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1斤蕎面做幾斤柳林碗托

1斤蕎面做幾斤柳林碗托

食材用料:

小麥面粉100克

蕎麥面粉30克

生姜片1個

八角1個

食鹽少許

菜譜做法:

1.原材料:小麥面粉100克、蕎麥面粉30克、清水適量。

調味料:生姜片、八角1個、食鹽少許。

2.制作所用工具:直徑大盤1個、小淺碟1個、淺口徑碗1個。

3.調料水的熬制過程:

1.鍋內放入適量的清水。

4.2.放入1片生姜、1個八角。

5.3.大火煮開,轉小火熬煮約10分鐘左右。

6.4.加入適量的食鹽,稍微再煮1分鐘至食鹽溶於水中,關火。

7.5.煮好的調料水倒入小碗中,放置壹邊冷卻至水涼。

8.碗禿則面漿的制作過程:

1.小麥面粉與蕎麥粉倒入和面盆內。

9.2.用筷子將兩種面粉充分的攪拌均勻。

10.3.分次徐徐的倒入冷卻的調料水。

11.4.用筷子將邊緣的面粉向裏攪動,使面粉吸收水分完全與水融合,形成雪花狀的面絮。

12.5.右手張開,用力抓握雪花狀的面絮。

13.6.將所有面絮揉捏在壹起成面團。

14.7.繼續用手揉制面團,使其盤“性”(也叫“餳面”)。

15.8.直到面團光亮利手、不粘盆(也就是所謂的“三光”面團)。

16.9.用手指在光滑面團的中間按壓壹個小洞。

17.10.舀1湯匙調料水,淋在小洞裏。

18.11.用手提起面團的邊緣,向小洞位置折回。

19.12.面團邊緣包裹住小洞裏面的水,用手揉制面團,揉面的過程中面團會遇水分而成濕性,揉制時會粘盆粘手。

20.13.反復揉搓,水分會逐漸減少,直到面團充分吸收水分,又會變成“三光”面團,此時的面團較柔軟濕氣大。

21.14.再用手指在光滑面團的中間按壓壹個小洞,重復9~13的步驟,繼續揉制面團,如此反復幾次。

22.15.經過多次的“加水—揉制—加水”的過程,面團漸漸失去筋性,不易成型。

23.16.繼續往面盆裏加入1湯匙調料水。

24.17.用手繼續抓揉失去筋性的不成型的面團。

25.18.再繼續往面盆裏加入1湯匙調料水,重復17~18的步驟,直到不成型的面團全部溶於水中,形成面漿。

26.19.但是用手在面漿裏抓壹下,還可以看到有沒有溶於水的大塊的面疙瘩。

27.20.這時不要再往盆裏加水,而是繼續用手在面漿裏抓揉面疙瘩。

28.21.直到面疙瘩全部溶於水,形成稀糊糊的面漿,用手在面漿裏抓壹下,手上也是稀稀的面漿,沒有任何疙瘩狀

的面。

29.22.用筷子將稀糊糊朝壹個方向攪打數次,使面糊上勁,放在壹邊靜置餳制30分鐘。

30.碗托的蒸制過程:

1.鍋內放入適量的清水。

31.2.支好蒸架,將淺口碗放在蒸架上,大火蒸至碗熱。

32.3.取出碗,用幹燥的擦碗布擦幹碗裏的水蒸汽。

33.4.用小勺舀三勺餳好的面漿,放在碗內。

34.5.碗上面遮蓋壹層保鮮膜。

35.6.將裝有面漿的碗重新放回蒸鍋內,蓋蓋大火蒸制20~25分鐘。

36.7.至碗內的面漿顏色由白變深,面漿表面凝固,趁熱立即取出碗,放在壹個盛有冷清水的盆內過涼。

37.8.用不銹鋼調匙的手柄端在碗與面團的縫隙處,輕輕劃壹下。

38.9.把面團倒扣在壹個直徑大壹點的盤內。

39.蒸好的碗禿則銀圓般薄厚似碗的形狀,色略發烏色但光澤鮮亮拿在手中,在空中上下晃動,“碗托”軟顫、軟顫~

40.腕托的吃法:涼拌

原材料:蒸好的碗禿則或灌腸、黃瓜、胡蘿蔔。

調味料:食用油、花椒、大蒜、山西老陳醋、食鹽、辣椒紅油。

涼拌過程:1.蒸好的碗禿則放涼。

41.2.用刀將碗托則切成斜條狀。

42.3.黃瓜、胡蘿蔔用清水洗凈,切成細絲。

43.4.切好的碗禿則條放入調料盆內。

44.5.上面擺放切好的黃瓜絲和胡蘿蔔絲。

45.煮好的調料汁冷卻至涼。(調料汁的煮制方法點山西:粗糧細做需要“站(蘸)著吃”——山西高粱面蘸糊糊(附豉香油醋汁的做法))

46.把調料汁澆在調料盆內的食材上。

47.用筷子攪拌均勻。

48.加入切好的香菜段,再攪拌均勻即可。