,面條開始凹陷的時候放在架子上。等風吹幹,切,包裝或者吃。油面軟而不粘,油而不膩,尤其是雞湯、高湯、蝦仁,鮮美醇厚。

3、武寧竹筍——武寧竹筍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的特產。武寧的竹筍在不同季節可分為冬筍和春筍。竹筍富含氨基酸、蛋白質、腸纖維、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武寧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何秀中遊。有兩座山,九嶺山和幕府山。在3506平方公裏的沃土上,380多萬畝山地和42萬畝水面,形成了壹幅獨特的林區和庫區並存的山水畫。

4.武寧粘魚——武寧粘魚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的特產。武寧縣的刺魚是壹種稀有的野生天然魚類。野生鮮魚經過特殊工藝制成的刺魚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刺魚屬魚類,刀鱭,又稱“巴郎”、“塘魚”、“馬鰓棒”。它呈長方形或紡錘形,身體略扁。它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下層。雖然雜食性,但它專註於覓食動物性食物,如底棲水生生物和幼蟲。這種魚腹腔小,腸短,內臟比例小。俗話說“腸子只有壹根”,容易清洗,可食用部分比例大。肉質堅實,肌間刺少,味道鮮美。可以紅燒,也可以辣燉。是武寧湖區的特色菜。廬山西海水質清新,底層多為黃沙、硬底,非常適合刺魚的生長繁殖。據調查,廬山西海每年可產成魚300噸,產品主要以幹品或凍品的形式銷往全國各地。粘魚是廬山西海庫區漁民增收的重要經濟魚類。

5.武寧銀魚——武寧銀魚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的特產。武寧縣的銀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水中白金”。銀魚:因體長略圓,細膩透明,色澤似銀而得名。因其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又被稱為“水中人參”。早在明代,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魚。武寧縣植被茂盛,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廬山海斯和盤溪水庫有大量的銀魚。近年來,縣水產局多次在廬山西海、盤溪水庫投放近千萬元的實驗銀魚卵。2001開始試撈,成功。根據試捕的科學計算,年產量可達1000噸以上,高峰產量更高。捕魚始於2002年,產量為500噸。銀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水中白金”。

6.武寧石蛙——武寧石蛙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的特產。武寧縣有壹家公司人工養殖石蛙,生產的石蛙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石蛙是壹種罕見的兩棲動物,因其多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澗石縫中,故稱石蛙,又名雉雞(俗稱石拐)。他普遍比較胖,四肢發達。壹般每個重100-150g,最大的可達250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